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吞噬小说网 > 女频言情 > 甜宠:芝麻小官为爱成权臣了谢渊姜明月前文+后续

甜宠:芝麻小官为爱成权臣了谢渊姜明月前文+后续

沫香香 著

女频言情连载

“嘭!”低头着急赶路的姜明月,被突然从拐角处走出来的人,撞的踉跄后退了好几步,这才站稳。“你这人走路怎不看道呀!”虽是责怪的语气,但因女子的声音软绵绵的,没有一点威慑力。江南人士?他们本地人说话,可没这般绵言细语,他不欺生,但也不会让别人倒打一耙,哪怕对方是位女子。谢渊薄唇轻启正欲开口,女子突然抬了头。少女大约十五六岁的样子,皮肤很白,鼻头小巧圆润,脸颊上还带着一点婴儿肥,一双漂亮的桃花眼仿佛蕴含着丝丝秋水,整个人如同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青涩却又动人。以前谢渊每次听好友说,人会偏向长相好看的人,总是嗤之以鼻,在他看来再好看的容貌,也只是一副皮囊而已。而今日他才知,以前他是没有遇到那个能让他偏向的人,更何况……看着面前的少女,反驳的话...

主角:谢渊姜明月   更新:2024-11-09 11:0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谢渊姜明月的女频言情小说《甜宠:芝麻小官为爱成权臣了谢渊姜明月前文+后续》,由网络作家“沫香香”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嘭!”低头着急赶路的姜明月,被突然从拐角处走出来的人,撞的踉跄后退了好几步,这才站稳。“你这人走路怎不看道呀!”虽是责怪的语气,但因女子的声音软绵绵的,没有一点威慑力。江南人士?他们本地人说话,可没这般绵言细语,他不欺生,但也不会让别人倒打一耙,哪怕对方是位女子。谢渊薄唇轻启正欲开口,女子突然抬了头。少女大约十五六岁的样子,皮肤很白,鼻头小巧圆润,脸颊上还带着一点婴儿肥,一双漂亮的桃花眼仿佛蕴含着丝丝秋水,整个人如同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青涩却又动人。以前谢渊每次听好友说,人会偏向长相好看的人,总是嗤之以鼻,在他看来再好看的容貌,也只是一副皮囊而已。而今日他才知,以前他是没有遇到那个能让他偏向的人,更何况……看着面前的少女,反驳的话...

《甜宠:芝麻小官为爱成权臣了谢渊姜明月前文+后续》精彩片段


“嘭!”

低头着急赶路的姜明月,被突然从拐角处走出来的人,撞的踉跄后退了好几步,这才站稳。

“你这人走路怎不看道呀!”

虽是责怪的语气,但因女子的声音软绵绵的,没有一点威慑力。

江南人士?他们本地人说话,可没这般绵言细语,他不欺生,但也不会让别人倒打一耙,哪怕对方是位女子。谢渊薄唇轻启正欲开口,女子突然抬了头。

少女大约十五六岁的样子,皮肤很白,鼻头小巧圆润,脸颊上还带着一点婴儿肥,一双漂亮的桃花眼仿佛蕴含着丝丝秋水,整个人如同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青涩却又动人。

以前谢渊每次听好友说,人会偏向长相好看的人,总是嗤之以鼻,在他看来再好看的容貌,也只是一副皮囊而已。

而今日他才知,以前他是没有遇到那个能让他偏向的人,更何况……

看着面前的少女,反驳的话哪怕已到了嘴边,谢渊却还是咽了下去。

姜明月眉头轻蹙,揉着疼的有些麻木的肩膀,看着男人:“你都撞疼我啦!”

男人很高,得有八尺,眉眼清隽、薄唇高鼻,长衫玉立,温润儒雅,浑身散发着浓浓的书卷气。

“即便你长的好看,撞到了人也要道歉,不能持美行凶。”

活了二十一年的谢渊,第一次因自己出众的相貌,产生了那么一丢丢的自豪感。‘持美行凶’?这词倒是新鲜。

虽不是他的错,但男人嘛!得有雅量,怎么能和一女子计较,谢渊薄唇轻启开了口:“抱歉!”

听到了想听的话,肩膀虽依旧很疼,姜明月心中却舒服了不少,她很大度道:“我原谅你啦!”

紧接着又补充了一句。

“以后走路注意些,下次你可就不一定会遇到我这般好脾气的人啦!”

好脾气?谢渊意味不明地看着少女,深邃的眼眸之中浮现了一抹淡淡的笑意。

“多谢姑娘提醒,以后我一定注意。”

天啊!这男人笑起来真好看,姜明月都看呆了。

“可需去医馆?”

姜明月瞬间回了神,暗暗唾弃了自己几句,又不是没见过美男子,丢人,真丢人,她急忙摆了摆手:“不用啦!”

重新赶路的姜明月可不敢再低着头了。一炷香后,栾氏医馆中,姜明月将弟弟的情况仔细跟栾大夫讲述一番后,拿着他新开的方子抓了药,以最快的速度回了客栈。

一个月前,家中突遭变故,爹娘连夜将她们姐弟送出城,托付给了北上的镖局,让他们去投奔居住在京都的小姨。

姐弟二人即将抵达京都之时,十一岁的姜明弘突然生了病,反复高烧偶有清醒时则一再的叮嘱她不要进京,不要投奔小姨。

姜明月听从了弟弟的话,主要是她也不想投奔从未见过面的小姨、姨丈,过寄人篱下的生活。

她向镖局的人打听了一番皇城底下的几个县,综合考虑一番后,带着生病的弟弟停在了距离京都只有五里路的宛平县。

宛平虽只是个县城,但因距京都近,又拥有进出京都唯一的码头,不仅繁华治安也很好。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宛平人杰地灵,私塾多,有利于弟弟以后科举入仕。

客栈后门,姜明月开门走了进去,为了方便照顾生病的弟弟,她特意在客栈租了一个独栋的小院,虽只有四十多平的样子却五脏俱全,煮药、洗漱都极方便。

她放下药走进卧室看弟弟还未醒,伸手再次摸了一下他的额头,嗯,完全退烧了呢!放心下来的姜明月又轻手轻脚的走了出去。

灶房内,她费了好一会功夫见都没能点燃柴火,那叫一个挫败,两世,她活了整整两世竟连个柴火都点不着,真是丢死个人啦!

