男女主角分别是小五许桓的现代都市小说《高质量小说魏奴杀》,由网络作家“探花大人”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魏奴杀》目前已经迎来尾声,本文是作者“探花大人”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小五许桓的人设十分讨喜,主要内容讲述的是:小五混迹魏国军营数载,无人知晓她的女儿身,直到沦为燕军俘虏,被带到燕国公子许桓面前。初时,许桓说她名字低贱,只叫她“魏俘”。她讨好道,“公子觉得不好听,便为小五赐个名字罢。”他轻笑一声,“你在我眼里如同死物,不必有名字。”为了活命,她又建议,“公子带我回燕国罢,我很会侍奉人。”他的话刻薄低冷,“燕宫宫人婢子众多,不缺你一个。”后来她一心想回魏国,许桓却将她困在燕宫,不许她走了。宫门嵯峨,殿高百丈。他宽衣上榻,欺身迫来,“小五,你刻在了我的骨子里。”...
《高质量小说魏奴杀》精彩片段
小五装作听不见,推着牛车继续往前走去,那守兵见状追了上来,自背后一把拽住她的衣领,喝道,“你聋了?”
小五点头哈腰,“官爷叫我?”
那守兵手按在剑上,“废话,不叫你叫谁?”
小五忙赔笑道,“官爷息怒,官爷息怒,我和祖父一起买草喂牛,天儿太冷了,小的没有听见。”
“叫什么名字?”
小五想到方才那老者与他的牛说话,唤的正是“阿牛”两字,因而脱口而出,答道,“小的便是阿牛!”
那守兵打开海捕文书上下打量了她几眼,小五简直一颗心都提到了喉咙里。好在那守兵见她面上黢黑,与画像有异,这才摆摆手放了行,“滚吧!”
小五如蒙大赦,点头哈腰地应了,小跑几步追上牛车,有意高声喊给守兵听,“阿牛给祖父推着,祖父省些力气!”
老者竟还回了一句,“阿牛,驾!”
小五别过脸去悄悄向后瞄了守兵一眼,守兵闻声已经转身回城门去了。
待混入了出城的人群里,再看不见守兵了,小五这才离开牛车往西南走去。
不敢再去镇上,只沿着人烟罕至的小路往魏国奔逃。
只是原先那马已经弃了,在雪里奔走便尤为艰难。没多久鞋袜便湿了,一双脚冻得僵直发麻。
她的干粮与米酒皆在马鞍上挂着,每每想起来都是捶胸顿足,抱憾不已,只恨自己没有将米酒和兔子携在身上,此时又冷又饿,也不知要白白便宜哪人。
小五不敢停下步子,咬着牙也要往前走,不然只怕要冻死在燕国,临死前吃了这么多苦头,那也太不划算了。
茫茫然也不知走了多久,忽见不远处有一匹孤马正低头立着,噗嗤噗嗤地打着响鼻。
小五惊喜欲狂,暗道一声天无绝人之路,一双如灌了铅的腿突然便有了力气,轻轻快快地奔到那马跟前,见四下无人,牵了便跑。
马初时不肯走,嘶鸣一声,死死地往后坠着,小五翻身上马,猛踢马肚。
马越发叫得厉害,狂奔疾步险些将她甩下去。
忽闻有人恶声恶气大喊,“哎!干什么!小贼!那是你爷爷的马!”
小五蓦地循声望去,那人正在一边提裤子一边朝她追来。
想来方才那人正藏在田地里解手,因而未曾发现。
那马依旧不从,四蹄毫无章法地乱蹦,小五拔出剑来狠狠抽了几下,那马这才消停下来,规规矩矩往前跑了。
方才那马的主人已经提好了里裤,骂骂咧咧地追了上来,“你娘的!你娘的!给我回来!你娘的!”
燕人杀死魏人无数,又屠了魏马无数,她借燕人的马一用,也没什么不妥。
还大言不惭地说什么“你爷爷的马”,可笑。
马蹄兀自往前疾奔,小五忽而回头朝那人喊道,“便借爷爷的马一用!”
遥遥看见那人气得发梢都炸开了,两脚踱地破口怒骂道,“你娘的嘞!”
