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远山比较眼尖,注意到了陆琦的“小动作”,但也没揭穿,还故意给他留下了一些子弹。
让村民将罐头都搬回村里,邓远山吩咐大儿子去了一趟镇上,当天夜里就有几辆卡车驶进了半山屯,车上还拉了几头大肥猪和蔬菜米面。
晚上带着几盒军用罐头回到家,陆琦尝了两口,味道并不怎么样。
第二天大清早,邓远山让人在村口空地架起了两个大铁锅,五头大肥猪加到一起足足有两千多斤,而且每家还能分到米面,村民们都喜出望外,纷纷叫好。
全村人都聚在村口,虽然寒风凛冽,但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微笑。
在半山屯这种偏远地方,大家都是老老实实地务农,两三个月都吃不上一顿肉。
加上这几年收成不怎么好,解决温饱都成了头等大事。
这眼看都要过年了,陆琦前些天刚给各家分了三斤猪肉,县里面又拉来了米面和几头大肥猪,这个年大家终于不用饿肚子了。
“我估摸着啊,咱们每家至少还能得两三斤肉,过年可以包饺子了。”
“还有白面和蔬菜呢,以后要是能天天过上这日子,死了都值得!”
“哈哈,哪有这种好事啊?回去都省着点吃,离开春还早着呢。”
“对!过几天陆琦还要结婚办酒席,咱们还能跟着吃顿好的。”
众人喜笑颜开,三三两两凑在一起,几个精壮汉子已经开始磨刀了。
村里的妇女也没闲着,按照邓远山的吩咐将米面和蔬菜都分好。
陆琦抱着小花站在一旁,心中还在盘算着在镇上买房子的事,可不经意间转头,他发现远处快步走来了一群人。
这群人足足有上百号,手里还拎着家伙,直奔半山屯村口而来。
村长邓远山也诧异地皱起眉,拄着拐招呼村里的一群小伙子迎了上去。
“黄老三,李豁子,你们来干啥?”
邓远山带着一群人在村口站定,跟对面那上百人对峙,面色不太好看。
太平镇一共有七个村子,半山屯挨着七里铺,也就是赵玲玲家所在的村子,双方也就隔了十多亩地,相距不远。
对着的是大梁村,陆琦舅舅家就住在那。
三个村子都差不多大,五六百户人家,虽然三个村子互相结亲的不少,但关系一直不怎么样。
在十多年前还因为划地的事打过架,平时在老林子里遇到,因为争抢猎物也会大打出手。
如今半山屯在村口杀猪炖肉,给各家各户分蔬菜米面,大梁村和七里铺的人这会过来,肯定不怀好意。
果然,大梁村的村长李豁子先开口了,板着脸问道:“老邓,听说你们在林子里找到了个鬼子留下的补给点,还跟县里换了不少东西?”
两人年纪差不多大,邓远山面对上百人一点不憷,点着头回道:“不错,可这关你屁事啊?”
“咱们三个村都挨着老林子,里面的东西大家都有份!”
七里铺的村长黄海青厚着脸皮嚷道。
“不错,老林子可不是你半山屯的,跟县里换的东西,也必须有我们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