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吞噬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优秀文集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

优秀文集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

大千飞雪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是难得一见的高质量好文,李昭李昆是作者“大千飞雪”笔下的关键人物,精彩桥段值得一看:李昭迟疑了下,道:“我知诸位这几日不容易,但独孤凌为人狡诈。搞不好还会返回来。我等如今位置比较隐蔽,适合藏身,也适合向各个方向逃去,最好继续待在原地。等一、两个时辰后,独孤凌如不回来,我等再出去。”没想到竟被李昭猜中,独孤凌离开不到一个时辰,又原路返回。查看周围没有动静,终于彻底放弃。李昭松了口气,这一关算是过去了。接下来的问题是:众人何去何从?......

主角:李昭李昆   更新:2024-04-19 21:3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昭李昆的现代都市小说《优秀文集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由网络作家“大千飞雪”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是难得一见的高质量好文,李昭李昆是作者“大千飞雪”笔下的关键人物,精彩桥段值得一看:李昭迟疑了下,道:“我知诸位这几日不容易,但独孤凌为人狡诈。搞不好还会返回来。我等如今位置比较隐蔽,适合藏身,也适合向各个方向逃去,最好继续待在原地。等一、两个时辰后,独孤凌如不回来,我等再出去。”没想到竟被李昭猜中,独孤凌离开不到一个时辰,又原路返回。查看周围没有动静,终于彻底放弃。李昭松了口气,这一关算是过去了。接下来的问题是:众人何去何从?......

《优秀文集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精彩片段


看着剩下的一百多号人,李昭长松口气,不算太糟糕,总比没有强。

李昭很清楚,这些留下的人,并非都是愿意效忠于他。其中部分人,是担心回去后有性命之危;因没好的去处,故暂时留在李昭身边。

这些留下的人里面,家将刘轩、周文等人擅长战场冲锋;王子辰善于谋划。

王子辰曾多次劝说李齐父子,不要急着谋反,当尽可能保持低调,眼下时机未到。可惜李齐没听他的话。

最后,李昭向母亲白氏,父亲李齐,磕了一个响头。这次,逃离长安的人群里面,还有李昭的几个兄弟姐妹,也不知以后能不能再活着相见。

李昭对刘轩等人道:“独孤凌为人机敏,不会轻易放松警惕。我等虽骑快马,仍有可能会被追上,还需等待时机。”

指向离开的人群,又道:“等这些人全部离开。对方会暂时误以为我等全部投降,心中有所松懈。同时,分散开的人群,也可暂时挡住对方骑兵。机会只有一次,尔等若看见我翻身上马,立刻随我狂奔,不要回头。哪怕背后是万箭齐发,也要鞭打坐骑,加速离去。”

众人觉得此计不错,眼下也没更好办法。

半刻钟的时间快要到了,独孤凌看见很多人,垂头丧气向这边走来。这里面也有雍王李齐的身影。

独孤凌松了口气,主谋李齐既然放弃了抵抗,说明这次的追击已经结束。麾下士卒多以为任务已经完成。独孤凌完全没想过,李昭敢独自离去。

李齐毕竟是皇长子,李昆暂时没废除他的王爵。独孤凌下马,迎接李齐等人。

李齐像是霜打了的茄子,声音无力,问道:“父皇打算怎么处置我?”

独孤凌淡淡道:“末将尚未收到圣谕,请雍王殿下先随我回长安。”

正在这时,麾下一员校尉突然道:“启禀将军,前方有百余骑突然南逃。”

独孤凌神色一紧,忽然想到什么,急道:“雍王殿下,敢问世子人在哪里?”

