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吞噬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全职国医精选篇章阅读

全职国医精选篇章阅读

方千金 著

现代都市连载

都市小说《全职国医》目前已经迎来尾声,本文是作者“方千金”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方寒任海强的人设十分讨喜,主要内容讲述的是:也不多说了,出了事又不是他的责任,他已经提醒过了。......

主角:方寒任海强   更新:2024-07-19 08:5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方寒任海强的现代都市小说《全职国医精选篇章阅读》,由网络作家“方千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都市小说《全职国医》目前已经迎来尾声,本文是作者“方千金”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方寒任海强的人设十分讨喜,主要内容讲述的是:也不多说了,出了事又不是他的责任,他已经提醒过了。......

《全职国医精选篇章阅读》精彩片段

今天要推的小说名字叫做《全职国医》,是一本十分耐读的都市、神医、打脸、作品,围绕着主角佚名之间的故事所展开的,作者是方千金。《全职国医》小说连载中,最新章节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大结局,作者目前已经写了5289616字。

书友评价

很好,看来作者很有医学知识!

这本小说是我看过的最好的医疗方面的小说。科普了中医的由来。现在存在的困难。和西医之间的比较。客观反应了中医的现状。故事性很强,穿插的幽默元素也是点睛之笔。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对正能量的普及。医生这个行业的艰辛和竞争也写得有血有肉。可能作者在自述中所说,因为对中医和冶疗方面缺少更多的更深层次的了解。所以很多情节结束的比较潦草。田甜,海燕。萧林这些人物都还可以更丰满。希望可以看到方大神更多更好的作品!!![赞][赞][赞][赞]

写的不错哦,思维清晰,弘扬中医国粹,加油哦!👍👍

热门章节

第六百六十九章 没胃口

第六百七十章 听你的

第六百七十一章 脉证矛盾

第六百七十二章 有容乃大

第六百七十三 向强者学习

作品试读


住院医很傲娇,一路上根本不搭理方寒。

事实上方寒现在在急诊科并不怎么受一众住院医们的欢迎。

在医院这个地方,实习生听住院医的,住院医看主治医脸色,主治医受副主任医师的领导,主任手握大权,规矩是很森严的,突然来了方寒这么一个家伙好像很特殊,打破了某种规矩,这让一些早已经习惯了的住院医很是有些接受不了。

有句话说的很好,有时候越是位高权重亦或者真正的成功者反而越谦逊,越有礼,越没有架子,他们就像是一群高贵的绅士,身上明明有着光环,却总是带着微笑,你别管这个微笑是真诚还是虚伪,总之让人很舒服。

因为这些人根本不需要端架子,也不需要做作,不需要用一些礼数或者金钱的显摆来证明自己的成功。

往往端架子亦或者总是显摆的反而是一些暴发户,亦或者刚刚取得一点成就,在某个领域只是迈出那么一小步的人。

这些人都是刚刚从被卑微的层次迈步走出一丁点,亦或者因为长久的卑微自尊心需要极大的虚荣来满足自己,他们就需要一些规矩,亦或者一些显摆来证明,我比你强。

成功这两个字在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意义。

在医疗界,成功就意味着站在了某个领域的顶尖,比如医院的一些专家,主任之类,甚至再算上苗大龙之类,他们都不会在意方寒眼下如何出风头,即便是方寒优秀,他们也是站在前辈或者长辈的位置来对待,这是一颗好苗子,有前途的年轻人等等,不会轻易产生羡慕嫉妒之类的情绪。

正好是和方寒年纪差不多,亦或者早早就业那么一两年的实习生住院医们才会产生各种情绪,羡慕、嫉妒、恨、亦或者崇拜。

这就好比方寒刚刚来医院的第一天,一群实习生们面对方寒的优秀,不断的贡献羡慕嫉妒之类的情绪,随着方寒的不断表现,这些实习生们才渐渐被方寒征服。

想要征服一群和自己一样的实习生还稍微容易一些,但是想让一群比方寒来医院更早,或者已经转正的住院医们佩服认可方寒,那难度可就大了。

江中院总共七八个科室,每个科室都是大科室,单说急诊科,主任医师三位,副主任好几位,主治医、住院医、交流生、规培生,林林总总,加起来近百人。

这么多人住院医、交流生、规培生以及实习生占的比例是很大的。

我国的医疗制度相应来说是比较苛刻的,特别是行医资格和医师职称方面的考核,表面上只要够资格都可以报考,但是事实上很多医院为了不影响自己的知名度,对人数都是有着限制的。

举个例子,如果江中院这一次报考行医资格的实习生有50个人,最后考下来的只有二十个人,那么从数据上看,江中院这一次的过关率就非常低,不到百分之五十,这么一家大医院,东南五省知名的中医院,过关率这么低,不懂行的人怎么想?

如果江中院把这次报考行医资格的医生人数限制在25个人或者30个人,最后考下来20个人,如此过关率就很高了,这样医院的名气也就起来了。

这就好比现在考驾照,一些驾校为了保证通过率,就会限制一些考试名额,明明你已经可以去考科二了,驾校都会劝你,下一批再去,目的正是为了把通过率提起来,通过率高了,他们就能招收到更多的生源。

医院也一样,名气大了,过关率高了,就会有很多医学院的毕业生争着抢着来医院实习,这个时候医院就能从这些实习生里面挑尖子,才更容易挑到人才。

换过来说,正是因为医院会限制,所以才有竞争,有资格的人有五十个,报名资格只有三十个甚至二十五个,如此一来谁优秀谁优先这就是必然的。

就拿急诊来说,原本方寒只是个实习生,对住院医们不构成影响,可是随着方寒的耀眼,住院医们就有了危机了,主任重视,主治医重视,如此一来方寒很容易就会留院转正和他们一样成为住院医,到时候主治医生职称的考核竞争,这就多了一个人分杯羹。

除了这个原因,其他林林种种的原因很多,比如一些住院医,原本还等着科室分了实习生自己带几个呢,这也是业绩考核,结果方寒等于苗大龙直接带了,吴磊三个人跟方寒,其实也等于苗大龙直接带了,他们没份。

再比如,有些住院医早就眼馋秦熙姌长的漂亮,等着带秦熙姌近水楼台呢,也没份了。

......

