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吞噬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含辛茹苦精品选集

含辛茹苦精品选集

林有成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叫做《含辛茹苦》的小说,是作者“林有成”最新创作完结的一部都市小说,主人公林有成林兆喜,内容详情为:单身未婚的大好青年林有成从未想过他会突然穿越1983年,一天之内死老婆,当六个萝卜头的爸爸……对此,林有成的内心是选择死亡。不过在死之前,林有成还要想办法把这一群嗷嗷待哺的小萝卜头拉扯大,为此林有成不得不在这个陌生的时代拿起笔杆子赚钱养娃……————本文又名《鳏夫总是在写爱情故事,是人性的使然,还是道德的寂寞?》、《单身未婚的大好青年成为带娃鳏夫后,一边养娃,一边搞文娱的80年......

主角:林有成林兆喜   更新:2024-08-23 10:1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林有成林兆喜的现代都市小说《含辛茹苦精品选集》,由网络作家“林有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叫做《含辛茹苦》的小说,是作者“林有成”最新创作完结的一部都市小说,主人公林有成林兆喜,内容详情为:单身未婚的大好青年林有成从未想过他会突然穿越1983年,一天之内死老婆,当六个萝卜头的爸爸……对此,林有成的内心是选择死亡。不过在死之前,林有成还要想办法把这一群嗷嗷待哺的小萝卜头拉扯大,为此林有成不得不在这个陌生的时代拿起笔杆子赚钱养娃……————本文又名《鳏夫总是在写爱情故事,是人性的使然,还是道德的寂寞?》、《单身未婚的大好青年成为带娃鳏夫后,一边养娃,一边搞文娱的80年......

《含辛茹苦精品选集》精彩片段


在80年代,文学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中心,文学不仅走在文艺界与思想界的前面,而且走在整个时代的前面。

在这个时期,文学获得了主体性,它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正直的束缚,获得了相对自由发展的空间,各种文艺思潮此起彼伏,而且在这个时候,商业化的大潮还没有侵入这一领域。

再就是,文学期刊发行量的天文数字,一个地方性刊物可以发行几十万份,而《人民文学》《当代》、《收获》等全国性的大型期刊都能达发行量的最高峰,不少刊物的编辑都会带着无限的留恋回忆起当时80年代的辉煌。

现在不需要回忆,因为林有成就身处这个文学的时代。

即便《小说月报》的发行量比不上《收获》,《当代》这样的期刊,但毫无疑问发行量也是相当大的。

尤其是这一次《小说月报》还难得的同时发行双册刊,这真的就让很多文学爱好者十分意外,一个个都翻看这最新的两期《小说月报》。

因为这个原因,全国自然在一夜之间有非常多的人看了林有成写的这篇爱情小说《山楂树之恋》。

真的就是一颗炸弹投下,杀伤力巨大。

杀伤无数!

一个个读罢,流着泪,仍然在脑海中横亘着老三的那句话: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我会等你一辈子……

年轻的邮递员郑勇便是这其中之一。

郑勇对于林有成写的这篇《山楂树之恋》自然十分好奇,究竟是怎么样的故事,凭什么能够在《小说月报》上发表。

然后,让郑勇他没有想到的是林有成写的这篇《山楂树之恋》居然会是如此纯净美好,真挚而动人的爱情。

“林大哥,你这篇小说《山楂树之恋》故事是真实的嘛?”

郑勇一大早送信的时候,就跑来和林有成这位作者诉说心中的感受,因为他胸口有太多的话要说。

“我都看哭了。”

看见郑勇有些红肿的眼睛,似乎真的有痛哭过,林有成正在给林兆乐洗尿布,抬头说道:“故事也许是有发生过。”

也许有?

这话是什么意思?

“那是林大哥你听说过的故事吗?你之前也有上山下乡,是你那个时候听说的?”