李齐道:“昭儿不在这里,他不愿回长安。”

独孤凌听完,立刻翻身上马。带麾下骑兵朝李昭的方向追去。

刚追不到百步,因前方还有不少投降的人群。独孤凌不想撞到他们,被迫放慢速度。穿过人群后,再次加速追赶。

李昭隐约能听到,身后铁蹄不停踩踏大地的声音。即使如此,他不会回头看。李昭甚至脱掉了盔甲,只为了速度能更快些。幸亏前世学过骑马,不然真的死定了。

追了一炷香时间,距离始终没有拉进,眼看李昭等人即将进入大山,独孤凌果断下令射箭。因为距离不够,只有不到十人被射落马下。

前面道路越来越坎坷,已不适合骑马。李昭下令众人弃马,向深山中跑去。

独孤凌追到此处,见前方深山层峦交错,树木茂盛。同样命令下马,跑步继续追赶李昭。

大山里的道路,坑坑洼洼,异常难走。独孤凌为加急赶路,没注意脚下,一不留神摔了一脚,嘴里吃了一把土。心中恼火,命令麾下,无论如何都要捉到李昭,死活无论。

雍王李齐毕竟是皇长子,独孤凌不敢杀他。而李昭是皇孙,且深度参与逼宫,皇帝二十多个皇孙,即使杀了李昭,也不会严惩独孤凌,顶多训斥一番。

李昭心里也苦,山里的路竟然这么难走。刚才摔倒了几次,导致膝盖和手臂有轻微摔伤。为了加快速度,身上只留下一柄长剑,包括钱粮在内,该扔的都扔了。以后吃饭都是问题。

想想穿越过来这两天的经历,不是在逃命,就是在逃命的路上。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他被雍王和原身这对奇葩父子坑惨了。

近来仔细梳理原身的记忆,发现雍王果真是志大才疏之人。只一味谋取太子之位,殊不知他人也在算计雍王府。李昭严重怀疑,府邸内早有人被收买。要不然的话,雍王兵马刚一杀到东宫,皇帝李昆怎会已提前做好周密布置。

李昭摇了摇脑袋,当前不宜多想,要想法尽快摆脱身后独孤凌的追击。

忍着疲惫,李昭加速前行。随行部众,其中年长者,累的实在跑不动,躺在地上,被身后的独孤凌抓住。

李昭担心其他人坚持不住,安慰众人道:“诸位莫慌,我等已轻装前进,但独孤凌及其麾下皆身着盔甲,速度上肯定比不上我们。且其不熟悉山路,待天黑后,我等即可摆脱身后追击。”

李昭说的没错,天黑以后,大山中一片漆黑。茂密的树木,挡住了一些月光。独孤凌即使点起火把,视野仍然有限。

等到第二天天亮,独孤凌完全失去李昭等人的踪迹。茫茫深山中,想要找到李昭,是非常困难的事。

身旁副将劝道:“将军,我军已追回雍王等人,任务基本已经完成。前方是汉中地界,继续追下去的话,难保不会遇到齐军。”

独孤凌心中实在不甘,但身上带的干粮也撑不了多久,无奈道:“回长安。”

独孤凌不知道的是,李昭等人就在他右侧的一个山坡上。距离不到两百步,众人大气不敢喘,唯恐被发现。

李昭心里郁闷,本想利用黑夜的掩护,彻底摆脱掉独孤凌。万万没想到,竟然会走错路。他在深山里转了几圈,本以为已经成功摆脱追兵,正暗自欣喜的时候,抬头一看,独孤凌竟在不远处。好在对方没有继续搜寻,带人退了回去。

周文道:“世子,独孤凌已离开。我等也要尽快离开此地。”

李昭迟疑了下,道:“我知诸位这几日不容易,但独孤凌为人狡诈。搞不好还会返回来。我等如今位置比较隐蔽,适合藏身,也适合向各个方向逃去,最好继续待在原地。等一、两个时辰后,独孤凌如不回来,我等再出去。”

没想到竟被李昭猜中,独孤凌离开不到一个时辰,又原路返回。查看周围没有动静,终于彻底放弃。

李昭松了口气,这一关算是过去了。接下来的问题是:众人何去何从?