急诊科懂得缝合的医生也就四个人,一位是副主任李文军,其他三个人其实都算是李文军带出来的学生,都已经是主治医了。

这会儿李文军几个人都忙得上气不接下气,有的患者根本等不及。

方寒跟着住院医来到治疗室,治疗室外面就坐了三个患者等着。

走进治疗室,方寒一边洗手消毒,一边道:“安排患者伤口消毒,准备器具。”

小护士急忙开始安排,住院医有心转身走人,想了想又有些不甘心,他倒要看看方寒究竟会不会缝合,该不会是懂得一点皮毛,在方主任跟前吹牛显示存在感吧?

方寒洗了手消了毒,带上手套走进治疗室,小护士已经给患者的伤口进行了清创消毒,看到方寒进来,小护士还露出一抹羞涩,自己终于有机会给方医生打下手了,这几天都被林雨珊那个妮子抢去了机会。

“器具准备好了吗?”方寒问道。

“好了。”小护士急忙端起边上的盘子,里面各种器具摆放的整整齐齐。

方寒点了点头,凑过去看患者的伤口,伤口在胳膊上,十五公分长,皮肉外翻,很吓人,虽然没有伤到血管,却在不断的渗血。

仔细检查了一下,方寒拿起镊子就开始缝合。

50000崇拜点只能兑换初级缝合,不过初级缝合的水准却已经比外科主治医的缝合水准高出一线了。系统出品,必属精品。

方寒活动了一下手腕,开始第一针......

住院医站在边上看着方寒缝合,不由的嗤了一声,看方寒的姿势虽然正规,可是水平也不怎么样啊。

这位住院医属于李文军手下的,一直跟着李文军几位懂得缝合的医生,见的多了眼力还是有的。

第一针熟悉了一下,第二针方寒就熟练了,紧接着第三针,第四针......

技能和方寒本身的契合有一个熟悉的过程,随着不断的下针,方寒手下是越发的熟练......

“这......”住院医嘴巴大张,有些难以置信。

这个时候他倒不是吃惊方寒懂得缝合,而是吃惊方寒的进步。

通俗的说,从方寒的第一针的水平来看,勉强属于姗姗学步,第二针就走稳了,第三针已经健步如飞,第四针就开始跑了......

“这尼玛要不要这么夸张?”住院医感觉自己眼花了。

“好了,包扎一下,下一位患者。”住院医还没回过神来,方寒已经缝合结束,收尾放下了镊子。

“好的。”边上的小护士应了一声,急忙上前包扎。

方寒活动了一下腰肢,回头看向边上的住院医:“下一位患者,清创消毒啊,愣着干什么,一点眼力劲都没有。”

这会儿多忙啊,外面那么多患者需要救治,方寒恨不得一个人分成十个,回头看到住院医却闲着一动不动,说话就有些不客气。

住院医一愣,下意识的一阵火气从心头涌起,自己被训了?而且是被一位实习生训了?难以置信,莫名的火大啊。

还没等实习生发作,方寒却发作了:“还愣着,要不要我教你怎么清创?”

“我......”住院医张了张嘴,转身出去叫下一位患者去了,这会儿不是发火的时候,整个科室都在忙着抢救,他要是敢这个时候和方寒起冲突,方浩洋绝对饶不了他。

第二位患者的伤口在脸上,伤口没有上一位那么长,却不规则,进了治疗室,患者看了一眼方寒,小心翼翼的道:“医生,您缝合的时候尽量注意点,我还没结婚呢。”

要是有选择,患者真的想换个医生,他才三十,还是单身,这伤在脸上必然是要留疤的,可是疤痕的大小,明不明显,也和医生的缝合水平有关。

“我尽量。”方寒上前查看了一下患者的伤口,伤口有些深,边缘并不规则,应该是被飞溅的玻璃炸伤的。

仔细检查了一番,方寒对住院医吩咐:“用4号肠线。”

“4号?”住院医一愣:“4号是不是太细了,患者的伤口并不规则,要是裂开?”

一般缝合线的粗细都是用几个零来表示的,1号缝合线就代表1个0,2号就是2个0,零越多代表缝合线越细。

缝合线越细,留下的伤疤越小,但是同样,缝合线越细,张力越差,越容易断裂,如果断裂进行二次缝合,造成的伤疤可要比一次缝合更大,同时,同样的伤口医生选用缝合线的粗细,也代表医生的缝合水平。

“我心中有数。”方寒回了一句,住院医也不多说了,出了事又不是他的责任,他已经提醒过了。

小说《全职国医》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急救车比预算的来了更快,十分钟左右第一辆急救车就进了医院,到了急诊科门口,紧接着是第二辆,第三辆......

在紧急的时候,无论是政府还是各个部门的效率都是非常高的。

急诊科的担架推车早已经准备就绪,所有人严阵以待,急救车的车门打开,医生护士们就迎了上去。

根据急救的惯例和原则,往往第一批送来的患者情况是最严重的,后面的患者情况会逐渐减轻。

第一辆急救车门打开,方寒就吃了一惊,患者躺在担架上,全身是血,身上还打着吊瓶......