对于郑勇的这个问题,林有成笑着摇了摇头,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

郑勇看见林有成如此,他是真的非常好奇究竟这个故事是不是真实发生的,因为故事写得实在是太真实了。

当然,最让他为之触动的还是老三那个人。

郑勇想要说什么,可是又觉得再多的文字、再优美的辞藻在面对老三灵魂的时候都会显得无力和苍白。

隔了一夜,他对于林有成写的这篇小说《山楂树之恋》竟然还是无法作出评价。

那种震撼,不是他的一两句话能够说得清的,那种震撼,在他看来,这个故事太过真实,也许就是来源于这是一个真实地发生在七十年代的故事。

郑勇望着林有成,说道:“林大哥,我真的有被你写的这篇小说感动哭,感谢你写的老三这样的一个人,让我们透过纸页,还能为这样的爱情动容流泪。”

“老三他真的太伟大了。”

“感谢老三的存在,让我们可以学会相信,相信美好的事物,比如爱情,比如另一个纯净真挚的生命。”

“林大哥,我必须要和你说,我已经很久没有流泪了。但是你写的这篇《山楂树之恋》却让我的泪如倾盆之雨。我其实不喜欢悲剧,不喜欢那种心碎的无以为加的感觉,可是看到你这篇《山楂树之恋》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了。”

“花了一晚上的时间看这篇小说,其实从中间部分开始,我的眼泪就没有停止过。我不承认我是脆弱的,但我确确实实是易受感动的。为那不熟悉的年代里生死相依的爱情,我的心,从开始的那一刻就没有停止颤动过。”

“此刻,我只想为老三呐喊——爱情啊!!”

林有成洗着尿布,听着郑勇的话,他能感受到郑勇的激动和兴奋,那泛红的眼睛带着感动的光芒,同样也带着对文学的热爱和对老三的敬意。

对此,林有成此刻的内心是一片平静。

他不晓得么得是麻花子爱情,他只想知道么得时候有纸尿裤卖,这样他就不用再洗他娃娃的尿布了。

很显然,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林有成只觉得洗尿布很痛苦。

但此刻悲欢也有相通的,不仅仅是郑勇,可以说看过这个《山楂树之恋》的所有读者都这一颗催泪弹狠狠炸伤。

一个个被炸得热泪盈眶,满脸泪痕。

不说整个文坛为之一震,也绝对是全国无数读者都被这个故事给震惊得泪流满面。

在这样一个故事还不俗套的年代,此刻林有成写下的这个《山楂树之恋》真的就是如同一道惊雷,直击所有读者心脏,让他们浑身都随之颤抖。

全国各地不同的文学爱好者,不同的读者都知道了林有成写的这个《山楂树之恋》的故事,一个个都开始为之疯狂。

“你一定要看《小说月报》最新那两期的《山楂树之恋》,太感人了,我哭得不行,你一定会被那个故事感动的。”

“我看了,哭个不停,我现在很想知道这部《山楂树之恋》究竟是不是真实故事。”

……

“老林,你看那个《山楂树之恋》的小说吗?”

“什么小说?”

“《小说月报》上最新发表的一篇小说,特别精彩,看完以后,我真正见识到了最伟大,最纯真的爱情!”

“有这么夸张吗?”

“是真的,你一定要看,实在是太精彩了。”

……

就像这样的对话在全国各地开始出现,同时产生不可估量的轰动,话题中讨论的都是关于林有成的那篇《山楂树之恋》,一个个都想去看这个火热的故事。

“同志,最新一期的《小说月报》还有吗?”

就这样,一股山楂树的文学爱情风暴正疯狂袭来。


德城,春风巷。

暖和的阳光照在院子里,偶有风吹过,带来一丝丝凉意。

院子里林兆美正带着林兆满玩跳格子,两岁的林兆欢自然是玩不了,乖巧地坐在小凳子上,玩着一个泛旧破烂的布娃娃。

至于爱哭闹的小娃娃林兆乐则是躺在摇篮里,安静地睡着。

林兆喜和林兆庆则是出去玩去了,有些时候也不能一直在院子里面玩,也要出去撒欢,但是很显然林有成并没有时间出去撒欢。

作为这一群萝卜头的父亲林有成并没有因为书稿的完成就很轻松,就像此刻他就在院子里给小娃娃洗尿布。

没办法,现在也没有尿不湿,只能是手洗换洗的尿布。

林有成瞅了一眼摇篮里的娃娃,他现在并没有觉得自己是养了个娃,而是养了个小祖宗。

不爽了就直接哭,让他费力地哄,哄好了就睡,饿了就吃,真的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祖宗。