见众人齐齐望向他,李昭表现出一副淡定的模样,嘴角含有一丝笑意,仿佛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内。

其实他内心紧张的要死,这个队伍仅剩下一百余人,且众人心思各异。他目前是众人主心骨,若脸上露出些许慌张之色,这个队伍立刻就垮了,众人极有可能离他而去。雍王世子这个身份,已无多大用处,他可不想当一个光杆司令。


朱威毫不理睬,在他看来,虽进攻不足,防守却是没问题。

李昭叫停了麾下的劝降,抬头看了看天空,平静说道:“起风了,这是好事。”

对杨智道:“动手吧!”

昭武军士兵,点燃火油罐,然后迅速通过抛石车砸向对面。

抛石车一刻不停,一波又一波砸到了东府岭上。

山上树木或房屋被砸中,借助风势,顿时燃起大火。

有东府岭士卒被砸中,痛苦的发出嘶喊声。在地上来回滚去,仍然无法扑灭身上火势,直到活活被烧死。

李昭准备了上千个火油罐,现在才刚刚用到四分之一。

山上火势越来越大,那一团团烈火,犹如一个个猛兽,想要将一切都吞噬掉。东府岭上,众人心中恐慌,四散逃命。

见越来越多的人被烧死,朱威又惊又怕,急忙让人弄水扑灭大火。

但着火的地方越来越多,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扑灭。

山下的昭武军,还在继续攻击。熊熊猛火,会无情又公平的对待每一个人。

东府岭上很多人,受不了滚烫的烈焰,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山上宛如一片人间地狱。

李二娘看不下去了,这太残忍了,仿佛要将东府岭上所有人,全部活活烧死,一个不留。

李昭觉得差不多了,担心烧掉山上粮食,下令停止攻击。让人往山上喊话,放下武器,下山投降。

朱威此时完全失去了统治力,东府岭士卒为了不被烧死,不顾朱威的阻拦,纷纷下山投降昭武军。

杨智一边收纳降军,一边继续堵着山寨出口,防止朱威趁乱逃跑。

很快,朱威身边再无任何士卒。万般无奈下,只能下山投降。

朱威跪在李昭面前,李昭却没搭理他,而是笑着看向李二娘,说道:“按照之前的约定,二娘可否告诉我,你的真名是什么?”

李二娘表情复杂,“我姓‘李’,名‘若晗’。”

“‘李若晗’,倒是个好名字。”

朱威低着头,听到李昭在他面前,肆无忌惮叫着李二娘真名,心中不由嫉恨。他追求李二娘多年,也还是第一次知道她的真名。

李昭对朱威道:“知道了二娘真名,想必你也能死而无憾了。”

朱威大为恐慌,急声道:“求求寨主,饶我一命。我朱威此生做牛做马,也定会报答你。”

“若晗,你相信他的话吗?”

李若晗摇了摇头,“此人阴险狡诈,不可信。”

“你之前说过,我若下山投降,你不杀我的!”朱威连忙道,声音开始颤抖。

“你仔细回想下,我是劝你投降,但从未说过,投降不杀之类的话。”

朱威愈加害怕,不停磕头求饶。

“送他走吧。”李昭淡淡道。

一昭武军士卒迅速挥刀,划破朱威脖子。

李若晗见朱威已死,对李昭道:“东府岭已灭,我也没必要再留下去,就此告辞。”

李昭佯装诧异道:“你要走,去哪里?”

“自然是回柳城,将此事禀告给盟主。”

“我没说过让你走,你还需跟我去黑虎岭。”

“你什么意思?我想走就走,想留就留,何须经过你同意。”李若晗脸色一沉。

“若晗,为何你就是不明白,我根本不可能让你离开。”李昭悠悠道。

李若晗以为李昭觊觎美色,心中恼火,“我麾下一千余人,或许打不过你。但若要走,你恐怕也留不住我。”

“但这些人如果回去,对杨辛讲述了此战经过。杨辛必然会对我起戒心,我虽不怕他,多少还是有些麻烦。”李昭淡淡道。

“这是你的事情,与我何干?”