小五大笑着策马狂奔,将那人远远甩在身后,渐渐化成一个黑色的点,没多久就连那黑色的点也不见了。
又不知过了多久,眼见着天色已临近日暮,便打算赶紧寻个山洞生火过夜。连登上两道山坡,未见到山洞,将将要打马往坡下走,却赶巧遇上了燕军大撤退。
乌泱泱的燕军黑压压一大片,粗略估计得有数万人,乍一停下人马嘶鸣,“许”字大纛在皑皑风雪里猎猎作响。
许桓分明不在军中,人早在半月前便到了易水,他的大纛竟还停在燕国边关。想来,若不是为了迷惑魏军,便是要迷惑远在蓟城的王叔了。
但休管是什么目的,都说明了许桓此人才是真正的狡谲诡诈。
再凝神细看去,大纛一旁还有数杆将旗,上书一个“孟”字。
可见对面燕军主将姓孟。
小五猛地勒马止步,想调转马头避开燕军继续西逃,然而双方距离颇近,对面燕军主将离她已不过百步。
走是走不得了。
“站住!”
那燕军主将此时大喝一声,进而张弓欲射。
小五的马在原地逡巡,踩得蹄下雪泥四溅。
她迫使自己冷静下来,暗暗忖着,既走不了,便冒死赌上一赌。
她一手拽住马缰,一手高高举起青龙剑,清清脆脆道,“我乃公子信使!”
公子许桓的青龙宝剑日日随身佩戴,燕军将士无人不识,一旁的副将见状忙道,“策行兄,的确是大公子的青龙剑!”
原来主将便叫孟策行,顺着风口,小五堪堪听了个分明。
姓孟的将军眯着眼睛问道,“要往何处送信?又给何人送信?”
小五并不认得旁人,怕信口胡诌个名字暴露了自己的底细,再招来不必要的杀身之祸。方才既听见这人名姓,便道,“要给孟策行将军送信!”
姓孟的将军一听,不敢有丝毫怠慢,赶紧驱马上前,客客气气道,“原来是公子信使,一路辛劳了!”
怕此人问些她不知道的话,小五便先发制人,问道,“敢问孟将军要往何处去?”
姓孟的将军拱手抱拳,“孟某奉命领军回蓟城去,不知公子有什么指示?”
果然是要撤往蓟城的部将。
倘若他们果真往蓟城去了,最迟后日便能见到追至边关的海捕文书,届时若这数万的人马一齐追来,只怕她要被铺天盖地的羽箭射成一只刺猬。
小五便诓他,“探马来报邺城有异动,公子八百里加急特命孟将军回防邺城。”
邺城便是年前魏国沦丧的国土。
姓孟的将军疑信参半,便想要个信物,追问道,“不知信在何处?”
小五眉梢带怒,有意抬高了几分声量,“此乃公子口信,见青龙剑便如见公子,孟将军应当知道!”
见姓孟的将军似仍存了几分疑虑,小五便喝道,“请将军即刻回防邺城,若是贻误军机,将军定吃罪不起!”
姓孟的将军果然被唬住了,急令大军掉转马头,数万部将连干粮都来不及吃一口,便星夜往邺城赶去。
小五右眼突突急跳。
虽哄走了燕军,但,是夜假传军令的事势必很快传至许桓耳中。
那人。
那人定要活捉了她。
而后,定然还要再食其肉,寝其皮,饮其血。
小说《魏奴杀》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小五垂眸,“不认得。”
许桓微眯着眸子,神色不定,“你是魏俘,竟不认得魏军主将?”
小五乍然意识到自己正被许桓牵着鼻子走,便反问道,“小五位卑,只听过将军名讳,怎么会认得将军?”
接着放下了酒樽,笑问,“魏人年节时会吃油饼,油饼香软,不似胡麻饼干硬,裹了辣羊肉或佐以青菜是最好的,公子愿不愿尝尝?”
那人眼神略有缓和,“嗯”了一声,算是应了。
小五挽起袍袖,将一张油饼裹了足足的辣羊肉又细细折起,问道,“小五碰过的,公子可还愿吃?”
那人目光一沉,不客气道,“多嘴。”
自她手中夺过羊肉包饼吃了一口,大概是满意的,因为他没说什么话,面色也算缓和,又垂眉继续吃了起来。
厌恶她碰过的地方,却肯喝她亲手煮的鱼汤,愿吃她亲手包的油饼,这算什么。
终究算是好事罢。
小五放下心来,在一旁侍奉他饮酒吃鱼。他吃得不紧不慢,不多时陆九卿进帐与他议事,他便要陆九卿落座一同进餐饮茶。
说什么“都是魏国风味,你也尝尝,以后再吃便难了”。
小五几不可察地微叹一声,他说的实在是对,她若死了,以后再吃便难了。
中军大帐每每议事,小五大多是要出去候着,因而她又置了一只角觞,一副竹箸,随后躬身退下了。
此时雪霁天晴,魏昭平三年冬薄薄的日光打在身上,竟有一丝暖意。
大营内燕军正撤去营帐,行色匆匆地收拾行装。
想必是要退军了。
燕军一走,大表哥必会无恙罢?