前世她出身豪门,又因先天心脏病的缘故,家人们对她宠爱有加,可谓十指不沾阳春水。

今生她虽胎穿到了古代,家境也不比前世,但在江南的沅江府也是数一数二的大户,家中仆人众多,她过了十六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所以像洗衣、做饭、劈柴、生火等等这样的粗活,她还真没做过。

姜明月休息了片刻继续生火,这次费了四张纸后,她终于再一次点燃了柴火,顿时成就感满满。

一刻钟后,她端着药、早饭走进卧室,望着已经醒来的弟弟温声道:“小弘,吃饭啦!”

盯着屋顶发呆的姜明弘听到姐姐的声音,转头望向了她。

“身体可舒服些了?”

姜明月放下托盘,走到床边扶起弟弟贴心地往他身后放了一双被子,这样他靠着会舒服些。

姜明弘静静地看着姐姐,直到现在还有种‘近乡情更怯’的感觉,他很怕这是一场梦,一场美丽的梦,梦醒了姐姐就会消失不见。

姜明月看弟弟一直都没回答,抬手放在了他的额头上。

“还是很不舒服吗?”

她话音刚落,弟弟突然扑进了她的怀里,紧紧抱住了她。

早在弟弟生病之初,姜明月就发现了他的不对劲,她们虽是亲姐弟,性格却是南辕北辙。

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她都是被家人们娇养长大的,只要她开心,怎么样都成。

凡事家人们都替她安排的妥妥当当的,轮不到她去操心,所以过往那么多年姜明月过的极其安逸,这也就造成她性格单纯、偏软,活波,吃不得苦又有些娇气。

姜明弘和她则完全不同,又因他是家里唯一的男丁,将来要继承家业顶立门户,爹爹对他要求极高,平日里也极严格,好在弟弟聪明又坚强,不管什么事都是一点就通。

三岁启蒙,六岁开始随爹爹一起待人接物,弟弟虽小却比她还要稳重、独立、懂事。

在大楚男女七岁不同席,更何况弟弟已十一岁,而她又到了出嫁的年纪,姐弟二人的感情虽好,但他已有三年不曾这样亲近她、依赖她了。

姜明月垂下眼帘看着怀中的小小少年,想到他反复高烧那几日,断断续续说的那些胡话,灵动的眼眸微微闪了闪。


今日姜明月虽不用工作,但她回家也无事,且店内这会正是忙的时候,她就留了下来。

直到下午客人少了,她和韩掌柜说了声,离开锦绣坊前听她说:“尽快学会我们这边的方言!”

“诶!”

语言不通的确是一很大障碍,大部分她连蒙带猜虽能听懂,但特殊的方言她就真的不懂了,必须要尽快学会才行。

姜明月回到家中看已是申时末,拿了些钱递给石榴道:“你去趟君又来……”

黄昏,姜明弘回到家中,看饭菜十分丰盛问:“今日可是有什么喜事?”

姜明月递给弟弟一个馒头笑盈盈说:“咱们先吃饭,吃完饭我再跟你说。”

姜明弘闻言不再多问,专心吃饭。

饭后,姜明月倒了杯茶递给弟弟说:“我在县里找了一份活计,明日就去上工。”

姜明弘闻言有惊无喜,他本欲反对,可看着一脸雀跃的姐姐,反对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

“阿姐怎想着要找活计了?”

姜明月伸出一根白皙的手指头:“一是不想虚度光阴。”

“二呢?”

“二就是想尽快融入宛平,三则是为了掩人耳目,大家都知读书是个很费银钱的事,而咱家又落了难,如果我不找份活计,岂不是告诉别人咱们手里有钱?”

姐姐的理由很充足,充足到姜明弘不好反对,他决定先问清楚再做打算。

“姐姐找的什么活计?”

“你可还记得锦绣坊?”

“记得!”

宛平最大的绣坊,之前他和姐姐曾进去买过布料。

“我日后会在锦绣坊当伙计。”

姜明弘闻言心疼地看着姜明月。

“姐,当伙计会很辛苦。”

她是爹娘娇养长大的姜家大姑娘,即便他们现在落了难,他也不想姐姐去受这份罪。

“如果你想找个事做,咱们可买个铺子自己经营。”

“你说的这些我都想过,咱们人生地不熟的,开铺子那有那么容易,况且我也不想操那份心,现在这个活计就正适合我。”

姜明弘看姐姐主意已定,只觉得有点头疼。

“阿姐,你已经及笄,这样整日抛头露面不好。”

“之前在家时,爹娘就不打算让我嫁出去,现在家里出了事,你又小,我就更加不可能出嫁了,况且我也不想嫁人,所以也就无所谓抛头露面的。”

“嫁不嫁人,咱们日后再论,阿姐长的虽不是倾国倾城,但也称得上国色天香。

锦绣坊生意好,每日进出的人不知有多少,如果这些人中,有人起了贪念,存了强取豪夺之心,咱们该怎么办?”姜明弘一脸严肃的看着姐姐问。

“你说的这些,我已考虑过了,日后出门我都会化妆,遮一下自己的容颜,在就是我已告诉掌柜的,我定了亲,未婚夫有功名在身,且在书院求学,这一消息慢慢就会传开。

有这么一位未婚夫在,一般人想来是不敢打我主意的。”

姜明弘有些吃惊,没想到姐姐竟能想到这么多。

“一般人自然不敢,可如果是权贵呢?”

