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齐妙刘文彧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作品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由网络作家“恋小爱”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是作者“恋小爱”独家创作上线的一部穿越重生,文里出场的灵魂人物分别为齐妙刘文彧,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兔子剁了、炖了。家里有一个煤油灯,不过里面一点油都没有。看起来晚上要摸黑喽。“咣——咣——咣——”齐妙剁起兔子,那是眼都不眨一下。一个人住,做饭、洗衣、收拾屋子,这些都是她常年做惯了的事儿。偶尔想吃鱼,还会自己亲自动手。倒也庆幸上一世的独立,不然现在——肯定是要过不下去的!米饭蒸好,用抹布垫着拿出来放在一旁。没有油,好......
《完整作品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精彩片段
原主的母亲确实是个人物,至少把当家的给摆弄的服服帖帖。可这么能耐的夫妻俩,为何就不能分家另过呢?以梁安的勤快,曹氏的贤惠,想来日子会过的很红火才是啊!
想到王氏今日撞墙的举动,恐怕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不敢吧!
重重叹口气,齐妙进了里屋。需要补买的东西太多了,炕桌、床单、被罩、镜子,脸盆、饭盆、碗筷杯碟……
梁金山只给她拿了一副碗筷,毕竟这屋子只有她一个人住。但这哪里能够,谁家过日子还不来个人,况且爹娘哥哥都在,万一赶上,还能不让人家吃饭?
一一算着,在心里记着,顺道把米淘好,放进锅内。就她自己吃,用小碗蒸一碗便是,至于时间……勤掀锅吧。惯用电饭锅的人,自然是不会用这个。
一窍不通!
外屋地门打开,梁安拎着清洗干净的兔子进来。放在菜板上,说:“妙儿,你自己剁剁、做了吧。我跟你娘先回去了。时候不早,再晚会儿你奶该骂人了。”
“哦行,那爹你们回去的时候慢点儿。”齐妙用帕子擦了擦手,迈步就要往外送。
梁安看着闺女,想了一下,又说:“你娘跟你说没?让你晚上给她留门?”
“说了。”齐妙颔首,一副乖宝宝的样子。
梁安松口气,伸手把她搂在怀里,轻拍后背的说:“改名改得好,爹喜欢这个名字,也喜欢这个姓。你放心,爹不能让你掉在地上,一定时常过来帮衬你。”
原主个子中等,但梁安个子高,她也就到他胸口的位置。侧耳倾听强有力的心跳,莫名心安。反手抱住父亲的腰,深吸口气,道:
“爹请放心,女儿经过这次的事情,一定不会再让别人欺辱我。女儿要变泼辣、要变强,谁对我好、我对谁好;谁对歹,我比她还要心狠手辣。”
梁安听到这话,重重“嗯”了一声。又拍了她后背两下,松开孩子,说:“行了,我们走了。你娘把你的事儿都跟你睿达嫂子说了,明儿村里就能传开,你不用顾虑。”
“好。”齐妙一脸懵。不是很明白为啥父亲会这么说。好赖不济那是他娘,怎么就……想不通的齐妙,在日后得知真相时,恍然大悟。
原来一切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谁都逃不开命运!
送走了梁安一家三口,齐妙将门挂上。看着干净、利索的院子,嘴角微微上扬。不管怎么说,现在她算是在这个异世有个窝了,还有那十两银子、一对金耳环。
越想浑身越充满干劲儿,迈步回屋。趁着天没黑,赶紧把兔子剁了、炖了。家里有一个煤油灯,不过里面一点油都没有。
看起来晚上要摸黑喽。
“咣——咣——咣——”
齐妙剁起兔子,那是眼都不眨一下。一个人住,做饭、洗衣、收拾屋子,这些都是她常年做惯了的事儿。偶尔想吃鱼,还会自己亲自动手。
倒也庆幸上一世的独立,不然现在——肯定是要过不下去的!