但魏王暴虐昏庸,小五不知道。
果然,这日晌午,许桓吃饱喝足便先一步启程了。
大抵是整军拔营还需不少时间,燕军并没有跟来,他们一行不过是一辆马车,十余个将领侍从骑马跟随。
马车是供许桓乘坐的,小五原是要在车外侍奉,但念及她大病初愈,许桓倒好心地允她坐在车里。
有嵌在车身的小铜炉可烤,牢固厚实的木质车厢将冰天雪地堪堪隔在外头,她还在腿上盖着那张羊毛毯子。
这几年来,她在军中吃苦吃得惯了,因而并不觉得冷。
虽觉得拘谨,但好在许桓与她没什么话,一路上除了偶尔饮几口烈酒驱寒,并不需她侍奉什么。
她便低垂着脑袋安静地待在一角,一动也不动,以免引起他的注意,再刨根问底地审问她。
赶了大半日的路,总算到了绛城,绛城的守城将军忙大开城门迎公子进城,一行人夜里便安顿在原来郡守的府邸。
这绛城原是魏国重要城池,只是自十月以来燕国大军一路攻伐,绛城也早便失守了,城门所插皆是燕军的“许”字大旗。
到了郡守府,早有侍者上前引路,穿过几重庭院门廊,最后到了正堂,因郡守府原来的奴仆婢子仍在,小五便立在廊下没有进门。
此时下起小雪来,她不禁朝庭院打量。
这庭院十分雅致,四周的屋宇皆是大扇开窗,横平竖直的木条纵横交错,看起来宽敞明亮,这是魏国上层人家才有的宅院风格,至少舅舅家便是如此。
院中有一棵松,覆着厚厚的一层雪,青白分明。檐下是一条宽宽的木廊,她正站在这木廊上,因而并不会淋到雪。
另有侍者各引着陆九卿与裴孝廉并其余将领去了别处安顿,不久又有人烧了一桶桶的热水抬进室内,大概是那人要沐浴了。
他是有洁癖的人,即便在军中亦要每日沐浴。
待奴仆们悉数退去,庭院这才安静下来。
小五静静地立着,心绪恍惚,想到自己数年飘零流离,余下的日子却已是屈指可数,不禁婉转长叹一声。
伸手去接飘进檐下的雪含在口中融化,这是魏国的雪,甘甜,清凉。
待离开绛城,雪便不再是魏国的雪了。
听里面的人叫她,“还不进来,在干什么。”
小五忙推开木门,抬步迈了进去。内室水汽氤氲,炭火熊熊烧着,那人已经出浴,只着了一件松松垮垮的月白色里袍。
此时天色已暗,婢子掌了灯,他的眸光映着摇曳的烛花,小五避着,目光便落到他半敞的胸口,他的胸膛结实有力,在烛光下泛着光泽。
她赶紧移开眼睛,又瞥到他的肩头,月白里袍在他的肩头勾出了一段有棱角的骨形,他身上的雪松香在炉子的烘烤下益发清明。
小五的脸颊蓦地一红,忙垂头遮掩。
那人眉目疏冷,不耐烦起来,“更衣。”
小五赶紧应了,见一旁的青铜刻纹盘中尚有一些水,忙去洗净了手,才取了搭在一侧衣架子上的玄色长袍,仔细侍奉他穿戴整齐。
侍者端来精心烹制的酒肉,她偷偷去瞧,只认得几样。
他大概早习惯了魏国的水土,因而吃得也有滋有味,甚至还赐给她几块豉汁煎鱼,几块石锅豆腐,一碗嫩牛腩汤。
她饮了一口嫩牛腩汤,顿然自惭形秽起来。原先以为仗着自己的厨艺能换得一线生机,如今尝了郡守府庖人的手艺,才知道自己的粗茶淡饭不过是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郡守府尚且如此,燕宫的佳肴美馔珠翠之珍就更不必提了。
小五定定地出神,口中的气息滚烫而酸苦。
她意识到自己对许桓已经没有什么用处了。
恍恍惚惚的,这一夜也算相安无事。
次日一大早又动身赶路,大风吹雪,惊沙猎猎。马车辘轳轱辘地往燕国飞驰,与四十余只马蹄一道溅起一溜长长的风雪来。
过大漠孤烟,经长河落日。胡雁哀鸣,白峦曜曜,战死的魏军早就被掩在重重积雪之下,白茫茫一片天地当真干净。
这一路走来,因脚下的魏土已被燕军攻占,因而并没有什么匪患流兵。小五只觉得浑身发冷,北风卷地,朔气逼人,从马车缝隙之中一寸寸地灌进来,灌进她的每一寸肌骨。
眼看着离燕国边境越来越近,她便愈发惶惶难安。
到易水时天色已黑,一行人住进了别馆。
待安顿下来,众人皆已疲累不堪,庖人很快奉来酒肉,草草吃了一些,许桓便命侍者备好兰汤沐浴。
这别馆在战火中损毁不少,连浴缶也没有了,侍者心惊胆颤地禀着,“公子恕罪,小的这便去驿站借来。”
别馆距驿站尚有些距离,等待的工夫,许桓便要浴足。
他有洁癖,并不奇怪。
小五便先出了门去备下热水,回来时见裴孝廉进了许桓下榻的卧房。
她心里一动,悄声靠近。
这时已是十二月下,整个易水覆了白皑皑的一片雪,看不出这些屋宇原本的颜色。
木质推门透出暖黄的灯光,廊下悬着的灯笼在风中摇晃,室内传出裴孝廉粗声粗气的声音,“如今已经到了易水,公子为何还留着那魏俘?”