姜明月闻言笑了。

“宛平又不是京都,又怎会有权贵,即便有他们也不会屈尊降贵的亲自来锦绣坊买布,所以权贵的事可不用考虑。”

姜明月喝了一口茶紧接着说:“至于名声这方面,你不用担心,今日我在锦绣坊待了大半天,进出的客人虽多,但大部分都是女眷,男客的话则有专门的伙计王栓招待。”

姜明月放下茶杯睁着水灵灵的大眼睛,歪着头看着弟弟:“阿姐找到了一份活计,你不为阿姐开心吗?”


姜明弘想事情想的太过入神,连姐姐什么时候离开的都不知,他回过神来,看姐姐正在舀水洗锅,想到自己将粥煮成了饭,还未煮熟,脸瞬间红了。

“阿姐,我来洗!”

“你还有别的事要做。”

姜明弘不解地看向了姐姐。

姜明月将刚清洗干净的两碗递给弟弟。

“替阿姐还给谢大哥。”

“好!”

隔壁,谢渊接过碗,看姜明弘好奇的望向了书房,嘴角向上勾了勾又迅速放平,随手将碗放在一边问:“可要进来看看?”

姜明弘扭过头望着谢渊。

“谢先生可以吗?”

谢渊点点头。

书房内,姜明弘望着那一排排的书,眼中满是惊讶,谢渊这里的藏书竟比他家还要多。

在征得谢渊的同意后,姜明弘随手拿了一本打开诧异问:“手抄本?”

“嗯,这里大部分的书,都是我手抄回来的。”

“先生能有这等毅力,弘敬佩不已。”

谢渊笑了笑,找出一本书递给姜明弘道:“和毅力无关,我之所以要手抄是因我当时买不起书籍,后来抄书时,我发现不但可以凝神静气,巩固所学,还可练字就越发喜欢了。”

他顿了顿道:“你手上这本,是我考童生试的一些心得,你不妨好好看看。”

“多谢先生。”

“坐吧!”

二人坐在书桌前,一个读书、一个看书,互不干扰。

同一时间,姜明月笨手笨脚的打扫干净灶房,来到正堂点燃油灯,拿出针线篓子,绣荷包。

她厨艺虽一般,女红却极好,一开始跟着母亲学女红,是为了做漂亮的衣裳,后来她渐渐喜欢上了刺绣,且很是下了一番功夫。

她绣出来的成品,在沅江府那边,只要出手每每都能卖出一个高价。

等沉浸在刺绣当中,也就没了时间观念,连弟弟进来都没发现。

姜明弘看着安静绣荷包的姐姐,并未打扰她,而是默默挑亮了油灯。

周围光线的转变,让姜明月回了神,她抬起头来看着归来的弟弟:“什么时辰了?”

“戌时末了。”

姜明月闻言放下荷包。

“怎去了这么久?”

“在谢先生的书房里读了会书。”

他顿了顿看着姐姐:“以后清晨我都可去谢先生那里读半个时辰的书。”

姜明月闻言一脸高兴道:“真是太好了,看来谢大哥很喜欢你呢!”

说完,她看弟弟脸上并无多少喜色问:“怎么了?”

“阿姐,我心中有些不安,咱们和谢先生非亲非故的,他为何要处处照拂咱们?”

“你是怕他别有所图?”姜明月倒了杯茶递给弟弟问。

姜明弘端着茶轻轻点了点头。

“你觉得你身上有什么是他可图谋的?”

姜明弘闻言沉默了。

“没有,对不对?”

姜明弘‘嗯’了一声。

“你可还记得杨大哥?”

姜明弘知姐姐说的是镖局里的杨镖师。

“记得!”

“从咱们进入镖局,他就处处关照咱们,我可以说如果没有他,咱们走不到宛平。

“阿弟,这世上有坏人,但好人总比坏人多,况且我弟弟聪慧又好学,也许谢大哥只是起了爱才之心。”

姐姐一番话,暂消了姜明弘心中的疑虑,今生已和前世不一样了,他不应该用前世的目光来看今生的谢渊,况且前世他所了解的是三十五岁的谢渊,而现在他才二十一。

“多谢姐姐,弟弟明白了。”

姜明月轻轻摸着弟弟的头温声问:“明早什么时候去?”

“卯时初。”

“这么早?”

“姐姐还和以前一样卯时半起来即可,等晨读结束我会买早点回来。”

“还是我来买吧!很晚了快回去休息吧!”姜明月说着又点燃了一盏油灯递给了弟弟。

心里存了事。翌日,隔壁刚有动静,姜明月就醒了,知弟弟起了床,她就再也睡不着了,不过她并未立刻起床,而是等弟弟离开后,这才穿衣、梳洗。

隔壁,谢渊将姜明弘领进书房,拿出一本书递给了他。

“你先自己看,有不懂的再问我。”

“是!”

姜明弘恭敬的接过书,打开发现是前十十年各县童生试的考题,顿时一惊,也不知谢渊是如何收集到的。

“静心!”

姜明弘当即收敛心神,专心致志的看了起来。

同一时间,姜明月打开院门,挎着一小篮子出了门。

天虽微亮,街上已是人来人往,越往东市走,人就越多,有担担子的挑夫,卖菜的菜农、推车的樵夫、提着野味的猎人等等。

来到东市,姜明月随着人群一边走,一边逛,卖菜的有专门的地点,卖渔获河鲜的也有固定地点、卖肉的也是如此……

只要去专门的地点,就能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姜明月逛了一会儿后,在一卖鸡蛋的摊位前停了下来。

鸡蛋一文钱两个,姜明月一共买了三十个付了钱,她正准备去买早点,忽听几个妇人说要买点牛肉尝尝鲜。

姜明月看着从她身边走过去的几人,忍不住跟了上去。

大楚律禁止百姓们私宰耕牛,每一县有多少耕牛,官府都有记录,杀牛乃是重罪,因此市面儿上极少见牛肉,偶尔有牛肉卖,都是老死、病死,再就是出意外死的牛,且必须有官府的人查验过后,才能卖。

姜明月跟在众人的身后,听她们议论这才知,这牛是被另外一头牛撞死的,才三岁肉正是好吃的时候。

姜明月一听,想到牛肉水饺、红烧牛肉、土豆牛肉,口水直流。

买牛肉的人虽多,但大多数都是买一两斤尝尝鲜,毕竟牛肉贵的很,所以等轮到姜明月时,一头牛才卖出去一小半。

“姑娘要多少斤牛肉?”