其实这些都还好,但是对于洗尿布这件事,林有成心里还是有些嫌弃的。

可是没办法,自己娃弄脏的尿布,再嫌弃,林有成也得洗干净。

不赶紧趁着天气好,把尿布换洗干净,后面没得尿布换,更艰难。

林有成站起身来,只觉得自己的老腰真得快断了。

“爸爸,我给你捶腰。”

六岁的林兆美看见林有成自己捶着自己的腰,几步跑过来,扑到林有成跟前,用自己的小手捶着。

“怎么样,爸爸?”

不怎么样!

林有成并没有感觉有好很多,这要是换了按摩推拿师,可能还很多,要是能做一个spa。

好吧,现在这个年代不说做Spa,那只要是接触一下,都没准被说是耍流氓,直接被拖走给突突了。

现在正是严打的时候。

林有成虽然并没有觉得腰好很多,但是嘴上却是说道:“谢谢兆美,爸爸好很多了。”

才怪!

林有成只觉得自己带这一群娃娃,真得太累了,关键他也不是二十三岁的年轻身体,真得禁不住这生活的磋磨。

林兆满看见林兆美用手捶腰,林兆满也迈着小短腿,有样学样地用小拳头捶林有成的腿。

看着这两个懂事的萝卜头,林有成心里也不禁松了一口气,还好这几个萝卜头都很听话,要是遇见糟心的熊娃娃,他真的担心自己会控制不住大义灭亲。

他这几个孩子都很懂事。

林兆喜自然是不用说,因为年长,感觉像是家里的小保姆,时不时地就要帮他这个父亲照看弟弟妹妹,十分懂事。

林兆庆性子也不算闹腾,之前还有些怕林有成,现在这段日子倒好些了,没有那么拘谨,但也是懂事的孩子,至于林兆美那更加是懂事,现在就过来给他捶腰,真的就是贴心的小棉袄。

林兆满才四岁,还是个娃娃,也看不出来什么,至于林兆欢和林兆乐就更小了。

还好都是懂事听话的好孩子。

不需要他太操心。

“有成,洗衣服啊?”

邻居张红梅瞅见林有成在院子里洗衣服,林兆美姐弟都在那玩,有些犹豫的样子,似乎有什么话要和林有成说。

张红梅和林有成家来往并不算多,但因为同住一个地方,邻居之间自然也都还是有打交道。

在林有成的原身记忆力,张红梅这位是附近出了名的眼尖嘴利,并不是特别好说话的主,当着自家男人都敢直接开骂的存在,也不知道张红梅过来找来他是说什么事。

“怎么了,张姐,有什么事你直接说。”

张红梅瞅了一眼旁边的孩子,让林兆美带着林兆满去旁边玩。

林兆美自然乖乖听话,带着弟弟林兆满走开。

张红梅瞅了一眼躺在摇篮床里正睡得香甜的林兆乐,问道:“你一个人带他们够累的吧?”

累是当然累。

不过,林有成却是觉得张红梅过来不可能是特意感叹一下他带娃累,疑惑地望着林有成,不知道张红梅究竟想说什么。

“他现在半夜还哭闹吗?”

林有成眉头微微一皱,他不知道张红梅到底想说什么,之前因为半夜林兆乐总是半夜哭,这同一个院子住着自然也都会多少知道一二。

“最近还好。”

林有成虽然不明白张红梅到底想问什么,但还是实话实说。

“有成,你这也挺不容易的啊!就是我和你说,我有个远房亲戚,条件挺好的。”

有个远房亲戚,条件还挺好的?

林有成心头一跳,说这话该不会是要给自己做媒介绍吧?

不合适吧!