之前护士长给方浩洋介绍情况的时候方寒也在边上,自然听到了情况,因为江中院是中医院,急救水平比起其他几家医院还是有所欠缺,特别是后续手术抢救方面,江中院并不专业,所以送来江中院的患者都是没有什么生命危险,情况相比较乐观一些的患者。

正是因为护士长这一番话,方寒才吃惊,乐观一些的情况都这么严重,那不乐观的还了得?看来这一次的事故确实非常严重。

医生们一边抬着患者,急救车车上随行的一位医生同时向方浩洋解释情况。

“事故发生在伟华路附近的快速干道附近,一辆罐车突然爆胎和一辆大巴车还有公交车相撞,然后发生连环车祸,伤者非常多,这位患者是小腿骨折,左上臂脱臼,大腿内侧被划伤,有一道伤口,还好没有伤及大动脉。”

方浩洋点了点头,随行医生的意思很明白,是让他做好心理准备,虽然送来江中院的患者相比省医院和第一附属医院的患者情况乐观一些,却也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乐观。

最主要的现场医生只能针对情况进行初步判断和抢救,患者有没有一些隐性内伤,内出血,这很难判断。

像这种大型事故,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有的人或许现场看上去情况并不严重,事实上却内出血,等到出现状况,就是生命危险,江中院也要做好这方面的防备,真要出现死亡,那可就影响大了。

患者被抬下急救车,早有推车等着,两名医生上前一边检查,一边有护士推着推车往抢救室跑,这个时候时间就是生命,医生们正在和死神赛跑。

一边跑一位医生一边喊:“患者失血过多,已经有气虚症状,立刻准备人参40克,生甘草20克,水煎频服。”

患者失血过多,出现气虚欲脱,中医的应对方案自然是益气固脱,江中院急诊科的医生大都身经百战,这个时候有人检查,有人吩咐方案,有人熬药,一切井然有序。

“清开灵注射液准备......”

“20%甘露醇250毫升静脉快速滴注......”

“银针,快银针......”

随着患者一位接着一位推进急诊科,走廊里面能时不时的听到一声的吩咐和喊声。

看着这一幕,冲击最大的就是吴磊、林光亮等几个实习生。

以前上学的时候,这些人都没少听一些学长亦或者前辈说过中医界的一些事情。

在现代,中医式微,学中医的人很少能亲眼看到这样的急救场景,血淋淋的画面,这样的画面往往只会出现在一些西医急诊科。

中医一直被人认为是慢郎中、太平医,甚至很多人认为中医不能治病,即便是自己的病真的凑巧被中医治好了,有些人也觉得是自己扛过去了,运气好。

不说别人,即便是吴磊自己,在学校学习理论的时候他也并不觉的中医真的多么厉害,之所以学也只是为了毕业,为了能找到工作。

对吴磊来说,将来毕业,在医院实习一段时间,考个行医资格,要是不能留院,那就自己开诊所,能看个感冒发烧那就很了不起了。

可是这一刻,感官的刺激让几位实习生心情震撼。

江州省中医医院,急诊科,现在急诊科的这么多医生都是中医出身,此时却没有一个人慌乱,面对一些出血,大伤口,医生们针灸的针灸,止血的止血,各种方案配合。

“咦,方寒呢?”

正如方浩洋之前所说,这个时候没人搭理他们几个实习生,要是有眼力,上前推一下推车,抬一下担架,没眼力也没人招呼他们。

因为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场面,一时间几个人都有些发懵,只是站在走廊边上看着,也忘了上前搭手。

突然林光亮一回头,方寒呢?

“是啊,没看到啊。”吴磊也愣了一下,急忙在人群中寻找,很快看到了方寒的身影。

方寒手中拿着银针,边上还跟着一位小护士,正是林雨珊,林雨珊捧着针袋和纱布酒精之类的。

边上一位患者躺在担架上,小腿部位不断的渗血,刚刚剪开患者的裤腿,手中的银针猛然扎了下去,一伸手,林雨珊急忙把针袋递过去,方寒捻起一枚银针,再次扎了下去,一伸手又是一枚,连续三枚银针扎下去,患者原本出血的伤口出血量眼看着开始减少,然后竟然止住了。

“我......”吴磊张了张嘴,方寒还会针灸?

林光亮和秦熙姌也是满脸吃惊,和方寒认识这么久,好像就没有方寒不会的,汤剂、辩证、正骨、急救、现在再加上针灸,真的全能了啊。

“还没有治疗室空出来吗?患者需要马上手术。”林雨珊一边给方寒擦着额头的汗珠,方寒一边问。

“这会儿已经送来十几位患者了,治疗室已经没有空着的了。”林雨珊道,说话的时候她看着方寒眼睛都是亮的,方医生太厉害,针灸止血,这已经是第二位患者了。

“标记一下,有空的治疗室,马上把患者送进去,血管破裂,不能耽搁。”方寒站起身,开始寻找下一位患者。

江中院的急诊科是没有大型的手术室的,只有两间小型的手术室,事实上江中院也不需要大型手术室,因为大多数情况江中院做的最大的手术就是缝合,最多加上血管缝合,一些不是很严重的外伤患者都是在治疗室进行缝合。

可今天来的患者太多了,这会儿已经送来快二十个人了,急救车还在不断奔波。

别看二十个人,听上去不算太多,但是对于急诊科来说这会儿已经超负荷了。

一则,急诊科本身就有自己的患者流,平常忙的时候就忙得不可开交,刚才接到通知,科室已经进行了调整,依旧有一部分急诊患者没办法处置。

再一个,正如前文所说,中医缺人,缺人才,厉害的中医人太少了,现在很多中医人,即便是一些挂着主治医、副主任甚至主任医师职称的中医大夫,看到这样的场景都慌了,没人敢上手。

你让一些医生坐诊,诊个脉开个方或许还行,急救?这方面的中医大夫太少了。

这也是郭文渊不服输,为了证明中医不仅仅可以治疗慢性病,对急重顽疾依旧有非常好的疗效,这才培养出江中院急诊科这么一个团队出来。

纵然如此,江中院急诊科接待的大部分患者其实都和之前方寒治疗的便秘患者那样,头疼脑热、头昏脑涨者居多。

倘若不是江中院的招牌确实亮,类似于这样的事故分流,上面根本不会考虑到江中院。

“夹板!”方寒又处理了一位骨折患者,给患者上了夹板,里面一位住院医急匆匆跑了出来,找到方浩洋:“方主任再不能送患者了,我们会缝合的医生太少了。”