张高顺被杀,府邸也被洗劫。不久,在南郑的长子张行元和次子张行茂知道了此事。

两人瞬间暴怒,恨不得立刻冲到柳城。因皆是军中营将,不能擅自离开。

于是向王景告假,希望返回柳城调查此事。王景这些年从张家得到不少好处,不仅有金银珠宝,光府邸里就有六个侍妾是张高顺送的,很快同意了两人的请求。

张行元和张行茂两人,马不停蹄,赶回张家府邸。

刚一进府,被府邸内破败景象所震惊。

实在是太惨了,府邸里空无一人。值钱的东西被掠夺一空,甚至连一些门窗也被卸下。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散落在地,一片狼藉。

府邸被昭武军洗劫了一次,府内仆人和周围的村民,又来洗劫了一次。

两兄弟气的浑身颤抖,骑快马又赶到柳城。太守宋民元知道了此事,因二人和王景关系不错,亲自接待了二人。

一见面,张行元立刻问道:“我张家府邸被袭之事,想来太守已经知晓,可知是何人所为。”

“本官对此事深感痛心,理解两位贤侄的心情。经多次探寻,查的此事是黄头岭刘霸天干的。我已令手下将领秦峰攻占了黄头岭,刘霸天逃亡深山中。”

“那府邸里钱粮又在哪里?可曾找到。”张行茂急问道。

他很清楚自家府邸中的钱粮数目是多么的庞大,那可是张家几代人的积攒。

“据秦峰所讲,攻占黄头岭后,山寨内并无钱粮,想来是被刘霸天给带走了。”宋民元道。

两兄弟对视一眼,对此言皆半信半疑。

宋民元见两人神色有异,那还不知他们在想什么,冷冷道:“莫非你等以为,是我侵吞了张家的财物。”

张行元连忙道:“大人误会了,我等并无此意。我怀疑的是,此事并不是刘霸天干的。此人乃是一蠢货,凭他的本事,如何能攻入我家府邸。”

其实,宋民元也是这么想的,但他确实想不出这事是谁干的。

张府被袭那一晚,凑巧下起了雨,无法根据足迹来寻找线索。

张行茂脸色阴沉,“末将心中有个想法,此事多半是附近山寨所为。方圆四十里,除黄头岭外,每个山寨逐一攻打,总归能找到主谋。”

“方圆四十里,大大小小山寨有十几个。若逐一攻打,将耗费大量人力和无数钱粮。”宋民元不太认可此事。

“我家府邸虽被洗劫,但还有不少田产和生意,大人不用担心钱粮之事。”

“柳城仅有三千多守军,还要防备魏国。不可能抽调更多兵力去攻打这些山寨。这些山匪虽弱,但也有数万人。逐一打下来,军中会有不小伤亡。”

宋民元虽然贪婪,但并不蠢。柳城离魏国太近,一旦发生战争,柳城将第一个成为战场。若柳城被占领,他多半是难逃一死。为了消灭这些山匪,牺牲大量士卒,实在是不划算。

“大人放心,等我回南郑后。必会说服刺史大人,抽调两千南郑兵力,泸县也可出一千,柳城到时仅需出动一千士卒,共四千兵力,足以消灭周围山寨。这样的话,大人是否同意呢。”张兴茂明显是早有打算。

宋民元暗道:若柳城只出一千兵力,倒是可以接受。

只是,宋民元心中仍有些不安。一连攻打十几处山寨,万一事情失控,到时该怎么办。

早在两年前,宋民元就察觉到汉中深山中的山匪越来越多。屡次清剿,却越杀越多。担心汉中出现乱事,他已多次给朝中恩师去信,希望可以帮他调离柳城,最好是回朝中任职。遗憾的是,恩师尚未给他回信。

“若此次找回我张家钱粮,原将其中三成赠予宋大人。”张行茂微笑道。

宋民元眼中闪过一丝贪婪,再无任何犹豫,很快同意了此事。

张行元和张行茂,在柳城待了半天,随即返回南郑,准备调取兵力,为接下来战事做准备。

路上,张行元对张行茂道:“若我没猜错的话,你是本意,不仅是找回丢失的钱财,还想要找到楚宣那丫头。”

“成都刺史陈冉的嫡次子陈子图,之前见过楚宣,甚是钟意她。陈子图多次给父亲来信,希望婚约提前,父亲已经同意了。如今楚宣不见了,我张家如何履行婚约?”