小五心里突突地跳,好一会儿没有听见许桓的声音。
裴孝廉急了起来,“不必公子动手,末将来了结便是。”
仍旧不闻许桓说话。
裴孝廉又道,“只怕时间久了,公子舍不得了。”
这才听见里面重重地响了一下,似是角觞掷地,继而响起了许桓低沉的声音,“胡言!”
“公子身边不能留魏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裴孝廉低声道,“这是鸩毒,饮下之后顷刻毙命,公子切记。”
片刻后那人淡淡地“嗯”了一声,言语不咸不淡,清冷异常,命道,“去罢。”
小五怃然,双手在寒风里冻得发红,只觉得盆中热气渐消,不久见裴孝廉推门而出,在月色下踩着雪悻悻走了。
待裴孝廉走远了,小五才端盆进了内室。那人神情冷肃,没什么表情,案上赫然放着一只小瓶,定是方才所说的鸩毒了。
许桓不说什么,她便当不知道。上前跪坐下来,脱去他的鞋袜,便开始为他洗起脚来。
盆中的水还温热着,她脑中却空空落落,想到自己的归宿便是饮下鸩酒,继而被随意抛在燕国的大地,受风吹日晒,再被群狼撕个七零八碎,不免鼻尖发酸,眼底浮起好一片水雾。
但她在梦里肯哭,醒时却绝不肯轻易落泪。
她侍奉许桓已有半月余,向来是安分守在一侧。他若不问什么,她便一句不语。她宁愿不说什么话,也好过每次踩在刀尖上作答。
那人突然问道,“多大了?”
小五回过神来,如实答道,“十五。”
他竟几不可闻地微叹一声,“才十五。”
她低着头,惙怛伤悴,哀思如潮,听那人又问,“你可有什么要求我的?”
小五想,燕公子许桓的确是个很不错的人,他竟肯问问她有没有什么要求的。
但她除了求生,并没有什么可求的。
或许可以求他发发慈悲命人将她送回魏国,葬在父母亲的墓旁吗?
但人死如灯灭,死后的事实在不必多想。
她垂着眉,眼泪骨碌一下滚进水中,“那便求公子给小五一个不痛苦的死法。”
那人定定地垂眸看她,半晌过去,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没再说话。
等死委实难过,这一夜又是辗转难眠。
小五睡不着,便睁着眼睛朝窗外看去,前院的鸳鸯瓦当下垂着长长的冰柱,窗棱上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雪。
继而,两声,三声,四声......
雨打芭蕉般,滴滴打在了青绿的竹简上。
红绿分明,晃了小五的眸子。
恍然一怔,好一会儿才意识到那是自己的血。
伸手往鼻尖一探,果然温热粘稠,一片腥红。
心头倏然一跳。
她想,完了。
她弄脏了许桓的书简,也即将弄脏他的软席,进而弄脏他的茶室。
他那样好洁的人,必是要把信简的帐与她一同清算。
她几乎料到了马上到来的急风暴雨。
仓皇去寻帕子,帕子却早不知丢到哪里去了,赶紧抬手掩住鼻子,另一只手忙乱地攥着袍袖去擦拭竹简。
胸口如坠深潭一般闷闷地喘不过气,她能感受到鼻尖的血很快洇透了袖口,不知还要流出多少来。
忽听案后那人说了一句什么,她没有听清,缓缓地抬起头来,猝然撞进了一双漆黑的眸子里。
那人正定定地看着她,也不知在想什么。
小五颤着声问,“公子有什么吩咐?”
她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上打着冷战。
那人眉心微蹙,命道,“躺下。”
小五不肯,只是屏声敛气跪坐席上,眼睁睁地看着那人起身几步行至近前,扣住她的后颈便将她平放在地,又拿帕子掩住了她的鼻尖,“不想死便躺好了!”
