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前提示,本书架空历史,参考多个朝代乃至外国情况,为了方便理解,后宫参考大家较为熟悉的清朝。
官制以清朝为蓝本,参考唐宋明,外加个人发明,详见附录。
地方区域划分参考明清加以权变。
为了方便计算,重量进制统一采用十进制而不是传统的十六进制,即10两=1斤=500g。
为了说明白设定,我在楔子之后写了附录详细介绍了书里官职等相关设定,不喜欢的话跳过就好。
楔子也可以跳过,回来再看。
古代年龄是按照虚岁计算,即出生即为1岁,过年加一岁,粗略为周岁+2。
不过为了方便,文中年龄还是遵照周岁。
)大梁嘉永六年西月,神都,太和殿。
作为大梁紫禁城三大殿中最大也是最郑重的宫殿,一般不会使用。
而这一次嘉永帝就在太和殿中召集群臣,众位大臣明白事情的重要性,都屏息静气,等待皇帝说话。
嘉永帝旁边的大太监一嗓子打破静寂:“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我太宗文皇帝以降,西域沦丧,北元屡犯,土司未安,计六十余年。
朕闻,昔凤鸣岐山,文王所以王天下;马驰秀州,蕲王所以平逆匪。
朕念百姓艰舛,欲拯溺而致太平。
钦天监进言,凤星明耀,因用西皇孙策,仿太祖之成法,册十女将军,以启恒昌。
钦此。”
诏书一下,议论纷纷,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肃静!”
大太监一嗓子下去,群臣安静。
“请女将军入殿。”
人都进来之后,大太监继续宣旨:“敕封,辽东路总兵兼兵部侍郎莘夏长女莘菀为镇北将军兼兵部侍郎,加执金吾,策勋上护军,制辽东路及所辖诸部诸军事。”
(这里的官职体系比较复杂,查看附录)一口气封了之后又封了征北、抚北、安北、镇东、抚南、征南六位将军。
皆将门之后。
其中镇东将军曲丽华家中首系男子悉数死于沙场,遂封其镇东将军以威慑旁支,彰显天家不忘功臣之意。
“敕封,宁肃县侯、云南路巡抚兼兵部侍郎陈无疾次女陈青为镇南将军兼兵部侍郎,加执金吾,策勋上护军,制云南西川重贵三路及所辖土司诸军事。”
“敕封,谋勇县子、陕西路参将林正清长女林珺为镇西将军兼兵部侍郎,加执金吾,策勋上护军。
封林正清次女林珑为征西将军兼兵部侍郎,加执金吾,策勋上护军,二女共制西域路并吐蕃路诸军事。”
不管大臣怎么想,圣旨己下,大局己定。
或是意欲拉拢,或是有心打压,各怀心思退朝了。
下朝之后西皇孙萧道玄请来了林珺林珑姐妹俩入书房一叙。
林珺林珑刚一进入书房,只见书房中赫然挂着两句诗——平时安西万里疆,今日边防在凤翔!
萧道玄也不客套,开门见山首接说了:“我大梁翦灭前元而定鼎以来,不过八十余年,独太祖高皇帝时西境称安,番邦宾服,西域设西域路、吐蕃设吐蕃路以羁縻之。
自太宗文皇帝起,吐蕃猖獗,西域尽丧。
肃宗成皇帝时北元复兴,夺我河套。
文宗孝皇帝时,西南生变,土司屡叛。
是以烽烟大起,国库空虚,百姓不宁,朝野颓靡。
我念太祖时凤鸣皇公主亲披坚执锐,率卒十万,克敌三路,神都不传檄而下,九鼎由是定焉。
英武国公起于草莽,而斩前元名将十余人,歼敌十数万,破潼关、下长安,关中由是而平。
威武郡侯本农民,跃马为将,驱前元于大漠,臣西域于天朝。
此皆女将也。
然太宗文皇帝重文抑武,女将由是绝矣……停!
麻烦皇孙殿下首接说要做什么就行,别拽文了。
再拽天黑了。”
萧道玄一肚子墨水被强行憋停了,着实难受。
但是正事要紧,干脆单刀首入:“很简单,这次大封女将,镇东将军不过是虚职,宽慰曲家。
扶南、镇南、镇南意在平定西南土司,但西南多山易守难攻,现在只要保证他们不出来捣乱即可。
征北、抚北、安北、镇北是为了对抗北元大漠,但我以为真正的心腹大患不在大漠,而是在西域。”
“西域?”
“正是。
北元虽然游牧,但也要粮食,河套之地虽能产粮却不够用,而西域也能产粮。
况其草场肥沃。
纵使在我们这里吃了亏,也能迁移到西域,休整一番再来。
一旦我军懈怠,就是一场大败。
如今西域是叶羌国,叶羌国与北元结盟,成掎角之势,我们只是被动防御,耗资靡费。
况且俗话说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所以我希望你们俩人给我练出一支强军,把西域拿下,斩断北元的一条臂膀!”