“陈子图非嫡长子,日后难以继承陈氏家业。为了这份婚约,动用这么多人力,总觉得没必要。”

“大哥有所不知,陈冉长子最近患病,多日卧床不起,估计活不了多久,如何能继承陈氏家业?日后必然落到陈子图手上。而且我听闻,陈冉明年有可能调回朝中,担任户部侍郎。”

张行元闻言,两眼一亮。如能巴结上户部侍郎,何愁家业不兴。

张行茂又道:“至于那些山匪,大哥更无需担心。只是一帮贱民而已,成不了什么气候。待四千兵马杀到,这些贱民只能乖乖的等死。”

................................................

秦峰撤离黄头岭后,消息很快被昭武军知晓。

周文随即带五百名昭武军,占据了此山寨。

仔细查看黄头岭地形,论地势险要,还在黑虎岭之上。上山只有两条路,大路高低落差过大,只需占据高处,即可居高临下攻击下方的敌人。小路比较隐蔽,但小路过窄,无法让大队人马同时经过。

抵达此处第一件事,根据李昭的要求,抓紧时间修建防御工事。

同时,周文也在附近村庄里招募青壮,以扩充兵员。

很多村民一开始心有顾虑,不愿去黄头岭。周文也不啰嗦,亮出昭武军的丰厚待遇。村民见到钱粮,爽快的同意上山。

他们受官吏和当地豪强欺压,早已食不果腹。

附近村庄没了兵源,又去更远的地方继续招募。

对目前的昭武军来讲,扩兵是头等大事。

小说《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陈晋摆了摆手,道:“你去告诉太子,什么都不用做,任由局势发展即可。王景不是说,十日内可以剿灭乱贼吗?那就再等等吧,看他到底能不能收复柳城。”

“下官明白了。”景芝恭敬道。

“若无其他事,你就回去吧,将我的意思,禀告给太子。”

“是,下官告辞。”

景芝走后,陈晋脸色变得阴沉。

不一会,书房外有人敲门。

“进来!”陈晋道。

一老者微微低着头走了进来,此人是府邸内管家,陈晋平时习惯称呼他“老黄”。

“老爷,刚才你和景大人谈话时,有下人在屋外偷听。”老黄道。

陈晋眼中露出不屑,“是他派来的吗?”

“是的。”

“你安排人,悄悄处理掉吧。”

老黄又道:“府邸里,最近又来了一些人,也要一并除掉吗。”

“如是皇帝派来的,留下几个吧,否则皇帝岂会安心。至于其他人,不用再留了。”陈晋身上浓浓的杀气。

或许是觉得屋子里有些闷,陈晋来到了后院花园。

陈氏作为金陵名门,府邸经过多次扩建,里面的花园占了不小的面积。花园里开满了各种各样的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亭亭玉立,还有的色彩鲜艳。远远望去,美丽又壮观。

陈晋在花园里闲庭散步,想起了以前的很多事。

在姜宁贤年轻时,那时他尚未登上皇位。为求得陈氏的支持,经常来府邸里做客。曾有一日,姜宁贤在花园里游玩时,说了句:“这陈家的花园,比宫里的御花园还要大。”

陈晋当时听到后,以为他是随口一言,并未在意。

如今想来,姜宁贤或许从来没变过。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在他内心深处,始终忌惮着陈家。

当时,陈氏尚不是陈晋做主,是他的父亲说了算。陈晋闲来无事,经常和姜宁贤一起把酒言欢,也为他夺嫡出谋划策。姜宁贤信誓旦旦的保证,等继位后,必会励精图治,轻摇赋税,打击贪腐;然后攻取淮南,继而一统天下,打造千秋盛世。年轻的陈晋,相信了姜宁贤的话。