米饭蒸好,用抹布垫着拿出来放在一旁。没有油,好在这只兔子肚里油厚,放进锅里炼油。油出来、下兔肉快速翻炒,什么佐料都没有,就是胡乱炒。
炒的差不多时添水、盖锅盖。
锅里的兔子什么都没有,连块姜都没得,做出来肯定会腥。齐妙对吃很有研究,可以说相当喜欢吃。不然前世身材也不能属于微胖界。
往灶膛内添了几块柴,小妮子起身,把碗架子打开,晾一晾。里面空空如也,就一双筷子,还有一块盐巴。碗还在灶台上,里面盛着饭。
锅开了,小妮子用菜刀切了一小块盐巴下锅。肯定会咸,不过在没有酱油、生姜、八角的情况下,让兔肉味道重一些,也能缓解许多。
一顿饭,齐妙吃的七七八八,兔子肉还剩很多,因为没有小盆盛,所以直接盖上锅盖不动它。刷好碗,碗里装水放在灶台边温着,也算喝了热水。
天已经大黑,齐妙松口气,进到里屋,脱下鞋子上炕。
炕很热,特别舒服。躺下的过程中,脖子上的红色血玉髓正好滑落。齐妙一咕噜就坐起身子,忙把玉髓取下,跟那件大氅放在了一起。
这东西,这辈子都不想再看见。如果那厮过来找……她会毫不犹豫的弄死他!
收好,坐在炕上,瞅着光线渐暗的屋子发呆。
她现在很不能理解,原主的记忆很单调,这到底是为什么!看得出来,梁安疼她、曹氏爱她,可为什么她的记忆里就没有这些片段呢。
眉头深锁,想的是聚精会神。直到外面传来拍门声,这才让她缓过神来。此刻,屋里漆黑一片。慢慢的摸索到炕沿儿,穿上鞋扶墙去到外面。
不出意外应该是曹氏,过来跟她做伴儿了。
推门站在门口,谨慎的开口问:“谁啊?”
“妹儿,是我跟咱娘。”梁汉森憨呼的声音传来,让齐妙放心不少。赶紧跑过去将门打开,没想到梁安也跟着过来了,手里还拎了个灯笼。
跟电视上演的差不多,那种圆葫芦一般的形状。亲昵的挽着曹氏的胳膊,笑眯眯的说:“娘,快进屋。哥,兔子肉还在锅里呢,炉膛内火还有,你快去吃。”
三个人进屋,梁安把大门挂上。曹氏就跟小叮当似的,拿出了一根又大又粗的红蜡烛。借着灯笼的火点燃,放在箱子上面。
黑漆漆的屋子,瞬间亮堂了。齐妙看着这样的大红烛蹙了下眉头。原主的记忆里,家里点的都是煤油灯,根本点不起蜡烛。
古代,蜡烛的照亮程度是煤油灯的好几倍。当然,价格也不菲。齐妙抬头瞅着曹氏,想来这就是她的藏货了。果然每一个母亲对自己的孩子都是最好的。
主动过去,伸手挽着曹氏的胳膊,说:“娘,你真好。这蜡烛……是您压箱底儿的吧。”
“调皮。”曹氏笑眯眯的摇头。
梁汉森从外屋地走进来,手里拿着兔腿,边吃边说:“妹儿,你做的这个真不错,就是有点儿咸了。”
“没法子啊,家里什么都没有,连块姜都没有。”齐妙无奈的说着,指着箱盖上的大碗又说,“哥,那里是温水,你吃完多喝水,别齁着了。”
“嗯,好嘞。”梁汉森没有跟自家妹子客气,走到炕边,拿起大碗,“咕咚咕咚”喝了好几口。当然,他没有吃独食,频繁的喂着梁安跟曹氏。看着齐妙,又说,
“妹儿,明儿你去镇上?哥陪你一起去吧。你这屋里需要东西太多,水壶也得买一个。”
齐妙本想点头答应,可曹氏暗中捅咕了她一下,小妮子瞬间明白她的意思,忙摇头,道:
“我跟你说啊哥,你可别跟我去。万一我买了东西回来,咱奶看见再说是咱娘给的钱要回去,我亏不?”