“六斤!”

卖牛肉的老汉一听她要六斤,诧异的看着她又确认了一遍。

“姑娘当真要六斤。”

“嗯,你切吧!”姜明月想的很好,她留三斤给谢渊三斤,就当是昨日里爆炒兔肉的回礼了。

“好!”

姜明月付钱时,老汉很大方的送了她两根牛骨,她将牛骨放进篮子里,看旁边还有小半桶的牛乳,连牛乳带桶一并买了下来。

她提着牛乳、牛肉、早点欢喜的离开东市,这才后知后觉的意识到一件事,她不会做啊!


看大门紧锁,知他们没那么快搬进来,谢渊反手关上了院门。

西市,姜明月二人花了半个时辰,一共逛了四家木匠铺,最后她听从了弟弟的建议,选了一家生意不怎么好,掌柜的面相极凶的铺子走了进去。

掌柜的四十出头,姓胡,身高九尺、阴沉又强壮。

姜明月前世在电视里看过很多种类的坏人,面前的人不是他们种类中的任何一种,却比那些演员更像一个坏人。

她虽有些怕,但姜明月知弟弟眼睛比她毒,认人极准,她壮着胆子和掌柜的聊了一会儿后,渐渐放松了下来,因她发现掌柜的虽看起来很凶,却很好说话。

知他们家里落了难,又刚买了宅院,手里没多少钱,给姜明月二人提了不少有用的建议,且亲自帮他们挑选的家具。

因他们买的家具多,掌柜的还答应他们,可帮忙送到枣林胡同,且还很好心的询问他们是不是分三天送。

姐弟二人立刻就明白了他的意思,这是怕他们姐弟会被有心人盯上。

“多谢掌柜的,就按你说的分三天送好了。”

姜明月先付了一半的钱,剩下的钱双方约定好,等掌柜的将家具都送到枣林胡同在付。

二人从木匠铺出来,姜明月忍不住回头又望了一眼,感慨道:“人当真不可貌相,咱们姐弟运气不错,总是会在需要帮助的时候遇到好人。”

她们从沅江府来京都的这一路上,遇到了很多很多的事,姜明月听过嘲讽、遇到过危险,但收获最多的却还是他人的帮助,没有那些人的帮忙,她们姐弟走不到京都。

“也许是老天爷看咱们太可怜,所以才让咱们好运连连。”

姜明弘握着姐姐的手接着说;“天快黑了呢!咱们先回客栈吧!”

“嗯!”

三天后,枣林胡同,谢渊下学归来,就见几个短工在姜明弘的指挥下正往院中搬运桌子、凳子,看样子家具之类的她们应都买齐全了。

姜明弘看到他走了过来。

“谢先生好!”

看他手里拿着一本书问:“您这是刚从私塾回来?”

谢渊点头:“你们准备搬过来了?”

“还得两天,被褥之类的家姐还未做好。”

二人正说着话,谢渊就见姜明月提着裙摆跑了出来,对,就是跑,他活了二十一年,这还是头一次见一位及了笄的大姑娘还这般活蹦乱跳的。

少女看到他很明显的吓了一跳,来了一个急刹车,停下来后又默默返了回去,且越走越快的。

望着姜明月瞬间变红的双耳,谢渊想这会她应该很窘迫吧!短时间内应不会再出现在他的面前了,毕竟姑娘家家的脸皮薄。

只不过让谢渊没有想到的是,一会儿后姜明月重新从家里走了出来。

她莲步轻移、姿态万方,脸上挂着一得体的笑,如果忽略掉她滴溜溜转动的大眼睛,倒是端庄的很。

她由远及近走到他们的面前,俯身向他施了一礼,抬起了头。

“举人老爷下午好。”

她眨了灵动的大眼睛,仿佛在说,你刚才什么也没有看到对不对?

谢渊心情瞬间好了许多。

“你好!”

姜明月心想我一点也不好,真是丢死个人了,不过只要她脸皮够厚,她不尴尬,那尴尬的就是别人。

她礼貌的朝男人笑了笑,转头看着弟弟惆怅道:“家里又没水了。”

前世今生,她还是头一次为吃水的事发愁,她们这个小宅院什么都好,就是没有水井。

经过这段时间的了解,姜明月知宛平县大多数人家都没有水井,因挖一个水井要花很多很多钱,具体多少她也不知。

一般人家根本就拿不出这么多钱来,所以他们大都是买水喝,对,他们买的这些水,只是为了喝和做饭所需。

至于浆洗之类的活计,一些精打细算的妇人则会端着盆子,直接去河边洗,洗澡水之类的也是从河里挑,这样一年下来能节省不少的钱。

因已买了两次水的缘故,姜明月知县里一共有四家卖水的铺子,三家卖的泉水,还有一家乃是井水最为便宜,都需一大清早的就过去买。

本来家里的水够今日喝的,可清早她打扫屋子时用了些水,现在已所剩不多,这些短工也不容易,赚的都是辛苦钱,人家大老远帮忙将家具送过来,她总不能连口水都不给他们喝。

“现在水铺恐都已经无水,我去茶馆直接买些茶水回来,阿姐意下如何?”