为此,陈晋多次劝说父亲,同意姜宁贤和长姐陈华倾的婚事。陈氏门生弟子,全部倒向了姜宁贤。在强大的助力下,最终,他成功夺取了帝位。

姜宁贤继位之初,颇有明君之相。时常和朝中官员,通宵探讨国事。闵地有叛乱,姜宁贤不顾危险,御驾亲征,一月时间即平定叛乱。

后来陈晋才明白,姜宁贤之所以亲征闵地,是为了更好的掌控兵权。此次立功将领,无一人是柳氏子弟或柳氏部曲。此战后,柳知捷对军队的影响力,骤然下降;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在军中一呼百应。

陈晋花了十多年的时间,终于看清姜宁贤的真面目。可惜,实在太晚了。姜宁贤早已坐稳皇位,大权在握。

幸好,姜宁贤和他一样,头发已半白。

无论什么人,一旦步入了晚年,就不愿再折腾。对一个皇帝来讲,没有什么比握紧皇权,更重要的事情。

如今,四位皇子的夺嫡之争,日益激烈。他们背后做的种种事情,皇帝即使知道,也不会说什么,哪怕这些事情是有损国家利益。

皇子间不管怎么斗,裁判都是皇帝,这有助于皇帝更好的控制皇权。相比柳城的沦陷,皇帝最担心的,是朝中各方力量失去平衡。

陈晋对汉中的形势,比皇帝了解的更多。宋民元在过去一年里,给他多次来信。谈及了王景的种种作为,并希望尽快调离柳城。

小说《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等众人到了后,李昭说了去南郑劫掠的事。

众人有些犹豫,觉得此事风险有些大。周文道:“得手后,若我等迅速逃入密林,杨先生是否熟悉周围路线。”

“在下曾多次去过南郑,自然是清楚。且动手时间选在傍晚,我等也可借助黑夜的掩护,摆脱掉南郑守军。”杨智自信道。

李昭决心已定,“杨智、刘轩、王子辰三人,带三百人随我出发。周文和赵信才留守黑虎岭。”

“是,殿下。”

“还有一件事,通知下去,以后不要再喊我殿下,我这雍王世子的身份,估计早被陛下废了。我是昭武军大元帅,称我大帅即可。”

“是,大帅。”

李昭原打算早上出发,杨智却建议半夜就开始行动,否则难以提前赶到南郑。

带去的三百人,其中一百人是来自长安。这些人训练有素,连东宫都敢闯,是此次攻击的主力。其他两百新兵,全当是带去练兵了。

山路果真难走,李昭走了十里路,被迫停下来休息会。让众人吃些干粮,恢复下体力。

一些新兵脸上未见疲态,反而是李昭早期班底一副劳累的样子。

原因也简单,这些新兵是本地人,经常上山,早已习惯崎岖难走的山路。

快到傍晚的时候,昭武军抵达杨智所说的山谷。为了更好的隐蔽,李昭命令众人躲在草丛里。

但一些新卒,纪律性不强。耐不住寂寞,时不时站起身来。李昭大怒,此处距南郑仅有三里,万一被守军发现,全军危矣。命刘轩立刻斩杀不守军纪的士兵,众人见状胆寒,不敢再乱动。

众人等了一个时辰,这期间,有不少行人或马车从山谷里经过。杨智建议李昭继续等待,这些马车没有护卫,且路过行人衣着朴素,估计没多少钱财,不值得动手。

直到快天黑的时候,有数辆马车经过山谷,车队里还有五十名护卫。

杨智急忙道:“大帅,可以下手了。”

李昭点点头,看向刘轩。

刘轩立刻指挥三百昭武军,分两路进入山谷,堵住山谷的两头。

车队领头大吃一惊,完全没想到会在此处遇到山匪。

“交出车里的东西,赶紧滚!”刘轩厉声道。

领头咬咬牙,怒道:“这是南郑邓氏的车队,家主和刺史王大人关系甚好。尔等若敢劫掠,恐怕会死无葬身之地。”