“啊……”梁汉森语塞,细想想好像亲奶奶还真能做得出来,便不再要求了。
梁安巡视一圈回来,坐在炕上,瞅着闺女说:“妙儿啊,等过两日开春,让你娘带着你去抓两头猪,我看院西面能夹个猪圈,到时候养着过年卖了也是钱。”
养猪?
齐妙瞪大了眼睛,半天都没吱声。
曹氏闻言不赞同的摇头道:“不行。这小院子就这么大点儿,你弄两头猪,这院子还呆不呆了。那猪粪味儿多大你不知道啊!别给闺女找事儿做。就养着闺女,能怎么的,我那些东西正好能派上用场。”
夫妻俩的对话,让齐妙得到了一个讯息,那便是他们夫妻俩有钱,而且相当有钱。这在原主的记忆里,根本就不存在。
梁安一向疼媳妇儿,摆摆手,笑眯眯的说:“行,你说什么都行,你说什么都行。”
看着梁安妥协的样子,娘仨呵呵直笑。梁家老宅一共三个儿子,三个小家,老大因为没有儿子,所以经常呲打媳妇儿。老二家儿子多,可二房媳妇儿蒋氏是个嘴巴不让份儿的主,两口子经常干仗。
相较之下,只有三房过得最和谐。因为两口子从来都没有拌嘴的时候。梁安永远都是笑呵呵,曹氏也一派温婉贤淑的样子。
或许就是因为梁安好说话吧,所以奶奶王氏才敢那么做。齐妙等梁汉森啃完兔腿之后,开口道:“哥,跟咱爹早点回去吧。天黑,扶着点儿咱爹。”
曹氏听了忙开口说:“孩子爹回去吧。晚上天冷、路滑,你们爷俩都注意点。”
“那行,你们娘俩早点休息。明儿我起来架火,你回去直接做饭就行。”梁安心疼媳妇儿,说着明天一早的安排。曹氏心里甜蜜,幸福的“嗯”了一声。
下地穿鞋,送他们爷俩出去,顺道把大门给挂上。齐妙把县太爷夫人张氏给的布包拿出来。刚才曹氏那话让她很动容,有娘的感觉真好。
曹氏进屋,脱鞋上炕,拉着齐妙的手,东看西瞧。不放心的又说:“你被人占了便宜,可有人看见了?”
“没有,娘你放心。”
齐妙重重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当日我央求奶把我带回去,可她没有那么做。后来……人家给我换了窑子里的衣服,我知道我肯定回不来了,所以……就选择了上吊!”
“啊?”曹氏惊呼,后背顿时冒了冷汗。
齐妙伸手轻拍她的手背、算作安抚,继续着说道:
“或许女儿命不该绝。被窑子的人扔去深山竟奇迹般的缓过气来。本来打算回家的,没想到后来……唉!”
“这么说,你是在山里被人家……欺负了?”曹氏不敢相信的呢喃。看着女儿低头的样子,瞬间知道了答案。
心疼的把人搂进怀里,眼泪再次无声的落了下来。宝贝十五年的女儿遭遇不幸,换做是谁都不能善罢甘休。
曹氏的眼神凌厉又狠戾,最后咬牙切齿的说:“这事儿咱都记着。天老爷是公平的,不可能让坏人有好下场!”
齐妙吓了个哆嗦,从她怀里坐直身子,一脸平静的道:“娘,你别这样。都过去了,女儿已经没事儿了。”
“不,这口气不出,娘就对不起你。”曹氏信誓旦旦的样子,让齐妙有点儿害怕。主动伸手,搂着她的腰,无声的寻求安慰。
曹氏发觉女儿的异样,忙伸手轻拍她的后背,道:
“乖,别怕。娘日后,一定护你周全。”
齐妙见她回归正常,也算松口气。把布包拿出来,当着她的面打开,说:
“娘,这是县太爷跟他夫人给我的。这几身衣服,还有这个。说是里面有十两银子,让我买地,养活自己用。”
“十两?”
