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时间带着杜烈和姚源下去侦查。
灯坏了,空气里弥漫着泥土、药品和腐臭的气味。
但她眼中却浮现出清晰的地图——这是她早就预判过的关键节点。
地下室墙壁厚实、封闭性强、远离感染源,一旦加固,就是天然的堡垒。
“我们要把这里变成储备核心。”
她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病友们看她的眼神,彻底变了。
不再是“听听就好”,而是——执行命令。
疯子的指令,比医生还清醒。
—姚源设计改造图纸,林意笙划分物资区域:左侧储藏食物,中间处理废物,右侧堆放简易武器与净水装置。
“我们没有电,就自己发。”
“我们没有热源,就烧煤气罐,火只能开一小时。”
“通风只能靠最原始的方式:封一道,开一道。”
她站在中心,像个冷静的建造者,把这座曾经囚禁她的地狱,逐步打造成一座抵御末日的“堡垒”。
她的每句话都带着精确到小时的“计划性恐惧”:“48小时内寒潮降临。”
“病毒潜伏期被压缩到三天,之后突变。”
“天台必须装上反射塔,才能引来远程无线电信号。”
—于是,疯子们开始施工。
逻辑怪负责规划布局;强迫症患者拼命封窗,每一块玻璃都贴上两层塑胶膜;“电波女孩”林彤带人改装天台金属架,用废弃锅盖、铝箔、金属框架组装出一个简陋的信号反射器。
他们像疯了一样工作,像被“意志”驱动。
林意笙,就是那个意志的来源。
—第七天傍晚,信号塔搭好。
天台上,风刮得猎猎作响。
她站在塔下,插上手动收音机的电源柄,转动频率旋钮——“——嘶……嘶——滋啦……”她没有听到声音,但她知道,信号已经在“告诉世界”:疯子活着。
—“林院长,地下室粮食库存不足一周。”
“林院长,有病人身体异常。”
“林院长,外围开始有更多幸存者靠近,像是在找入口。”
她被所有人称为“林院长”。
起初是讽刺,现在是本能。
杜烈在夜里巡逻回来,脱口就是一句:“林院长,有情况。”
林彤用塑料纸把她的茶杯包起来,递过来:“林院长,水煮过了,不会有污染。”
姚源对外说:“你可以不信她,但我信林院长能带我们活下去。”
“疯子”成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