缝合本来就不是中医学生的科目,现在的中医学院大多都没有这个科目,除非一些混合院校,有的学生选修西医外科临床,这样的人毕业后从事中医的也并不多,所以懂得缝合的中医大夫本就是凤毛麟角,即便是有,这样的医生也大都被一些大型西医医院挖走转了西医外科了。

江中院的几位缝合医生大都是自己培养的,老医生手把手带出来的,可也没几个人,今天送来的患者,基本上每一位都需要缝合,这会儿会缝合的医生都忙着,有些患者等不急缝合,伤口血又止不住,这么下去可不是个事。

方浩洋眉头一皱:“联系一下附一院或者其他几家医院,让支援几位外科医生过来,通知骨伤科前来帮忙啊,这会儿还没见人来,搞什么?共同的4”

这会儿方浩洋也头大了,正所谓术业有专攻,今天送来的都是外伤患者,医生们大都使不上力。

目光一扫,看到人群中正在治疗的方寒,方浩洋伸手一指:“去找方寒。”

住院医一愣,方寒?他懂得缝合?

一个科室的,这位住院医自然知道方寒,事实上这两天方寒已经成了急诊科的名人了,刚来的实习生,就治疗了好几位患者,风头正盛,很多住院医都嫉妒的不行。

虽然有些惊讶,但是方浩洋发话了,住院医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前:“方......小方,你懂的缝合?”

方寒刚刚给一位患者的伤口进行了消毒处理,闻言抬起头:“会啊。”

“那就跟我走吧。”

住院医转身就走,也不想和方寒多说,说实话,和方寒说话,他尴尬啊,甚至不知道怎么称呼,刚才差点称呼方医生。

称呼一位实习生方医生,这不扯淡吗?


“咱老百姓,今个呀是真高兴。”

换了衣服,方寒一边哼着小曲,一边走出医院,心情真是美滋滋,崇拜点终于突破500大关了。

虽然500大关距离上万依旧很遥远,兑换一门初级永久技能杯水车薪,可500点已经可以挥霍很多次了。

最主要的是,现在他好像已经成功在实习生群里成了羡慕嫉妒恨的对象,即便是不装比,崇拜点也有断断续续的收入,好像只要有人看他一眼,就能贡献一点崇拜点。

系统的崇拜点好像是按照次数算的,但是这个却没有间隔时效,没有冷却时间,只要对方产生一次崇拜羡慕嫉妒之类的情绪,就能得到一次崇拜点。

哪怕是有人在背后说他,产生情绪,那也有崇拜点收入,唯一遗憾的是不显示名字,要不就知道是那个王八蛋背后说他坏......崇拜他了。

同时呢,这两天在医院装比.......不是,是实习,方寒对系统又有了新的认识,这永久和临时没什么区别啊,只要能够用来装......用来治病,管他是临时的还是永久的。

“叮......友情提示,每个临时技能每天只能使用一次。”

方寒正乐着呢,突然脑海中响起了一声系统的提示音,还好这几天慢慢习惯了,要不然非吓出病来。

“一次?”

方寒大怒:“为什么?”

“大医养成系统的目的是培养国医圣手,临时技能终归不为自己所有。”系统耐心的解释。

“我有点数,你管我兑换什么?”方寒碎碎念,每天一次,够干什么?装比都不够。

系统默不作声,方寒只能心里面咒骂,没见过有钱还买不到东西的,这崇拜点对系统来说,那就是硬货币,这傻逼竟然还限制次数。

“方寒,乐什么呢?”边上有人撞了一下方寒,对方是和方寒一个学校的,名叫吴磊。

这次林州中医院前来江中院实习的有三个名额,一个方寒,一个吴磊,另一个是林晓峰,吴磊在学校和方寒还是一个班的,最为熟悉。

“我有乐吗?”方寒白了吴磊一眼,我这会儿很郁闷,很伤心好不好。

“怎么没有,刚才满脸贱笑。”

“你这是嫉妒。”方寒翻着白眼,我这么帅,怎么可能和贱这个词有关系。

林晓峰和方寒不算太熟,不敢像吴磊这么开玩笑,只是笑着道:“方寒,我看任主任好像对你很器重。”

“哪里是很器重,那是非常器重好不好。”方寒接过话茬,吹牛道:“任主任偷偷告诉我,郭老有可能会收我当学生。”

“真的?”吴磊满脸羡慕,林晓峰也半信半疑。

“......崇拜点2!”

方寒很满意,蚊子腿那也是肉不是,没事吹个牛,装个比,点数那就蹭蹭蹭往上涨,永久技能也不是那么遥远不是?唯一让方寒有些遗憾的是,总是这么装比,有些破坏自己优雅小郎君的形象啊。

第二天一大早,一群人跟着任海强来到了保健恢复科,保健恢复科多是一些慢性病以及术后恢复的患者。

现在很多人对中医都有偏见,认为中医治不了急症、重症,不过对术后恢复方面还是比较在行的,所谓西医治标,中医治本嘛。

正是因为这样有失偏颇的认知,不少医院的中医科都成了后备役,一些治不好,亦或者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的患者,都扔到了中医科,很多中医院也都有保健恢复,收纳一些术后患者。

和针灸推拿科不同,保健恢复科的患者基本上都是偏老龄化,大爷老太太,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实习生们兴致缺缺。

任海强也没指望一群实习生帮什么忙,除了针灸推拿他敢放心让实习生上手,其他科室他可不敢。

转过保健恢复科,之后去的是骨科。

江中院的骨科是很有名的,别的不说,单说骨科副主任廖一鸣,那在江州省可以说是声名赫赫,倘若不是郭文渊和廖一鸣的老师郑学平郑老爷子相交莫逆,以廖一鸣的手段,自己开一家正骨医院,也绝对门庭若市。