“你在这看着我去吧!”姜明月说。

谢渊这时候适时开了口。

“到也不用再特意去买茶水,我家有水井,你们只管来取就是。”

姜明月眼中像是瞬间染了光,看着谢渊,颇有些不好意思道:“会不会太打扰了?”

“不会,左邻右舍的理应相互帮助。”

“那就多谢举人老爷了,我回去取桶。”

谢渊看着她‘蹬蹬蹬’又跑回了家,这是不装了,还是忘记装了?

“家姐性格比较欢脱,让先生见笑了。”姜明弘看姐姐回了家,这才开口。

“她这性格挺好的,灵动又活波。”

谢渊又在心里默默补充了一句,喜怒都写在了脸上,一眼就能看透,倒也省心,不用费心去猜。

灵动又活波?这是形容小孩的吧?原来在谢渊的心里,阿姐还是个孩子。

姜明月取了木桶出来,谢渊已打开了院门。

“进来吧!”

姜明月提着木桶走了进去。

姜明弘虽也很想进去看看,到底克制住了,家里这边还需要他看着。

因是两进的院落,谢渊家的院子,比她家要大一些,他收拾的整整齐齐的,最让姜明月惊讶的是,谢渊还在靠墙的位子开辟了一个小菜园,也不知种的什么菜,虽才三月已是郁郁葱葱的。

“举人老爷,这些菜都是你种的吗?”

谢渊‘嗯’了一声,主动转动绳索打水,姜明月提着水桶走到井边夸道:“没想到举人老爷竟还会种菜,关键是还种的这般好,真了不起。”

前世像她那个年纪的人大都五谷不分,会种地的人已很少很少。

少女明亮的眼睛里透着些许的崇拜,她是真觉得他会种菜是件很了不起的事?

“不觉得有点本末倒置?”

“这有什么本末倒置的?”姜明月极不认同地说。

“再则你本末倒置了吗?”

谢渊轻轻摇了摇头。

“那不就行了,管别人怎么说,只要自己开心、快乐就行,咱们又不是为别人而活的。”

谢渊唇角微微勾起,平日里有些冷淡的脸上浮现一丝丝笑意,原来她竟这般通透。


姜明弘听姐姐声音里露出几分不高兴,挤出一个笑容。

“高兴,我很为姐姐高兴。”

姜明月的脸瞬间有阴转晴。

“这就对了,姐姐会好好干的,也会保护好自己,再则你是知道的,我鞭子使的不错,即便只是花拳绣腿,对付一两个人是不成问题的,所以你不用担心我。

在私塾里好好的读书,等日后你考取了功名,咱们也不用做什么事都畏手畏脚的了。”

姜明弘心情有些沉重地‘嗯’了一声,既暂时阻止不了姐姐,那有些事,就要问清楚了。

“阿姐和掌柜的是怎么谈的?”

姜明月仔细给弟弟说了一番后,看已是戌时初道:“快去谢大哥那里吧!估计他已在等你了。”

“嗯!”

姜明弘拿着书出了门,明日要去锦绣坊看一看了,不然他还真不放心。

谢家,谢渊看姜明弘今日有些心不在焉的问:“可是有什么心事?”

姜明弘回过神来仰头看着谢渊眼中的关怀,摇了摇头道:“无事!”

谢渊望着写文章的少年,微微挑了挑眉,当真无事?

姜家,姜明月在石榴的帮助下,煮好奶茶,又拆开了一包糕点,找了个干净的碟子放进去端着走出家门,一抬头就见谢家大门敞着,微弱的光从里面透了出来。

想到今日来谢家的原因,姜明月端着托盘的手紧了紧,有点紧张,她缓缓吐出一口气,理了理自己的秀发,等情绪平稳了些,这才昂首挺胸前进。

谢家门虽敞着,但姜明月还是很有礼貌的先敲门,她只敲了两下,正在看书的男人就抬起了头。

二人四目相对,姜明月也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眼神清冷的男人,看到她后目光突然温和了些。

谢渊起身瞥了一眼毫无所觉的少年,轻手轻脚的走了出去。

姜明月看着一步步走到她面前的男人,调整了自己的嗓音这才开口。

“谢大哥,我来给你们送牛乳。”

少女乖乖地站在那里,右手端着一个小托盘,里面放了两竹杯还冒着热气的牛乳,还有一小碟摆放的很好看的点心,这些东西被她举着的时候,显得那样的温馨、美好。

姜明月抬头,对视上面前男人的眼睛,笑笑说:“你们晚上还要学习,辛苦了,要多补补。”

“谢谢,进来吧!”

谢渊伸手接过托盘,让开位子转身走向了正堂。

姜明月走进小院,目光自然而然的落到了谢渊的身上,他肩膀宽阔、腰窄,穿的虽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长衫却很好看,果然长的好看的人,穿什么都好看。

姜明月随着男人走了几步后,视线落到眉头紧蹙的弟弟身上,停下了脚步。

谢渊听一直跟在他身后的脚步声没了,停下脚步回头询问地望向了姜明月。

姜明月指了指弟弟,快走几步来到谢渊的身边,右手放在嘴边小声问:“阿弟在看什么?很难吗?”

随着少女的靠近,谢渊嗅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昏暗中,她并没有注意到她的裙摆正垂在了他的鞋上。

谢渊垂眸扫视了一眼左右摇曳的裙摆,只觉得喉咙有些发痒。

“不难,只是他还没有领悟。”

他低沉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丝的哑。

“哦!”

姜明月随着男人又走了几步,发现是正堂的方向,不解地望了他一眼,不应该是书房吗?

“小弘正在认真看书,咱们还是别打扰他了。”谢渊语气极自然,一副我为小弘好的样子。


“我晓得啦!”

目送弟弟离开后,姜明月将针线篓子拿了出来,带着石榴一起做针线活。

石榴虽会缝缝补补,但针法极粗糙,姜明月会时不时指点她几句,就在她教石榴怎么藏线之时,隔壁谢渊看着姜明弘道:“今日我教你怎么写文章。”

姜明弘闻言连忙向谢渊作揖行礼:“多谢夫子厚爱!”