关键他这孩子他妈才死没多久,他怎么可以就找人相亲,这也太渣了吧。

“张姐,我现在——”

还不等林有成把话说出口,张红梅就说道:“他们两口子人都很好。”



等一下——

两口子?

总不会是要把两口子都介绍给他吧!

林有成意识到事情似乎并不是他想得那样。

张红梅叹了一口气,说道:“只是可惜啊,这两口子一直都没有孩子。”

两口子一直都没有孩子,和他说这件事干什么?

难道是——

瞬间,林有成闪过一个念头。

“他们俩一直都想收养一个孩子,可没有合适的。”

林有成面色一变,瞬间就意识到张红梅找他说这件事,是想让他把自己的孩子送给那没有孩子的两口子养,这瞬间就让他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不是给他介绍孩子他妈,这是给他的孩子介绍一个妈啊!

他林有成就算是再苦再累,腰再酸,也没有想过放弃养这些萝卜头。

他可是当着自己大嫂方梅的面说过,这是他自己的孩子,他自己养,他怎么可能会同意把自己的孩子送给别人养。

“张姐,你不要说了,我明白你的意思,我这边就算了,我再累也没有想过要把自己的孩子送给别人养。”

一旁六岁的林兆美隐约听见了林有成和张红梅的话,像是明白了什么,站在那边,望着林有成和张红梅,有些紧张不安。

张红梅一看林有成说着话,忙说道:“有成,你先别急着说这话啊,人家那两口子条件是真的很不错,实打实地好人,你说你这一个人带着这六个孩子,容易吗?”

“这小娃娃跟着那两口子以后也会过好日子的。”

饶是林有成脾气好,他心里也有些火了,直接说道:“张姐,你家不是有三个孩子吗?”

“怎么不把你家的那个小的送给那两口子过,让他过好日子啊?”

“你们这两家不正好是亲上加亲,喜上加喜吗?”

张红梅瞬间就被林有成这话给噎住了,气得不行。


上世纪80年代,在很多人眼里,是文学的“黄金时代”。

那时,一部文学作品的社会效应,是今天无法想象的。

就像现在,谁也没有想到林有成的这篇小说《山楂树之恋》在期刊发表,能使得《小说月报》创下两天销光的纪录。

关键这还是一刊双册!

关键《山楂树之恋》发表之后,凭借细腻真实的文笔,纯真美好的爱情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影响深远的“爱情大地震”。

上沪市的《文汇报》率先刊登了青年文学评论家黄平的评论文章《纯真美好的爱情——读〈山楂树之恋〉》,评论写道:“我们再也不愿意去经历这样的一段历史,但不愿这样的爱情故事绝版,在那个单纯得近乎荒诞的社会环境下,老三他诠释了另一种爱的单纯。相较于爱情的纯真,我认为这是一篇关于性压抑的原始考察报告……”

此文的发表,掀开了《山楂树之恋》关于纯真爱情,关于性压抑的讨论序幕。

紧随其后,《文艺报》、《燕京日报》、《青年评论家》、《文艺报》、《羊城晚报》、《文论报》、《德城日报》、《作品与争鸣》、《当代作家评论》等全国几十家报刊发表了大约百余篇文章,从文学价值和社会效果等不同角度对林有成这部作品《山楂树之恋》的爱情进行探讨,十分火热。

津城,《小说月报》杂志社自然第一时间就知道杂志销光,需要加印的消息。

作为编辑部的主编马京海兴奋地和编辑部宣布了这个消息,说道:“这还是第一次啊!”