江中院是郭文渊一手扶起来的,当年中医势弱,很多人都不相信中医,郭文渊眼见中医一天不如一天,和几位老友合力创办了江州中医医院,其中就包括郑学平。

仔细的人或许就会注意到,江中院不少科室现在都是副主任当家,比如内科副主任秦卫华,骨科副主任廖一鸣,这几位都是赫赫有名的名家大医,即便是当个主任也绰绰有余,现在却是副主任。

正是因为这大主任都是几位老国手挂名,内科主任是秦卫华的老师罗元辰老人,骨科主任正是郑学平老人,这几位老人家年纪大了,已经不经常坐诊,不过还在医院挂着名罢了。

因为郑学平老人和廖一鸣的名气大,江中院的骨科那也是首屈一指,每天前来江中院骨科的患者络绎不绝。

任海强一边领着众人走进科室,一边道:“我们江中院的骨科那绝对是东南五省的权威,即便是省骨科医院也要逊色不少,廖主任的正骨手法更是出神入化,你们要是有人有幸能被廖主任看中,学个一招半式,后半辈子那就衣食无忧了。”

大家前来江中院之前早就把功课做足了,医院哪个科室好,哪位专家名气大,那都刻在心里呢,不少人都对廖一鸣的正骨很眼热,任海强这么一说,大家伙更是暗自打气,希望有机会表现一番。

要说江中院哪个科室最轻松,这个或许不好说,可要说哪个科室最赚钱,收入最高,无疑就是骨科了,能在江中院的骨科学出来,即便是跳槽,其他大医院和私人医院那也是争着抢着要。

见到实习生们斗志昂扬,任海强心中暗笑,手艺岂是那么好学的,别说实习生们,就是骨科的住院医和主治医生让廖一鸣指点两下都机遇难求,一群实习生.......慢慢熬吧。

有没有机会学是一方面,士气也是一方面,任海强要做的就是给大家伙打气,提升士气。

其他人眼热,方寒却很淡定,正骨岂是那么好学的,别说上手了,就说诊断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不弄清楚人体经脉,骨骼脉络,正骨完全是笑话。

中医的正骨比起西医来要难得多,医生完全靠的是一双手,感受患者的病灶,伤患部位的情况,正骨的过程不能损伤神经,是非常细致的程序,厉害的正骨高手完全可以靠一双手帮粉碎性骨折的患者复位。

在医学院上学的时候,方寒就学过一篇郑学平老人正骨的病案,患者是上楼板的时候被楼板砸中,腿部粉碎性骨折,骨头外露,伤势严重,当时送去医院医院已经建议截肢了,凑巧当时郑老在当地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得知后亲自上手,帮患者正骨复位,患者康复之后腿部完好如初,依旧干的是力气活,这要是当时截肢,后半辈子就只能靠拐杖过活了。

看到方寒脸色平静,任海强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不愧是郭老看中的人啊,泰山崩而不变色,不错,不错,医生要的就是这样的性子,临危不惧,临危不乱。

“任主任,廖主任喜欢怎么样的学生啊?”有人在边上笑着问,和任海强接触了两天,大家觉得这位任主任还不错,一般比较随和。

“喜欢帅帅的学生。”任海强看了一眼方寒,只可惜方寒被郭老看中了,要不然廖一鸣和秦卫华估计要抢,还好自己不是医疗专业,要不然这么好的苗子.......

方寒下意识的退后两步,看我干啥,任主任的眼神好吓人。

“......崇拜点8!”

不是吧,颜值崇拜也有崇拜点?方寒吃了一惊。

“我......”问话的实习生只觉得很受伤,没颜值干点啥怎么这么难啊。

“呵呵。”任海强哈哈一笑:“自然是勤奋踏实,认真好学的学生。”

骨科不像保健推拿科,实习生可以上手,在骨科,别说上手,这么一群实习生观摩手术的资格都没有,也就是被任海强领着各个病房转悠,遇到管床大夫,管床大夫介绍一下情况,大家开开眼。

“5床的患者是今天刚刚入院的,还没有采取治疗......”一位年轻的管床大夫给任海强和一群实习生解说。

管床大夫是一位新晋的住院医,进医院那会儿也是任海强带着,像他这种新人,一般都没什么任务,话就多了点。

“说起来这位患者的情况倒是有点罕见,不敢仰头,甚至不敢睁眼,稍微睁眼或者活动就感觉天旋地转,而且还有呕吐感。

“做过检查了没有?”任海强问。

“预约的陈医生,陈医生这会儿正在做别的手术呢。”

任海强点了点头,这应该是有熟人,一般患者进医院都是随意挂号,要么专家号,要么普通号,都是有号就挂,江中院骨科的号可是很难挂的,每天上午七点半放号,不到八点就抢光了,更别说预约挑人。

方寒饶有兴致的看着患者,作为医生,细心观察,用心思考才能锻炼自己的能力。他爷爷就是中医,没有系统之前,方寒也算是学霸,有了系统他的一些习惯并没有改变。

而且每一次兑换临时技能之后,即便是技能失效,方寒也能隐隐觉得自己的能力有所提升。

走出病房,任海强想到刚才方寒观察的那么认真,忍不住笑问:“小方看出什么了没有。”昨天在会议室,方寒望而知之,任海强记忆犹新。

“......崇拜点28!”

“又是这个方寒。”其他人就搞不明白,这个方寒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帅那么一点点嘛?

小说《全职国医》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会诊室鸦雀无声,都等着郭文渊解惑。

观察室内的任海强笑呵呵的开口:“看到这儿有没有人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想法可以说出来?”

观察室是可以看到会诊室内的情况的,允许的时候也是可以听到会诊室的声音的,但是会诊室内却听不到观察室的声音,任海强这么问也只是随意的考验一下,这种互动是有利于医生成长的。

一群人面面相觑,这个病案对观察室的大多数人来说都有些深了,特别是对一群实习生来说,这些人大多数也只是在理论阶段,实践经验几乎为零,小感冒小发烧也不见得现在能吃得动,更别说这种重症了。

观察室安静了一小会儿,一位主治医生开口,针对的正是郭文渊修改的赤芍剂量:“赤芍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作用,倒是对症,但是赤芍也有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这么大剂量......“

说到这里,这位主治医生急忙闭嘴,现在大多数的中医都懂一些西医的常识,比如赤芍有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血小板就是西医的说法,中医可没有这个。

大家都知道,血小板具有凝血功能,一旦血小板稀少,很有可能造成内出血.....