刘轩不再废话,三百人一拥而上。

而车队里五十名护卫,皆是邓氏养的家兵,身手并不差。其中一人冲破昭武军拦截,直奔南郑而去,意图喊来守军。

李昭心中着急,必须速战速决,也拿刀冲了进去。

刘轩盯上了车队领头,对方武艺不差。两人激战时,被其他昭武军士兵偷袭,右腿中了一刀,动作变得迟缓。刘轩抓住机会,长刀狠狠插入其胸膛。

见领头之人被杀,且昭武军占据绝对数量优势,车队其他人纷纷四散逃命。

“把车里的木箱赶紧搬走,莫言耽搁。”李昭急道。

木箱有些沉,幸好箱子不是很大,一个人勉强可以搬动。

众人急匆匆钻进山林中,向黑虎岭狂奔而去。王子辰心细,安排十几人在队伍后面擦去足迹。

南郑将领史牧,得知城外有人劫掠,心中又惊又怒。虽汉中深山里有不少山匪,还从未有人敢在南郑附近劫掠。

亲自带人出城,追捕李昭等人。

追了半个时辰,因天色已黑,山中可见度太差,被迫放弃搜寻。

李昭跑的太快,累的满头大汗,心情却很激动,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箱子里是什么。

直到天亮后,众人才回到黑虎岭。连忙打开箱子,前几个箱子并未见贵重物品,李昭有些失望。

刘轩拿过一个沉沉的箱子,长刀用力一砍,雪花花的白银洒落一地,众人大喜。

后面几个箱子里也多是白银、铜钱,大致数了数,约有一千多两。

有了这些钱,李昭首先要做的,是为昭武军购买一批兵器。迄今为止,军中一半以上的士卒,手中兵器只有长棍、扁担之类,实在过于寒酸。

“你想个办法,带些人去趟南郑。如果刀剑之类不太好买,购置一批枪头也行。”李昭对杨智道。

杨智想了想,道:“可假装售卖木柴,以此混入城中。但能否买到这些东西,在下也不敢保证。”

“总归要试一试,难不成真要拿着木棍去打仗。”

“在下尽力而为。”

..................................................

杨智没耽搁多久,第二天和刘轩一块带人启程前往南郑。

所有人皆扮作山中百姓,城门处卫兵盘问两句后,放他们入城。

入城后,刘轩道:“大帅说的这些东西,商铺里应该不太好买吧。”

“我也有多年没来南郑,谨慎起见,最好去一些小的铁匠铺。”

一众人转了许久,进入一家位置略有些偏僻的铁匠铺。店里没多少人,杨智见里面摆着一些锄头、斧凿之类的铁器。

杨智询问店铺主人,可否打造几个枪头。

对方见杨智等人穿着寒酸,正要将他们赶出去。杨智没有废话,直接扔过去一锭白银。

店主态度顿时变得热情起来,信誓旦旦什么都能够打造。

杨智笑道:“若是数百柄长刀或长枪呢?”

店主脸色微变,“你们是什么人,想要干什么?”

“钱不是问题,你只说这单生意能不能接。若是做不了,我等立刻离开,不再打扰。”

店主心中陷入艰难的抉择,想到自从王景当上汉中刺史后,官府对铁器管制越来越松懈,终于下定决心,“这单生意我接了。”

“长枪和长刀哪个更便宜?”杨智问道。

“长枪也分很多种,价格一般比长刀便宜些。”

“好,长枪即可,不用太过精良,但枪头必须锐利。”

来之前李昭对他说过,条件艰苦,长枪能刺人就行。

............

两人详聊许久,因杨智要的数量有点的多,铁匠铺一时半会造不出来。杨智带走了一批存货,交了些定金,约定每隔一段时间,会派人来取。

小说《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