曹氏诧异,把荷包拿出来,倒出两锭银子永寿掂了掂,淡淡的说:“这怕是县老爷一个月的俸禄了。没想到县老爷居然这么菩萨心肠,肯把一个月的银钱都给你。”
齐妙对眼前的曹氏刮目相看,因为跟她比,自己就是个睁眼瞎。俸禄,电视里常常出现的词语,没想到现在就在她的身边。
曹氏把玩了一下银子,重重叹口气,说:“既然是县老爷给你的,那你也就有话说了。不然娘的那些东西,还真不好给你带来。你三大爷知道这银子的事儿吗?”
“我不清楚,不过……孙师爷应该点过他吧。”齐妙保留地说着。
其实白天在梁金山家,孙师爷已经都说了,包括这笔银子。还特意点他,让他便宜一点多卖她几亩地。
曹氏伸手把闺女拽进了怀里,轻声又道:“妙儿,娘手里有些银子,应该说还不少。不过这些银子不能见光,不然你奶奶就该占了去。”
“这么多年,娘跟你爹不是没想过分家,但他们也不可能让我们分。大家不傻,都知道我跟你爹手里有钱,不过他们想找也找不到。所以闺女你别怕,即便你不种地,娘也能养活起你。”
齐妙听到这席话,盯盯的看着母亲,这个曹氏的确给她不少惊喜。根本不像原主的记忆里那般“面瓜”、“愚孝”。
拉着她手,问:“娘,您怎么会有这么多钱?给大户人家做事,能赚这么多吗?”
曹氏闻言顿了一下,随后尴尬的摇摇头,说:“赚的多不多主要看会不会来事儿。会来事儿,自然主家就赏的多。你别管了,肯定够你花的。”
齐妙轻轻摇头,耸肩一下,说:“娘,我都十五了,该是自强自立的时候。您不能养我一辈子,更何况我现在身子破了,日后也不能想着嫁人。我得……自己试着去生活。”
“您疼我,我明白。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女儿不能一辈子都让您养,您也不能养女儿一辈子。往后的生活……还是靠女儿自己。”
曹氏听到这席话,半天都没有吱声。仿佛像看个陌生人一般,半晌才开口说:“妙儿,你……好像不一样了。”
“变得能说了?”齐妙反问。见她颔首,轻笑一下,又道,“死过一次的人,自然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当女儿上吊濒临咽气的时候,女儿最后悔的就是没跟娘多亲近亲近。”
曹氏被这话说的情难自控,一把将人搂在怀里,紧紧地搂着。失而复得的女儿对她来说弥足珍贵。好半晌,才开口说道:
“娘再也不让你离开娘的视线,再也不让。”
母女俩在一起抱了好一会儿,外面北风呼呼吹着,直到——
“妙儿,你刚才说的那个什么鱼?什么意思?”
曹氏突然的一句话,让齐妙愣了一下,随后明白她的意思,忙坐直身子,说:
“是县太爷跟女儿说的。他说十两只能花一阵,但要是买土地、种粮食就不一样了。所以就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哦,就是给人一条鱼让他填饱肚子,不如教他打鱼的方法,是吗?”曹氏十分直白的翻译。
齐妙听了忙不迭的点头,比划着大拇指,说:“娘,你真聪明。”
“调皮。”曹氏抻哆着说完,随手摸了摸县太爷夫人送的那几身衣服,点点头,说,“这料子不错,都是好东西。你穿的时候精心点儿。还有,别被你老姑发现,她眼皮子太浅。”
“放心吧娘,如果这几身衣服女儿都守不住的话,那女儿就别提什么顶门立户了。以后,梁敏霞再欺负我,我就直接上手挠她。”
齐妙说完扑进曹氏的怀里撒娇。这样的感觉久违了,让她十分眷恋、依恋。
曹氏看着信誓旦旦的女儿,好笑的摇摇头,轻拍其后背。娘俩在烛光的映照下,坐了很久很久。谁都没有说话,就那么互相依偎的坐着。
外面的风呼呼吹,屋里则是一片安静、祥和。齐妙打定主意要在这儿生活了,而且还要好好生活,活出个人样出来……
转天一早,齐妙还在睡梦中,耳畔就传来“窸窣”的声音。小妮子翻身,睁开一只眼,困意十足的说:“娘,您要回去了吗?”