这位主治医生的意思也是这个,只是话说了一半,他就打住了,方子是郭文渊改的,郭文渊那是什么人?江州中医医院的绝对权威,质疑郭文渊?这位主治医生很显然还没有这个胆子。

医疗界等级那是非常森严的,一层一层,实习生见了住院医都要叫老师,住院医见了主治医生呢?同样要尊敬,郭文渊的地位那可比主任医师高了不知道多少,已经不能拿常规的医师职称来规范了。

通俗的说郭文渊那就是王者,主治医不过是黄金,黄金质疑王者......传出去别人怎么说?

这位主治医生闭了嘴,观察室顿时又没人吭声了。

任海强扫视了一眼:“还有没有人有什么看法?随便说嘛,这个病又不靠你们治疗,说错了也没什么大碍。”

“那个我说一说可以吗?”方寒站起身,有些不好意思,这么多主治医在场,自己一个实习生说看法真的好吗?

可要是不说一说,这么好的装比机会岂不就错过了?

“随便说。”任海强鼓励道。

“那我就随便说说,要是说得不对,还请各位老师不要介意.......”方寒有些腼腆的谦虚着,心中却已经召唤系统。

“兑换临时中级病案分析......”

“说吧。”任海强笑呵呵的看着方寒,这个年轻人他是有印象的,很不错的年轻人。

“根据秦主任刚才所说的情况,我们可以判断,患者的病情应该是热毒侵袭,血脉运行不畅,湿热淤积,继而散发于体表......从而导致患者皮肤发黄,所以谓之‘急黄’,治疗上自然应该采用活血、化瘀、利湿、清热解毒的法子......

小柴胡汤清热解毒,针对的是患者的热毒,菌陈蒿汤清热利湿,针对的是患者的湿热......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针对的是患者的血瘀......”

方寒一开口,众人就惊呆了,你这是随便说说,你确定只是随便?随便就这么专业,这要是认真,其他人还活不活了?

方寒没有理会其他人,自顾说着:“至于赤芍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会不会引起广泛的内出血?”

一群人面面相觑,大家都等着你说呢。

方寒目光一扫继续道:“这个可能自然是有的,但是我们考虑病情应该从全局出发,患者现在是什么情况,猝然发病,命在顷刻,可以说患者现在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关头,医者用药如兵家用兵,兵贵神速,如果一次用药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那么就极有可能错失良机,而且在当代中医治疗案例中也不是没有重用赤芍的先例,大国手王云成王老就有‘凉血活血重用赤芍’的治疗思路。”

会诊室内,郭文渊缓缓开口:“治病救人犹如兵家用兵,兵贵神速,一旦错过战机,就有可能全盘皆输,患者的情况刻不容缓,一些小概率的意外自然不能避免,这一点给患者家属解释清楚。”

“我靠......”

有人当下就禁不住爆了一句粗口,眼神灼灼的看着方寒。

这边方寒话音刚落,会诊室郭文渊就开口了,而且说得和方寒大同小异......

不少人眼珠子都瞪圆了,这怎么可能,有几位主治医生还特意看了看方寒的胸前,白大褂前面空空如也,没有胸牌,这确实是实习医生的特征啊。

可尼玛你这确定是实习生?谁家的实习生这么牛叉,莫不是某位国手的关门弟子?

什么时候实习医生这么牛了?

前来的实习生们心思就更复杂了。

这一次方寒可是大出风头啊,在这种专家级的会诊病案上,方寒竟然有着自己的看法,最主要的是这个看法完全正确,郭文渊的解释无疑是对方寒的肯定。

大家心中都和明镜一样,别看这会儿大家都在观察室,刚才方寒的话会诊室内的专家一句也没听到,可是观察室有记录啊,搞不好还有视频录像.......

方寒此时也很高兴,系统提示已经到了:“崇拜点......162。”

162点,还赚了62点,简直太划算了,这几天方寒也大概琢磨了,这个崇拜点大多数是按照人头算了,每个人每次只能提供一点,但是如果有同行在场,职称不同提供的崇拜点就不同,特别是让比自己职称高的同行崇拜,这就好比越级打怪,越级越高,经验越高。

今天观察室可是有好几位主治医在呢,主治医对方寒这个实习生来说那就是高级别的野怪啊......

方寒正乐呵呢,脑海中又是一声系统提示音:“叮......首次获得高级别同职业者的认可,奖励永久国医基础技能——理筋八法(高级)。”

“理筋八法?永久?还高级?”

方寒下意识的一愣,没想到系统还有额外奖励机制。

国医基础技能,又称之为国医适宜技术,也可以说是中医传统疗法技能类。

现在一般所说的中医传统疗法技术包括针法类、灸法类、按摩疗法(手法类)、中医外治疗法、中医内服法、中药炮制。

针法和灸法统称针灸,针灸的门道很多,甚至不少国手级别的中医在针灸方面也不见得就有宗师水准,每一位针法大拿都是声名赫赫。

按摩疗法不少人都知道,推拿按摩是传统中医技能,基本上差不多的中医人都懂得一两手推拿手法。

懂中医的人都知道,中医不仅仅有方,更有法,方自然就是方子,可是准确的方子也要有适应的方法,方法不同,效果不同,有时候即便是方子对了,法子不对,那也是无济于事。

中医的法就包括针灸,按摩,火罐,刮痧,药物的内服外用,炮制配合等等。

理筋八法就属于推拿按摩也就是手法类中的一种推拿手法。

系统提示结束,方寒觉得自己的脑海中突然多了不少东西,双手也变得灵活了不少。

伸出手,方寒试着变换了几种手法。按法、揉法、推法、滚法、劈法、击法、摇法、晃法,所有动作非常顺畅灵活,就好像他已经实践了无数次

中医是一门经验性的医学,很多时候诊病救人,用药针灸,靠的都是丰富的经验,无论是眼力还是手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就拿针灸来说,即便是你很有天赋,没有足够的实践,也不可能成为针灸大拿。