“起来吧!既做了你的老师,理应因材施教。”

这晚谢渊给姜明弘讲了很多做文章的规则。

正堂内,姜明月看着她花了五天的时间,做出来的书包,满意的点了点头,看戌时已过了大半,她看着做衣裳的石榴道:“很晚了,快回去睡吧!”

“哎!”

石榴离开后,姜明月收起书包,正准备回屋休息弟弟回来了。

看他双眼明亮,一副心情很不错的样子,姜明月好奇的问了一句。

“今日都学了些什么?这般高兴?”

“谢夫子教我怎么写文章,阿姐也知这一直都是我的弱项,虽才一晚,但我受益良多。”

姜明月闻言轻轻摸了摸弟弟的头。

“机会难得,跟着谢大哥好好学。”

姜明弘‘嗯’了一声。

姜明月转身拿起刚做好的书包递给了弟弟。

“看看喜不喜欢!”

“只要是阿姐做的我都喜欢。”

姜明弘属兔,书包上绣着一活灵活现啃食萝卜的小兔子,十分可爱。

姜明月闻言笑了。

“我阿弟这张小嘴可真甜。”

“弟弟说的都是实话,并未恭维姐姐。”

“嗯,我最喜欢听实话了,将你现在的书包给我,我改改。”

姜明弘握住了姐姐的手。

“不用了现在这样就挺好的。”

他不愿姐姐劳神、费眼。

“成吧!不过那也要换下来,明日让石榴拿到河边洗洗。”

这次姜明弘很爽快的就同意了。

第二天,姜明弘出门碰巧遇到了谢渊。

“谢先生!”

谢渊点点头视线落到了他的书包上。

姜明弘顺着他的视线看了一眼自己的书包。

“阿姐给我做的。”

“看出来了!”

她绣的那只小兔子和她一样灵动十足,看起来十分可爱,没想到不会厨艺的她,女红竟这般好。

“据弘所知,今日并无先生的课,先生怎起这么早?”

“我与栾大夫约好,今日一起上山采药。”

“哦!”

二人一前一后走出胡同。

“谢先生再见!”

“再见!”

二人分开一个往东,一个往西,姜明弘走了几步后,忍不住回头望向了谢渊,他是他见过的最不像举人的举人了。

姜明弘来到私塾向他打招呼的人络绎不绝的。

两辈子的经历,让他明白人脉有多重要,所以他虽才来几天,但甲班里大部分的人他都已认识,且能说上几句话。

当然沈瑜除外,不过他倒是一点也不着急,因为他相信,他一定会成为沈瑜的朋友。

姜明弘走到座位上刚坐下来,就听李安道;“明弘,你换书包了?这个书包可真好看,兔兔好可爱。”

李安声音不低,一句话将大多数人的视线都引了过来,一时间姜明弘的身边围满了人。

“这书包也是你姐姐做的吗?”

“嗯!”

“你姐姐女红真好。”

“这兔子就像真的一样。”

…………

认真看书的沈瑜只觉得有些吵,他挑了挑眉,转身本想让他们安静一点,目光落到那只憨态可掬,活灵活现的兔子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那兔子的确有些可爱。

城西三里太阳山脚下,谢渊随着栾亦一起跪了下来,二人认真叩拜完山神备上薄酒,这才进山。


锦绣坊内卖的也有衣裳、屏风、摆件之类的,大都收了起来,并没有往店里摆。

前天有一箱子去年的夏衫,被韩掌柜拿到店里卖,只不过因成衣比布要贵许多,款式也不是很好看,一直都无人问津的。

姜明月看衣裳还算不错,这样搁置怪可惜的,就搭配成一套放在了显然的地方,效果还算不错,光那一天就卖出去三套。

“这些衣裳是要拿出去卖吗?”姜明月问。

“不错,你放高一些,这些布料容易毛。”

“好!”

姜明月执行力很强,当即搭配了三套,她挂衣裳时只觉得脚底好像踩到了什么东西硬邦邦的。

她忍住想要立刻低头查看的心思,专心挂好衣裳,抬脚,见是一贝壳手链。

想到刚才那个来找东西的小姑娘,姜明月弯腰将手链捡了起来。

看的出来手链有些年头了,红线磨得已有些发毛,贝壳磨损的也很厉害,手链上最值钱的应该是那一只,只有花生那么大的小银猪,想来是小姑娘的生肖。

这手链对小姑娘应该很重要,不然刚才她也不会那般着急了,姜明月拿着手链走了出去。

她环顾了一圈四周,并未瞧见那位小姑娘,想来人已离开,姜明月暂收手链又回了店里。

忙忙碌碌中时间过的飞快,申时姜明月礼貌的将一客人送出锦绣坊,忽听旁边传来一阵哭声。

姜明月扭头,认出是刚才的那位小姑娘,彼时的她看起来很伤心,哭也是小心翼翼的,捂着嘴唯恐惊扰到别人。

姜明月走过去,在她面前蹲了下来。

“小妹妹,你怎么了?”

林小菊急忙擦掉了脸上的泪,她认出来了,这位漂亮姐姐也是绣坊里的人,她心里瞬间又燃起了一丝希望。

“姐姐,我的手链不见了,那手链是我阿爹留给我的唯一一件东西了,对我来说很重要。”

林小菊说话哽咽,又有些紧张,不过她到底还是将想说的话都说了出来。

“今日我随堂姐来县里只去过那几个地方,其他地方我都已经找过了,也询问过了,都没有找到,现在只剩下锦绣坊了,姐姐,你能让我进去找找吗?”

她擦了一下脸上的泪:“或我不进去,姐姐能帮我找找吗?”

姜明月看小姑娘满是眼泪的眼睛里都是祈求,温柔地笑了笑,将手链拿了出来柔声问:“是这条吗?”