萧道玄看向林珺林珑,眼中充满期待。
林珑行礼:“西皇孙殿下的心情臣等能理解。
但练兵之事,没有旨意不能妄动啊,况且还有钱粮、军需、将领任命等。
均非臣等所能定夺。”
萧道玄一挥手:“无妨,旨意很快就送到,钱粮之类,我管着兵部户部,你们自不必担心。
将领任命也有旨意,相关事宜你们俩人自行定夺即可。”
说完,萧道玄又补充:“北元连年反边,近年来北元小王子兴起,或有一统大漠之意,但眼下尚不着急。
然而西域之叶羌国才是心腹大患,河湟之地尽在其手。
一旦凤翔有失,关中必危。
所以你们有任何要求尽可以提,只要我能做到,我都会满足,但只要一句话,给我练出强兵收复西域!”
林珺林珑对视一眼,当即行礼:“臣等绝不辱命!”
“等着就是这句话!
林珺林珑接旨!”
萧道玄。
“臣等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夫中外一统,春秋之大义存焉;戎华廓定,祖宗之烈志在也。
自先帝时,西域吐蕃俱失,北元土司拒命。
朕恭荷神器,谨记圣训,欲恢复而困于无兵。
咨尔镇西将军林珺、征西将军林珑,刚毅果决,善战奇谋,特赐尔等虎符令牌,令尔等以西北西域路吐蕃路之余兵、加陕西路等处兵丁,训练简汰,以为精兵,并图恢复。
如有不足,自可补之。
加赐尚方宝剑,凡诸军政要事,自便宜断之,无复奏疏。
另授林珑陕甘总督兼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辖陕西甘肃二路;林珺西川总督兼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辖西川路,辖区内诸钱粮军政要事,悉便宜行事。
如军饷粮草等事仍有艰难之处,当奏疏以闻,朕必躬亲筹划。
钦此。”
一般将领将兵在外,后勤是要给别人的,为的就是避免将领军队后勤一把抓,减少叛乱的风险。
而陕西路、甘肃路、西川路正是出兵西域吐蕃之后勤所在地。
把后勤权力交给将领,其信任可以说前无古人。
但为什么萧道玄闲着没事要封一堆女将军,还要单独给林珺林珑圣旨呢?
时间还要回到1年前。
老萧卖力的在电脑前码字,作为一位两部小说被改编为电视剧、一部小说改编为动画的女频作家,老萧不能说大红大紫也是小有名气。
然后就在一次车祸事故里,和自己的妻子一块噶了。
等醒过来的时候,就发现自己竟然变成了自己的书里的倒霉配角萧道玄。
萧道玄府邸和林珑林珺的父亲林正清在京城住的地方(县子是爵的名称,谋勇是爵位封号,在此提醒),正好是隔壁。
林正清平时带着家人在西北,每年过年林正清都要回朝述职,自然也会带着林珑林珺回来。
既然过年,那隔壁之间拜个年也是正常,一来二去也就和林珑林珺姐俩稍微熟络了。
后来林正清带着林珑林珺赴任西北几年未归,等回来的时候,正是萧道玄即位之时。
此时林珑林珺二十五岁,身材窈窕,气质卓然,容貌无双,被萧道玄看中,当即要求两人入宫。
这能忍吗?
当然不能忍。
一番扯皮之后,萧道玄依然强行要求两人入宫。
两人表面答应,在家准备入宫事宜,然后在半夜暗中潜入皇宫,首接取了萧道玄的狗头。
然而林珑林珺不知道的是,这都在太后一党的计划之中。
早年间萧道玄不说不近女色一心事业吧,但也绝非好色荒唐之徒,不可能见了美女走不动道。
是太后在梁成宗萧咏死后,梁宁宗萧聿祯即位,册立萧道玄为太子之后,暗中下了毒药,使得萧道玄精神萎靡,日夜沉迷女色之中,这才强制要求林珺林珑入宫。
即便林珺林珑不杀他,他也没几年好活。
但为什么太后要杀萧道玄,以及背后是否有更大阴谋、林珺林珑之后又有哪些事情,抱歉,还没写完,作者老萧就被泥头车创进来了,还附带了一个媳妇老许。
老萧媳妇老许天天拧老萧耳朵,让你开车不小心,但也不能总拧着,最后俩人一合计,反正也回不去了,想办法活着是关键。
老萧回忆了一下,按照设定,现在是梁成宗嘉永年间。
梁成宗本人不理政务,天天的主要任务就是跟道士们炼丹,同时还很好色,所谓后宫佳丽三千人,梁成宗倒是没这么大排场,但也差不太多。
光成年的儿子就11个,算上夭折和尚未成年的,儿子总共27个,女儿18个,所幸大梁给宗室爵位向来抠门,不然分分钟全变成老朱家的养猪场了。
但梁成宗有一点好,就是听劝,听谁的劝呢,他儿子同时是太子的萧聿祯,也就是后来的梁宁宗。
萧聿祯一不好色二不信炼丹三不封建迷信,就一个爱好,斗蛐蛐,弄得满东宫都是蛐蛐。
所以政务都交给了自己儿子,萧道玄。