在某种程度来说,中医除了领悟,靠的就是熟能生巧,刚才的一瞬间,方寒只觉得有人给他灌输了一位推拿了几十年的老中医的经验,当然这个经验仅仅限于理筋八法。

隔壁会诊室人去屋空,观察室内的几位主治医和住院医也都起身离开,任海强看了看时间:“时间不早了,大家去吃午饭,下午我们去熟悉各个科室,先去针灸推拿,然后去保健恢复科,给你们三天时间熟悉科室,三天之后给大家分科室,科室实行的是轮转制。”

“针灸推拿?”方寒有些迫不及待,很想找人立马试验一下自己的理筋八法。


今天是真忙,针灸推拿的人非常多,马医生忙得有些晕头转向,不过心中还是操心着几个实习生。

推拿按摩一般没什么风险,可患者来医院毕竟是治疗的,江中院的名气和招牌是万万不能砸了。

眼睛一扫,马医生就看到方寒茫然的站在等待区。

“治疗做完了?”马医生一边擦着汗,一边走过去问,他手底下好几位住院医,倒是不用亲自动手,可前后跑也累人不是?

“啊,完了。”方寒点着头。

“怎么样,第一次有没有紧张?”马医生很是关切,四十多岁了,马医生对年轻人还是愿意照顾的,更何况是看上去顺眼的年轻人。

颜值这玩意,大多数人审美都一样,除非有什么成见,马医生都能当方寒的爸爸了,自然不会嫉妒方寒比他长得帅。

“还行,紧张还是有一点。”方寒老实道,第一次就给一个美女治疗,不紧张是假的。

“好不好还要患者评价,不过你今天也只是偶然,就当涨经验了。”马医生拍了拍方寒的肩膀,刚一回头,后面突然探过来一个脑袋,一头的长发。

“哎呀妈呀!”

马医生吓的一个大跳,这才看清楚是刚才的女患者。

这个女患者不好伺候,马医生印象很深,换了好几位医生,还要顺眼的,这在医院也算不多见。

看到女患者,马医生心中就咯噔一下,这是觉得方寒按的不好,过来找茬的?

方寒毕竟是实习生,这事马医生觉得还是应该自己出头,毕竟自己有经验嘛。

“您好。”马医生笑呵呵的迎上去。

女患者也吓了一跳:“你谁啊?”

何姐原本是盯着方寒一路走过去的,马医生这突然挡住视线,怪吓人的........

“我是.......”

“我管你是谁?”何姐懒得搭理马医生,直接绕过去,笑吟吟的:“方医生,我没记错您的姓吧?”

“没有。”方寒一愣,这是专门找自己的,看态度不像找茬的啊?

“方医生您好,您刚才的治疗真专业。”何姐笑颜如花,看这小伙子,人又帅,手法又到位,以后天天来。

“叮......崇拜点20。”

方寒突然被系统吓了一跳,怎么突然就来了崇拜点了呢?

一抬头,方寒就看到女患者身后的马医生,正满脸幽怨的看着他。

马医生的心里就像是跑过一万头草泥马,真是ri了狗了,这是来找茬的?明显是个花痴嘛。

“那个方医生,我可以加一下您的微信吗,下次来我提前预约您。”

“我不是.......”

方寒正打算解释,马医生急忙插了过来:“那个小方,患者要你的联系方式,那就给患者嘛,没事多指导,治疗不仅仅是治疗的过程,还要平常注意。”

何姐急忙点头:“对、对、对。”不由的马医生好像也没那么吓人了。

方寒只好拿出手机,他原本打算解释一下,他不是推拿科的人,过两天分科室,谁知道分哪儿去。

马医生则打着小九九,要不要把方寒调过来,别的不说,就这张脸,也能吸引不少女患者,医生不怕忙,就怕闲,不忙哪儿有收入?

方寒不过是个实习生,这要调过来,放在自己名下,患者挂号,还不挂自己的?

中医不像西医,动辄治疗几万,手术几十万,江中院是很正规的,收费也是统一标准,医生们除了工资,最好拿的其实就是挂号费。

江中院的挂号费普遍比西医医院高,普通号12,专家号20,一般的三甲级西医医院,专家号才12。

中医没有那么多的高昂收费,挂号费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扫了微信,何姐还有些小期望:“方医生,您什么时候下班,晚上我能请您吃个饭吗?”

“我今晚值班。”方寒急忙道,邂逅美女他倒是不介意,可家教严啊,真要带个比自己大六七岁的女朋友回去,老妈还不打死自己?

可要是不交女朋友,这不是耍流氓吗?

何姐有些小失望,迈着小碎步走了。

........

急黄之症,发病危机,命在顷刻,这一次患者的情况严重,郭文渊也没急着走,而是亲自看着患者用药,稳妥起见,一剂药分为四次服用,以便于应付患者服药后的突发状况。

等一剂药分批服下,郭文渊待了一会儿,这才松了口气,医者治病救人每一次都像是走钢丝,即便是国手名家也不例外。

不是有句话说的好吗:“医生每一次治病,一只脚踏进病房,另一只脚其实已经踏进了牢房。”

用这句话来形容中医那是再合适不过,中医没有限定的标准,一个疾病一百位医生,有可能就有一百种治疗方法,不出事一切都好,一旦出事,甚至连判定标准都没有。

历史上,甚至近代,多少著名的国手名家的最终结果都是锒铛入狱。

秦卫华等人跟在郭文渊身后,一边走郭文渊一边问:“今天的会诊让那些孩子观摩了没有?”