林小菊看着她手里的手链,又哭了,这一次是高兴,她重重点了点头。

“就是这条,这是我的手链。”

姜明月将手链递给小姑娘。

“收好了,别再弄丢了。”

林小菊将手链握进手掌心里,点头如捣蒜。

“谢谢姐姐,谢谢你!”

姜明月笑笑:“不客气,快回家吧!”

目送小姑娘离开后,姜明月起身看到站在店门口的韩掌柜,很礼貌的打了声招呼。

“怎回事?”韩掌柜听到哭声出来查看正好看到刚才那一幕。

姜明月将事情简单地和韩掌柜说了一番,只字未提吴梅。

“原来如此,你处理的很好。”

韩掌柜夸了姜明月一句,二人一前一后进了锦绣坊,这对她们来说就是个小插曲,谁也没有放在心上。

锦绣坊对面,蜷缩在地上,将这一切都瞧在眼中的乞丐,缓缓闭上了双眼。

黄昏,林家村,林氏看闺女回来了,顿时松了一口气。

“怎回来这么晚?”

看闺女双眼微红,林氏倏地站了起来,疾步走到女儿的面前。


卫氏犹豫了片刻说:“选四文钱一尺的。”

开口时还颇有些不好意思。

姜明月神色温和说:“你闺女和我身量差不多,七尺也够了,剩余的还能做一双鞋。”

“诶!那就买七尺!”

姜明月拿起剪刀、尺子熟稔无比的剪了七尺布,包好递给卫氏道:“一共二十八文前,你到柜台处,直接将钱给掌柜的即可。”

“哎!多谢姑娘!”

“不客气,欢迎您下次光临。”

卫氏离开后,姜明月刚将布摆放好,就听一老婆婆道:“姑娘,我想给我孙子买几尺布,作身夏衫,不知选那种好?”

“不知您孙子多大了?”

“十三,他在私塾里读书,穿着要体面些,还要耐磨。”

“真巧,我弟弟也在私塾里念书,他平日里穿的……”姜明月指着两种蓝色的布给老人家详细介绍了起来。

韩掌柜送走卫氏,探究的望向了姜明月,有意思。

一刻钟后得以清闲的韩掌柜,悄悄走到了姜明月的左侧,竖起了耳朵。。

“这种布很适合做夏衣,透气又耐磨,唯一不好的就是洗过之后,会有些硬且第一次洗会褪色,不过多洗几次也就好了……”

少女语速不急不慢,细声细气十分动听,无论对谁都斯文有礼。

最难得可贵的是,她很很懂布料,熟知每种布的优缺点,且极善于观察人,知客人想要的是那种布,能买的起那种布。

她不是她们本地人,有些词汇听不懂,和客人沟通起来有些障碍,但她很耐心会多询问两遍,且很有亲和力,凡是她接手的客人,买卖都做成了,这丫头不错。

韩掌柜听了一会儿后,又回到了柜台后。

半个时辰后,终于清闲下来的姜明月,走向了柜台。

“掌柜的,您好,店里招人吗?我懂刺绣,熟悉各种布料且会简单的心算,应能适应这一活计。”

韩掌柜抬头认认真真地看向了姜明月,十五六的花季姑娘,长的水灵又美丽,一对乌黑的眼瞳特别明亮。

“姑娘不是我们本地人吧?”

没有直接拒绝,就说明有希望,姜明月清了清嗓子这才开口:“我来自沅江府……”

她将之前那套说辞又给掌柜的重复了一遍,只不过这次姜明月又加了些,告诉掌柜的她已定了亲,未婚夫功名在身,在书院求学等等。

韩掌柜心想怪不得她要出来找活计,无论是供弟弟读书,还是攒嫁妆都要钱。

“你会刺绣?”

“会!”

姜明月拿出自己的绣帕递给了她。

韩掌柜看过后,有些诧异的又看了一眼姜明月。

“好绣工!”

关键是她的绣品很有灵性,看起来栩栩如生的。

“你有这么好的绣工,怎不想着做绣娘?”韩掌柜好奇的问了一句。

“怕伤着眼睛,也怕累着手。”

韩掌柜:“……”

竟有点无言以对。

少女说话略微带些傻气的真诚,一看就是被娇养长大的,有些话韩掌柜还是觉得提前说清楚的好。

“当伙计也很辛苦。”

“却很有意思,且这苦我能吃。”姜明月语气很认真。

韩掌柜点点头:“那就先试十天,如果你能坚持下来,咱们再签契约。”

店里现在这般忙,也该招个人了,最关键的是她起了爱才之心。

姜明月笑了,明媚而又灿烂。

“多谢掌柜的,我一定好好干。”

“我姓韩,她们平日都叫我韩掌柜,你怎么称呼?”

“我姓姜,名明月,在家时大家都唤我明月。”

韩掌柜点点头将三个伙计都叫了过来,介绍他们认识后,和姜明月说了明日上工的时间,就又忙了起来。


就在姜明月郁闷地提着牛肉回家时,谢家,谢渊看了一眼专心致志看书的姜明弘,起身轻手轻脚的走了出去。

灶房内,谢渊看面已发酵好,着手做馅饼,肉馅姜明弘来之前,他已剁好,腌制了这么久已入味。

面擀成长条涂一层的肉沫,卷起再擀成长条,放在油锅里煎,平日里他的早饭大多是一碗粥、一个馒头外加一个煎蛋,很少像今日这般麻烦又费时,但谢渊却乐在其中。

卯时半,姜明月路过谢家时,鼻翼轻轻扇动了几下,谢大哥又在做好吃的了,好香啊!

谢家,一股股的香气飘进书房,姜明弘再无心读书,他抬头看已是卯时半,想着阿姐也该起来了,恋恋不舍的合上了书,虽才半个时辰,但他已受益良多。

灶房内,谢渊看姜明弘出来了道:“我已做好早饭,吃了再回去。”

“多谢先生,不过阿姐还在等我回去,改日再陪先生一起吃早饭可好?”