小五不想死,她老老实实地躺着,似一尾失了水的鱼般剧烈地喘气。见那人转身推开木纱门便要出去,小五撑起身子叫道,“公子救救槿娘罢!”
那人蓦地扭头看她,只是冷声重复命道,“躺下!”
他惯是气势慑人。
那一双凤目里凛冽的目光亦是骇人。
小五不敢忤逆他,低眉顺眼地躺了下来。
医官很快便奉命赶来,把了脉,也开了药,说不出到底是什么病症,斟酌良久,也只说是辕门摔下后脑中的淤血还在,五脏六腑的伤也没有好全,今日大约是受了累因而颅内充血,又压迫到了胸肺的缘故。
只能先止了血,又开了温和调理的药方,之后再慢慢察看。
小五心里空空落落的,血虽止住了,脑中却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一时间仿佛想了许多,又仿佛什么都没有想,心猿意马的。
医官一走,茶室便清净下来。
她兀自躺着,槿娘约莫还在那棵青松上吊着罢。
身旁仍是满满的竹简,凌乱地堆成了一座小山。
忽听那人道,“不该生的心思,便死在心里。”
可什么才算“不该生的心思”呢?
她是魏人,想回自己的母国,怎么能算“不该生的心思”呢?
小五怅然低道,“奴是公子的战俘,奴没有别的心思。”
那人微微笑道,“最好如此。”
她不解,便问,“公子为何只罚槿娘,却不罚奴?”
那人平道,“你算家书,她是通敌,自然不同。”
也是,魏人通信算是家书,燕人送信便是通敌,已是家国大事了。
小五从前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大概槿娘也是没有想过的。
她才十六,槿娘也不过十九,是她们把“仁”与“义”想得过于简单。
因而才不能求仁得仁。
小五缓缓爬起身来端然跪起,继而低声开口,“槿娘不知这算通敌,公子放过她罢。再吊下去,她会死的。”
见他淡漠不语,她怃然轻叹,“奴在燕国只有槿娘一个朋友,再没有别人了。”
小五不知道她与槿娘算不算朋友,不管是帮衬、谋私还是利用,但总归身在同一个战壕,便算是“同袍”了。
她在燕国是异类,难得能有人与她作同袍。
许桓淡淡地应了一声,虽没有明言,但大抵是应允了罢。
小五轻轻舒了一口气,她心里想,应允了便好。
槿娘不能死,起码不能因她而死。
上位者要一个人死是再容易不过的事,而许桓饶了她,也恕了槿娘,那么,他总不算一个太坏的人罢?
或者说,便如她初见许桓时想到的——公子定是个很好的人罢?
那时她暗暗想着,定然是的。
汤药煎得也很快,寺人毕恭毕敬地立在门口禀道,“公子,药煎好了。”
小五已极是疲累,她接了药来,黑乎乎的一碗,仰头便饮了下去。
又呛又苦,难以下咽。
细细想来,自辕门一摔,每日都是饮不完的药。
她恨极厌极了这具病恹恹的身子,从前也是跟着沈宴初在军中摸滚打爬数年的人,杀起人来手起刀落,如砍瓜切菜,如今困在兰台,饥不欲食,弱不胜衣。
即便要逃,三好两歹的亦是力不从心。
那人又问,“以后还写么?”
他漆黑的眼瞳,如化不开的浓墨。
此时也只是平静地说话,听不出什么情绪。
小五闻言微微摇头,“不写了。”
不写了,写一回便要了槿娘半条命。
不写了,写了又如何,照样送不出去。
燕国女子挤破脑袋想进的兰台,对她却是一道永远翻不出去的樊笼。
不写了。
也不想了。
这辈子也回不去魏国了。
她几不可察地轻叹一声,就老死在兰台罢。
安分守命,束身自好。
她喃喃道,“公子宽心,再也不写了。”
这一辈子那么长,却再也见不到大表哥了罢?
她的大表哥呀。
那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那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却再也见不到了。
再细看去,那人一身玄色常服负手端然立着,肩头一只白鹤展翅欲飞,分明一副鹤骨松姿的模样,但那周身公子华胄的气度已令人望而却步。
他需感谢这亭亭如盖的古桃,千头万朵的红粉衬得他稍稍柔和,使他看起来虽贵气逼人,但到底不再那么凉薄锋锐。
只可惜生生折煞了西林苑的好风景。
陆九卿确定适才说沈宴初“不好”的时候,他必就立在身后。心里忐忑不安,便只是低着头。
“哥哥!”