“嗯,火都给你点上了,你再睡会儿。”曹氏满脸慈爱的看着她,笑眯眯的又说,“娘把馒头给你蒸锅里了,等你起来的时候把那兔子肉热热、就着馒头吃。”
“知道了,娘。”齐妙没有精神,困得五迷三道。
曹氏看着她可爱的样子,笑呵呵的摇摇头,又说:“去镇上坐你二叔家的车,别舍不得银钱。你枕头下面,娘给你放了两个铜板,一去、一回正好。”
曹氏的体贴,让齐妙感动的不能自已。恨不得直接震动双臂,高唱《世上只有妈妈好》。真的是只有妈妈好啊,这个娘真是——太疼她了。
齐妙伸手,环住曹氏的脖子,在她脸上大大的“吧唧”亲了一口,傻笑地说:
“娘亲,你真好!”
曹氏被亲的有些愣神,不过看着女儿娇憨的样子,瞬间逗笑了。轻拍她脑门一记,笑咪咪地道:
“时辰还早,你再睡会儿。娘走了。”
“嗯,娘你回去的时候慢点儿。”齐妙点头,满足的翻个身。
当听到外屋地关门声后,又沉沉的睡了过去。
这一觉醒来,神清气爽,满血复活。
齐妙坐直身子,屋子里暖烘烘的。在平房住过的都知道,早起是最难熬的。曹氏临走之前帮着把火点上,对她来说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看着亮堂堂的屋子,慢慢开始穿衣服。瞅着盖得被子,眼睛瞬间长长了。昨天晚上,曹氏跟她就盖了一条单人被。她自己睡相是个什么德行她清楚,怕是曹氏……一晚上都只盖自己的棉袄吧。
不行,今儿去镇上,得多买一床被子回来。还要那种大的、厚的,说什么都不能让娘亲再冻着。
穿好衣服,齐妙将李夫人送的那套银饰收好。说来奇怪,昨天梁敏霞来的时候为什么只要衣服,没有头饰呢?以她眼皮子浅的优点,不可能不要才是啊。
简单的梳洗一番,锅里竟然是两个热气腾腾的白面馒头。什么时候和的面,她怎么没印象呢?
啊呜——
咬一口馒头,麦香味充实着味蕾。还是古代好啊,什么都是纯天然、无污染。不像现代,各种东西都是化肥,想要好一点儿的中药,都只能自己用花盆来种。
说到种地,怕是她得自己准备锄头、搞头这类东西吧。即便是有,到时候怎么做呢?
边想边吃饭,两个馒头进肚之后,把灶台提前温的水喝下。
吃饱喝足,小丫头美滋滋的揣上那对金耳环,把门锁好。一会儿,该开启逛街模式了,把该买的、该置办的全部备足,剩下的就要斗亲戚了。
她有预感,今儿从镇上回来,老虔婆王氏跟她那个妖道女儿肯定会来找茬。最好是来,就怕他们不来!
路过梁家老宅的时候,故意往里面看了一眼。她现在,可是斗志满满,就怕对方不找茬!
来到村头,杨二乐家的骡子车已经等在那了。按照辈分,齐妙要叫他二乐叔。不农忙的时候,就赶车拉着村里的人去镇上,一次一个铜板。
齐妙把曹氏给她的铜板,拿了一个在手里,笑眯眯的走上前,说:“二乐叔,早啊!”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