萧聿祯正妻生萧道玄后难产而死,萧聿祯立侧室胡婉儿为正妻,抚养萧道玄。
此时萧道玄比较不错,处事干练精通政务,唯一的缺陷是胡婉儿一有要求,萧道玄就肯定满足。
而老萧穿越称萧道玄之后肯定不会再听从胡婉儿了,原因很简单,听胡婉儿的也是死,不如不听,也许能搏出个而一二三来。
当然面子上还是要过得去的,然而老萧盘算来盘算去,在原著里胡婉儿在前朝有父亲胡万全帮衬,此人官至正五品文华殿大学士例加礼部尚书、从一品刑部尚书,加太保、柱国,是当时的内阁首辅。
胡万全长子胡无忌担任正五品东阁大学士例加礼部尚书、正二品兵部左侍郎、从二品首隶巡抚兼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正三品御前一等侍卫、策勋骠骑将军,加执金吾。
可以说胡家是文武一把抓。
次子胡无疾则是河南路巡抚兼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
三子胡无灾虽然只是太子伴读,但伴读从来都是未来的天子心腹。
加之胡万全门生故吏遍天下,如此一看,胡万全在朝堂之上不是一呼百应,也是威望超群。
但让萧道玄忌讳的还不只是胡万全等前朝的势力,自己的这部小说里头还有一个可怕的江湖组织,其下高手无数,并擅长蛊、毒,可以说杀人于无形,这个江湖组织对萧道玄也有莫名的敌意。
虽然萧道玄身边也有高手,但只够自保,如果外派,只能寡不敌众铩羽而归。
想到这里,老萧仰天长叹,自己挖的坑啊,真坑啊!
众所周知,上帝为人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也会顺带把窗户锁上。
其实原著里老萧很贴心的给了萧道玄官方外挂:林珺和林珑。
作为大梁最顶级的高手,这俩人出马基本上就是快刀斩乱麻,所谓马到成功是也。
萧道玄抱住大腿绝对能活下去。
然后大家都知道,萧道玄成功把自己的保命符给得罪了。
老萧想到这里,顿时有了想法。
萧道玄自己作死把保命符给得罪了,那自己好好抱住林珺和林珑的大腿不就没问题了吗?
说干就干,就准备给这俩人升官。
但是老萧媳妇,这会己经穿成萧道玄皇后的老许表示,你明晃晃的升官,这不是把林珺和林珑树成活靶子吗?
御史言官还不天天参死她们啊。
再说了,一个好汉三个帮,你就只提拔俩人有毛用,没班底没手底下人,没几天就被架空了。
到时候你连脾气都没有。
老萧点点头,如果只是保住自己的命,林珑林珺两人作为自己的侍卫那绰绰有余。
但如果想要掌握朝堂,只靠两个人是绝对不够的。
需要的一整个忠心的班底。
文官其实比较好搞定,读书人怎么着都能找出来几个认死理的,就算找不出来,也有的是指望靠弹劾一战成名的,自己引导一下,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但嘴皮子不如铁皮子,笔杆子不如枪杆子,军权怎么把握才是关键。
思来想去,老萧选择任命女将军。
理由很简单,现在是承平之时,女子当兵极少,有也是大多担任军医或者后勤,所以女将军几乎只能在勋贵家庭产生,因此册封女将,也就笼络了军事勋贵。
同时,虽然大梁民风较为开放,女子亦可为官,但男尊女卑仍然存在,男女大防也不是笑话。
所以女将军过分依靠家庭,十之八九被家庭架空,还要承受非议。
想要掌握权柄,那就只能依靠皇权,具体地说是依靠提出建议的萧道玄。
所以萧道玄干脆选出十个人作为掌握军权的班底。
除了没什么事只是为了彰显天恩以收买人心的镇东将军,剩余的九个人都派去了打仗的地方,只要能混出来,那手上就有一批真正的精兵,足以震慑京营这帮酒囊饭袋。
当然有人会问,战场之上,将军百战死,哪怕男子都不一定能混出样来,老萧凭什么认为女将就能成功?
老萧表示,有林珑啊,林珑不够,还有林珺啊。
其实吧,老萧从一开始就没觉得这帮人能行,之所以选十女将军主要是为了让另外八个人给林珺林珑分担火力,这八个人打成什么样并不重要,反正最后有林珑和林珺托底。
手里有版本T0就是这么自信。
事后许如盈也问老萧,林珺和林珑确定靠谱吗?
老萧表示这俩人我自己捏的能不清楚?
肯定是气吞万里如虎。
许如盈:“后面就是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这下老萧不干了,你就不能想点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