偏偏许蘩起了身亲昵笑道,“陆九卿说大表哥是世间最好的人,阿蘩想知道大表哥到底有没有哥哥好。”
“可笑。”那人轻嗤了一声,仿佛当真听到多么可笑的事一般,继而说道,“待灭了魏国,叫人把沈宴初绑来给你做驸马,可好?”
陆九卿蓦然抬头,没想到沈宴初竟说出这样的话来。
可见燕国虽退军百里,但到底还是存着攻灭魏国的心思。
她一时失了神,忖道大表哥将来亦是魏国君王,怎么能屈尊做燕国的驸马。
麋鹿不知人间苦恼,兀自低着头闲闲地吃草,偶有猎犬吠叫,引得青狼低嚎。怀里的小犬便受了惊,那圆滚滚的脑袋左探右探,四蹄亦开始拼力刨蹬起来,大抵是害了怕,想要去寻它的主人。
好似听见许蘩赧然回了一句,“阿蘩要九卿哥哥做驸马。”
陆九卿便想,若是如此最好。
许蘩嫁了陆九卿,便不必去嫁大表哥。
她原想抱好雪狼,一只手却伸了过来。
那只手修长干净,骨节根根分明,看着十分赏心悦目,然而就是那么赏心悦目的手却一把薅住了雪狼颈上的皮毛,将它从陆九卿怀里薅了出来,片刻信手丢给了许蘩。
毫不温柔。
大抵是被他抓得疼了,雪狼委屈得“嗷呜”一声叫,钻进许蘩怀里蜷成一团,吱吱呜呜发着抖。
许蘩跺脚,娇嗔一声,“哥哥轻点儿!”
那人睨了许蘩一眼,朝裴孝廉命道,“送公主回宫。”
陆九卿这才看见裴孝廉正抱着剑远远立在一旁。裴孝廉是沈宴初的护卫将军,原本便是要跟着他的,因而出现在西林苑也并不奇怪。
那人闻声提步走来,“公主请罢。”
许蘩抱着雪狼一步一回头,见陆九卿亦是眼巴巴瞧她,便叮嘱道,“哥哥可不许欺负陆九卿。”
那人淡淡不理,瞥了一眼陆九卿,命道,“跟来。”
虽是平静地说话,语气却是明显的疏离。
言罢转身往回走去,陆九卿不敢耽搁,赶紧跟了上去。
一路从西林苑路过听雪台,又从听雪台经过水榭,那人双腿修长,步子又大,走起来脚下生风一般,陆九卿身子不好,跟起来便尤为费力。
往往走不到十步便被他甩开一大截,胸喘肤汗,疲乏不堪,血腥气仿佛要沿着五脏六腑从喉腔中溢出来,只得用力按住胸口才堪堪好受一些。
好在那人竟还愿意慢下来等上一等,还算良知未泯。
走走停停的,又穿过两重庭院,到茶室时已不知过去多久。
陆九卿喘息不定,多亏那人也没有什么别的吩咐。只是径自坐于案前批阅案牍,她便在只在一旁立着。
心知背后说他坏话被听了个一清二楚,待歇息了过来,便有意去讨好他。
“公子饿不饿,奴给公子做羹汤。”
“公子渴不渴,奴给公子煮茶喝。”
“公子冷不冷,奴去生炉子罢!”
“奴给公子研墨罢......”
“公子累不累,奴给公子捶捶背罢!”
那人沉得住气,惜字如金。
不但不理会她,甚至连眼皮都不曾掀起。
陆九卿知道自己惯是不讨人喜欢,如今又言行轻率不恭,必是惹得那人生了气,便闭紧了嘴巴不再说话。
口干舌燥了多时,却也只是垂手拱袖,恭敬谨慎地立着。
又不知过去了多久,该喝药的时候没有喝药,该饮水的时候没有饮水,该用饭的时候也没有用饭,腹内早已气血翻涌,头重脚轻,早就站不住了。
其间陆九卿前来议事,说起蓟城如今不太平,先前一直避于府中养病的王叔如今又开门迎客了,除了府中三千门客,另有公子许牧亦是与之私交甚密。
也说起燕庄王如今身子不大好,似是又犯了陈年咳疾,总要多加留意宫里的动静。
说到那魏国探马已被斩首的时候,陆九卿几不可察地叹了一声。既为那魏国探马叹惋,内里又有一丝侥幸。
她想,在燕人面前,魏人的命是最不值钱的,魏国的战俘密探更是如烂泥一样被践踏碾踩。
因了沈宴初的缘故,她在燕军刀下活了下来,至今也没有死。
若是这样想,那沈宴初待她还不算太坏。
活着便有退路。
只要活着,终有一日就能再见到大表哥。
陆九卿要走时,见她脸色苍白,倒是提了一句,“姑娘脸色很差,想来是从辕门摔下后未能痊愈的缘故。”
沈宴初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并没说什么话,陆九卿也不好再说什么,便也走了。
陆九卿兀自立着也不知多久,只觉得又过了好长时间,见沈宴初丝毫没有放她走的意思,实在撑不住了,便小心翼翼求他,“公子,奴头疼。”
那人头也不抬,“忍着。”
她低心下意的,“公子,奴该饮药了。”
那人出口刻薄,“少饮一顿死不了。”
陆九卿再没了办法。
她记得从前在魏军大营,身子虽好,但亦有头疼脑热的时候。但若有这样的时候,必是大表哥倾心照看。
大表哥那样的人呀,他是有匪君子,如圭如璧,亦是松柏之茂,经久不衰。她在大表哥面前从不会受一丁点儿的委屈,因而她才说,这世上再没有比大表哥更好的人了。
许蘩也许还不信,她觉得自己的哥哥才是最好的,但单从这一点来看,沈宴初就远远比不上大表哥。
她昏昏沉沉的,再不敢开口自讨没趣。
忽听沈宴初问,“他那么好,怎么不来要你?”