林红霞也一脸兴奋地点了点头,说道:“双月刊证明是成功的,我认为是因为林有成的那篇《山楂树之恋》,我哥哥看了那篇小说都哭了,一个劲地问我林有成这位作者的事。”

“我也是,我家那个看完《山楂树之恋》哭得不行,还问我这个故事究竟是不是真的。”

有别的编辑也兴奋地说道:“林有成的那篇《山楂树之恋》是真的引起了很大的讨论,最近很多报纸上都有这篇小说的讨论。”

“是啊,很多报纸都有作者评论林有成的这篇《山楂树之恋》,高度赞赏这篇小说里面的爱情。”

作为林有成的编辑,也是杂志社的副主编董照自然也很开心,说道:“《燕京文学》那边的刘岩还特意打电话问我《山楂树之恋》这篇小说的作者林有成,他对这篇小说也深受感动,直言老三真的就是完美的男人。”

林红霞一听董照这话,连连点头,说道:“是啊,老三他就是完美的男人。”

“不过,老照,你可小心林有成被别的杂志社编辑抢稿,挖了墙角。”

董照眉头一挑,有些担忧地说道:“他这要是真的往别的杂志期刊投稿我也没办法啊。”

“怎么能说没办法,董照同志,你这话可就不对了,办法总比困难多。”

“是啊,我看老照,他林有成要照顾孩子,来不了津城,我看你要不去一趟德城,见一下这位林有成。”

这话一出,董照还没说话,林红霞倒是眼睛一亮,她也想去见一下那位丧偶的林有成,想要当面和林有成聊一下老三和静秋的故事,更想问一下林有成究竟是怎么会想到《山楂树之恋》这个故事。

董照听见同事这话,也觉得破有道理,他也挺期待和林有成见面的。

“我觉得可以考虑。”

主编马京海点了点头。

其实这也是现在编辑部对于作者的重视,有编辑甚至骑着车去找作者改稿。

就在编辑部的编辑还在讨论林有成的这篇《山楂树之恋》的时候,有编辑提着一大麻袋信走了进来。

“这么多信啊?”

“我刚看了一眼,很多读者来信,写给《山楂树之恋》。”

“这都是给林有成写的吗?”

“大多都是的。”

其他编辑听见这句话不禁都倒吸一口凉气,这么多的信居然都是写给林有成的。

“我看我们应该直接把这些信寄给林有成,而且要让读者们知道林有成的那边的地址。”

主编马京海说道:“已经有很多读者打电话来杂志社问《山楂树之恋》作者,我看他们其实也是想知道这个故事究竟是不是真的。”

林红霞望着面前这些信,瞪大了眼睛,不禁说道:“那,那也就是说可能写给林有成的信不止眼前这些,还有很多读者直接寄到了德城的林有成家里?”

“应该是吧!”

董照不知道德城的邮局最近有多头疼因为一时间有收到特别多的信件,可是根本就没有写具体的地址,有的直接就写“德城,林有成”,这可就十分难为邮递员。

要不是因为《山楂树之恋》在德城讨论度也相当火热,只怕邮递员根本就不知道在偌大的德城去哪找一个叫林有成的人。

这段时间,郑勇已经数不清自己往春风巷送了多少信件,可以说那些信件都是寄给林有成的。

“林大哥,你这是——?”

郑勇看见林有成似乎在用木板专门制作了一个大信箱,准备挂在院中墙上。

“信箱,你以后可以直接放这里面。”

林有成擦了一把汗,说道:“这样方便一些。”

郑勇一听林有成这话,看了一眼那个信箱,不禁说道:“林大哥,我觉得你可以准备了一个敞口提篮,信件这么多,以后每次打开信箱,你可以用提篮在下面接着,不然信件会落满一地。”

“噫,这个你说得对!”

林有成想了一下,点了点头,又望着郑勇,问道:“还是给我的信吗?”

“是的。”

“小郑,真得是辛苦你了。”

“林大哥,不辛苦,他们和我一样都被你写的《山楂树之恋》所感动。”

郑勇从包里又取出十几封信,交给林有成,说道:“这一次还是有人不知道你的具体地址,只是写着德城,但应该就是寄给你的。”

听见这句话,林有成也不得不佩服那些写信的读者,真得是太热情,即便不知道他的具体地址也要写,真得让他都无颜以对,他现在都没来得及看那些信件。

因为信件实在是太多了。

真得太多了!

林有成接过郑勇递过来的十几封信,刚准备说什么,就看见谢春霞领着一行人走了进来。

“记者同志,那位就是林有成。”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