谢渊点点头,端起早就装好的馅饼递给了姜明弘。

“多做了些,你拿回去吃吧!”

姜明弘本想拒绝,但馅饼实在太香了,且金黄金黄的一看就很好吃,他到底没忍住接了过来。

“多谢先生。”

姜家灶房内,正在煮奶茶的姜明月看弟弟回来了道:“早饭马上就好。”

姜明弘端着馅饼走进灶房。

“阿姐在煮什么?”

“牛乳,刚才去东市逛了逛看有卖牛乳的就买了回来。”

姜明月看着盘子里的馅饼。

“谢先生给的?”

“嗯!”

姜明弘放下盘子,看案板上的盆里有一大块的牛肉问了一句。

“这么多牛肉阿姐打算怎么吃?”

姜明月摸了摸鼻子道:“买的时候光想着牛肉水饺、红烧牛肉好吃,离开东市我这才想起来,我不会做。”

姜明月往竹筒里盛了一杯奶茶,放了一些红糖搅拌开,又拿了一个刚煮好的蛋递给弟弟道:“你将这些外加牛肉、牛骨,一并送去给谢大哥。”

“成!”

姜明弘将东西放进篮子里,等姐姐清洗干净盘子,提着去了隔壁。

谢家,谢渊送走了姜明弘,提着篮子来到灶房,先将牛乳取了出来,他吹了吹上面的热气,喝了一口,嗯!还不错,看来她除了煮粥,现在又学会了煮牛乳,哦!还有鸡蛋。

谢渊坐下一口牛乳一口鸡蛋,辛辛苦苦做出来的馅饼反而一口也没动,好像鸡蛋、牛乳比馅饼还要好吃。

姜家,姜明月看弟弟回来了,拿起一馅饼递给他后,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

外皮酥酥碎碎的,到了嘴里又分外的软糯,口感十分细腻,肉香味十足。

“这馅饼做的不错,感觉比崔大娘做的还要好吃。”姜明月将嘴里的咽下去评价道。

姜明弘点点头,的确好吃。

姐弟二人分吃完五个馅饼,撑的直打饱嗝,煮好的鸡蛋他们谁也没动,只是每人又喝了一小碗的奶茶。

辰时初,谢渊带着书,锁好门去了余氏私塾。他离开不久,姜明月姐弟拉着板车出了门。

买礼品时,二人还准备买些泉水,家中喝的水已不多。

给谢渊买礼物,姐弟二人是挑了又挑,可谓十分上心,她们花了一个时辰买好礼物,又顺道买了些纸墨笔砚,这才去水铺买水。

从水铺出来已是午时初,虽已是中午,但二人都还不饿,商量一番后,买了两包糕点,下午要是饿了就先垫垫肚子。

申时末,谢渊回到家中,换上粗布麻衣,进灶房处理牛肉。牛肉的普遍做法就那么几种,而大家最常做的是红烧牛肉,她应该会喜欢。

酉时初,姜明月往粥里放了些牛乳,只一会儿奶香混合着米粥的香味就飘了出去。

姜明月盖好锅盖小火慢煮,一刻钟后,她看粥煮好了熄火,正准备唤弟弟吃饭院门突然响了。

看弟弟已去开门,姜明月拿了碗出来,刚盛了两碗粥,就见姜明弘端着一大盘红烧牛肉走了进来。

“姐,谢先生会留下来和咱们一起吃晚饭。”

“好!”

姜明月快速将粥、包子,放在托盘上,又倒出一大半的牛肉,端着递给弟弟道:“快去陪谢先生吧!我在灶房吃。”

“谢先生这里到不用刻意避嫌。”

姜明月不解地望向了弟弟。

“在谢先生的心里,姐姐和我并无太大的差别。”

姜明月愣了愣,什么意思?还未等她反应过来,弟弟已转身走了出去。

虽说不用刻意避嫌,但她毕竟已经及笄,到底没入正堂。再就是吃饭时,为了她的名声着想,二人特意敞开了大门。

正堂内,谢渊喝了一口牛乳粥温声道:“我到是第一次知粥还可以这样煮,到是别有一番滋味。”

“从小到大,阿姐在吃食上总是会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以前在家时,她时常和崔大娘探讨食物的做法,每每做出来的都极好吃。”

姜明弘夹了一块牛肉吃了道:“我和阿姐之前去君又来吃饭,她每每都会点上一盘红烧牛肉。

大厨做出来的虽也好吃,但远比不上先生做的。先生厨艺这般好,可是跟师父学过?”

她果然很喜欢吃红烧牛肉。

“到不曾特意去学过,只要做法不复杂,吃个两三回也就会了,幼时……”

灶房内,姜明月听正堂内说话声不断,知气氛不错,收回视线专心吃饭,这红烧牛肉做的太合她胃口了。

一刻钟后,姜明月看二人吃完了,走出了灶房。

“家里也没备什么菜,如有招待不周之处,还请谢大哥见谅。”

谢渊看了一眼明艳的少女,移开视线道:“我不挑,且粥很好喝。”

谢渊觉得她煮的粥很好喝呢!姜明月瞬间成就感满满。

“那我明日清晨多煮一些,让阿弟给你送去,谢大哥就不用在特意煮粥了。”

“好,明日清晨我用牛肉包子和你们换。”

姜明月闻言先是咽了一口口水,紧接着急忙摆了摆手。

“不用了,那怎么好意思。”

“该不好意思的是我,毕竟牛肉是你们买的,就这样说定了。”

姜明月二人送走谢渊,关上院门,扭头看着弟弟:“你之前说在谢大哥的心里,我和你并无多大的区别是什么意思?”

姜明弘沉默了,他觉得答案恐并不是姐姐想听到的。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