陆九卿怔了一下,好一会儿才回过神儿来,原来他果真因了她与许蘩在背后说他不如大表哥而生气。
陆九卿神思清明,“大表哥若知道陆九卿在这里,一定会来。”
那人笑笑,唇边扬着几分讥讽,“他怎会不知道你在这里?你是沈淑人卖的。”
陆九卿垂着头,暗暗咬唇,争辩道,“他不知道。”
那人轻笑了一声,“什么时候你被人卖了,还要替人数钱呢!”
陆九卿一向隐忍,但若牵扯到大表哥,便定要去驳他,“大表哥才不会卖我!”
那人忽然便翻脸动了怒,手中的书简重重地往案上一摔,厉声斥道,“那你便站稳了!”
小说《魏奴杀》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许桓冷着脸不说话,小五便知他不曾吃过,因而提议,“番薯香甜,公子不如一试。”
他没有点头,但好似也并不反对,想来是因实在饿极了罢,小五便起身垂头退了出去。
陆九卿赶紧安排人送来洗净的番薯,小小的竹箩里盛了三四块,皆是不染一尘,还叮嘱了一句,“公子洁癖,你多留意。”
小五对陆九卿十分感激,他的话她自然也都信。
端着竹箩进了大帐,矮榻上那人正仔细翻阅竹简。
她不敢扰他,默然跪坐炉子一旁,卷起袖子将番薯架在炉上小心翻烤。
大帐很静,只听得见火苗把番薯皮烧得噼里啪啦作响,偶尔听见那人竹简翻动,再没有别的杂音。
小五抬眸偷偷去瞧,那人有一张刀削斧凿般的脸。肤色偏白,眉峰很高,是浓郁的黑,眼窝深邃,睫毛也很长,哦,睁眸时记得是一双摄人心魄的丹凤眼,他的鼻梁高而坚挺,唇很薄,下巴坚毅。
分明是世间上等的好颜色,却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样。
小五心里惧他,一举一动便愈发小心翼翼起来。
那炉上的番薯烘烤久了逐渐皱了皮,溢出糯香的味道来,把大帐充盈得严严实实。待烤软了,便弹掉烤焦的薯皮,仔细盛入青铜托盘。
起了身见许桓正抬眸打量着她,神情辨不分明。她心里一凛,便想,那人也许正在思量该如何处置她。
也许先杀了再埋,也许直接丢进天坑。
她把托盘置于许桓面前,随后远远地退开,“公子尝尝罢。”
许桓倒肯吃。
自入魏国以来督军已有三月余,军中的伙食不是肉糜便是腌菜,再配上几张干巴巴的胡麻饼,连口青菜都吃不上,加之水土不服,他见了便止不住要吐。
说来也怪,魏国的水他都饮不惯,烤番薯倒能吃得下。
他在燕国金尊玉贵,吃得都是珍肴异馔。她做得不过是乡村野味,他大概从未尝过,因而觉得新鲜,竟一连吃下两块。
小五暗暗舒了一口气,她好像找到了在许桓手中求生的法则。
她是俘虏,便要对他有用。
有用才能活下来。
她想法子去解决许桓水土不服的问题。
魏人有古方,若遇水土不服必先食用当地所产的豆腐。若没有豆腐,豆浆也是好的。小五过去在大梁侍奉外祖母时向年长的嬷嬷们学了不少本事,因而知道。
她向庖人借来黄豆,用水足足泡了小半日,再用石磨子磨得细细的,细帛虑净粗糙的豆皮渣,最后在行军釜中煮沸,便熬出了一小锅香醇的豆浆来。
那人饮了豆浆身子果然舒适许多,气色也好了,顺带着脾气也好了不少。
小五便每日都磨豆浆,甚至还去溪边翻开雪,挖出水嫩嫩的荠菜来。荠菜生在冬春,口感鲜美,达官显贵自然不识,对穷苦人家而言却是饱腹之物。
她煮出的荠菜粥鲜美可口,许桓半月不见青菜,兴致好了便问,“这是什么菜?”
小五便答,“是荠菜,魏国冬春时节总有。”
“何处会有?”
她笑道,“山里溪边,到处都是。”
那人微微点头,又问,“魏人可都吃?”
小五只当他随口一问,便道,“冬日山里没什么菜可吃,寻常百姓常以此下饭。”
“魏军可吃?”
小五心里的弦乍然绷紧,抬眸见那人唇角的笑意早便敛去,一双鹰隼般的眸子正紧紧审视着她。
她的一颗心七上八下跳得厉害,却不敢叫他瞧出分明,装作寻常的模样道,“魏军有专供的粮草,也有随军的庖人,因而并不怎么吃。”
那人约莫信了罢,少顷气定神闲命道,“过来。”
小五下意识地吞咽口水,垂头上前,在他身前跪坐下来,试探问道,“公子有什么吩咐?”
那人微微倾身,他身上那淡淡的雪松气扑入她的鼻翼,她从未与许桓如此靠近。
小五不知他要干什么,却被他的气息扑得脸色微红。
那人却伸出修长白皙的手来兀自探上她的脖颈,她惊惶不定地看着许桓,他额间暴突的青筋暴露了云淡风轻下的愠怒。
她突然想起陆九卿的话,“公子脾气不好,能不能活,能活多久,看你自己了。”
须臾,那人遽然收紧掌心力道,手指按得骨节发白,“魏军到底吃不吃?”
他吃饱喝足力道极大,她受制于他,立时被掐得喘不过气来,本能地挣扎了几下,企图掰开他的掌心。
谁料到她的双手甫一碰到他,他竟似被烫到一般,登时松开手去。
一双墨色凤眸正肃然凝视着她,似在等她回话。
是了,他有洁癖,自然不愿被人触碰。
小五一下子缓过劲来,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却不敢再隐瞒,只得回道,“偶尔会吃。”
许桓轻嗤一声,片刻朝帐外的人吩咐道,“待雪化了,放火烧山,魏国不能再有一棵荠菜。”
帐外是陆九卿的声音,“是,公子放心。”
小五已是懊悔不迭,她低垂着头,眼底沁泪,“大都是穷苦人才吃,公子手下留情,给魏人留一口吃的罢。”
许桓冷笑,“你自己能活几日尚且不知,何必忧心旁人。”
小五再不敢说什么。
不久有将军进帐议事,她识趣地退了出去,立在帐外候着。
燕国的军务大事,她一个魏俘自然是不敢听的。她已是朝不保夕,听得多了死得便快,小五怎么会不懂得这个道理。
帐门并不隔音,她断断续续地总能听见一些。帐内的人在商议,说魏国的腊月太冷,将士冻伤无数,不宜再战。何况已经陆陆续续打了三个多月,两国都已兵疲马乏。
似乎还说燕军既已占领了魏国东北一带国土,不如先派兵驻守,好好整顿兵马,待囤积了足够的粮草,来年春天再战。
两国停战是好事,这三月来,魏军一败再败,连丧多座城池,燕军就要越过黄河直逼国都大梁城下了。
只是,她又该怎么办呢?
许桓在魏地水土不服,她才显得有了几分用处。若他回了燕国,可还会需要她吗?
小五不知。
待将军们议完事离开大帐,小五便寻了机会问他,“公子何时回燕国?”
许桓头都不抬,斥道,“多嘴。”
她心中如鼙鼓动地,挣扎了好一会儿还是硬着头皮问道,“我......我只是想问公子,可......可会看在小五尽心侍奉的份儿上,放小五一条生路?”
若能活着离开,她便去对面营中寻大表哥,大表哥待她好,跟着大表哥总是没错的。
那人闻言抬眸上下打量着她,帐内一时什么声音都没有,只听得见火星子噼里啪啦地在青鼎炉里炸开。
小五拢在袍袖中的指尖都快掐破了,迟迟等不来他的回答。
不回答便是回答了。
她垂眉敛目,闭上了嘴巴。
她想,当日与她一同关押的俘虏皆被悉数坑杀,她又怎会例外。果然,那人凉薄说道,“你知道的太多,怎会放你。”
小五暗咬着唇,“那我跟公子回燕国,我很会侍奉人。”
那人又道,“燕国宫人婢子众多,不缺你一个。”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