“所有人都在观察室。”秦卫华笑着道:“还是您老照顾这些个后辈啊,平常这种机会,实习生可是捞不到的。”

“学医难,我们那个时候是没机会,现在有机会了,多照顾一下后辈,中医的未来还在这些年轻人肩膀上。”

秦卫华点着头,他学医那会儿,拜师学医都是很讲究的,郭文渊那会儿就更别说,从学徒一步一步走过来,拜师行礼,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那个时候别说你不努力,你就是想努力,那也要先找到一位好师傅,本事可不是那么好学的。

几个人走着,一路上都有医生问好:“郭老好......”

郭文渊温和的点头。

路过针灸推拿科的时候,凑巧任海强就在不远处,看到郭文渊等人,急忙上前:“郭老好。”

“小任啊。”

郭文渊笑呵呵的点了点头,随意的问:“那些孩子都还好吧?有没有发现什么好苗子?”

原本郭文渊也只是随意这么一问,没曾想任海强却急忙道:“郭老,这次还真有颗好苗子,就是那个方寒,年纪轻轻,真是让人意外啊。”

方寒郭文渊是很有印象的,之前在会议室,方寒望而知之,让郭文渊也大吃一惊,印象深刻。

“嗯,确实是个不错的年轻人。”郭文渊道,他以为任海强说的就是会议室的事情,这事他知道。

“您老是不知道啊,刚才会诊室那个病案,那个方寒竟然分析的头头是道.......那本事,就是一般的主治医也没有啊。”任海强继续道。

“会诊室?”郭文渊一愣。

“是啊,视频我特意让人留着呢。”任海强满脸笑容:“我还说等会闲了送去院办呢,这样的好苗子我们医院一定要留着。”

任海强是医教科的副主任,负责的就是这个,要是能相中一颗好苗子,那也是他的能力和眼光。

郭文渊顿时来了兴趣:“那就去看看。”

一听郭文渊有兴趣,任海强顿时像打了兴奋剂一样,头前带路,一群实习生也抛之脑后了,自己平常可没多少机会和郭老说上话啊。

......

原本说好下午要转两个科室的,后面任主任不见人了,一群实习生就只好继续呆在针灸推拿科,方寒又治疗了三个患者。

快下班的时候,任海强终于出现了,满面春风,看到方寒,脸上的笑容那就更胜了。

方寒被任海强看的全身发毛,任主任不会有什么不良嗜好吧,自己也确实长的帅,这.......大不了实习不过关,节操不能丢。

“都到会议室集合,说一下下午的感受和心得。”任海强大声吩咐,说着话走到了方寒跟前:“小方啊,怎么样,下午治疗了几个患者?”

“四个。”方寒下意识的退了退,心生警惕。

“一下午就四个,很不错啊。”任海强伸出手就想拍方寒的肩膀,方寒急忙躲过,让任海强下意识一愣。

“哈哈,年轻人还害羞。”

越看方寒,任海强是越喜欢啊,刚才在会诊室,郭文渊看了视频,对方寒那是赞不绝口,隐隐的任海强也看出了些,郭老好像有了收徒的想法。

在杏林界,师承资历那可是很重要的,中医大夫,要出头可不仅仅要靠本事,没有好出身,出头的难度比起名师之后那可要难上很多很多。

郭文渊如今那就是东南五省的杏林界权威,方寒要是成了郭老的学生,那以后前途可不是自己这个医教科副主任能比的。

不由的任海强也有些羡慕起方寒来了。

“叮......崇拜点50......崇拜点8,崇拜点6......”

方寒断断续续的接收到系统的提示,任海强刻意和方寒一个人说话,边上那么多双眼睛,不少都红彤彤的,这每一双发红的眼睛那都是一个崇拜点啊。

只是这个50......

方寒看了看任海强,任海强这位医教科的副主任是什么职称他不清楚,可这职务......妥妥的小BOSS啊.....


无论是中医治病还是西医治病,医生都不能仅仅开个方子让患者去吃药,告诉患者自己患的是什么病,为什么吃这样的药这是最基本的。

医生不需要向患者讲明发病的原理,专业的治疗方案,但常识是必须告知的。

“这个情况是好几方面形成的,长期便秘造成大肠缺乏蠕动力,脾胃肾虚同时导致肠道干燥,而且你身体里面有寒气,身体虚寒也会造成胃动力不足,肠道积滞,回去之后按方服用,少吃生冷一些的食物,水果之类的少吃。”

李住院医看着方寒,对照方寒的解释,慢慢的有些明白了。

方寒开的这个方子属于《伤寒论》中的名方,桂枝汤加减,针对的正是患者的心肾阳虚、肠道动力不足。

其中方寒把生白术的量提到了60克,属于重用,目的正是用多脂的生白术生津健脾,温润肠道,同时生白术还有补后天脾胃、益气除湿的作用。

李住院医开始有些看不懂方寒的方子,是因为他不明白病机,现在方寒解释了之后他就懂了,简单的药理李住院医还是明白的,一切脾胃虚损都可以用生白术甘温补益,脾气一旦健旺,那么清气就会上升,浊气就会下输。

李住院医有些明白了,患者却有些不懂:“少吃水果之类的?其他医生都交代多吃水果的,特别是香蕉之类的不是有助于润肠吗?而且水果里面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方寒淡淡一笑:“你这个病时间也不短了,那你整天吃水果,你的便秘好了没有?”

病人一愣,没吭声。

有时候说的再好,那也要看疗效,什么水果富含维生素,香蕉润肠,有用了那才算数,没用吃再多又有什么意义?

“维生素是西医的说法,中医里面不讲这个,只讲四气五味、温寒凉热,你看看你的手指甲,已经淤青,这证明体内的寒气很重,就不能碰凉的东西,现在这个季节虽然还有些热,但是水果之类却属于冷食。”

“维生素再好,你也要有能力吸收消化,现在你的体内有寒气,生冷一旦碰触,就会消化不良,反而加重了病情,人参大补,也没见所有病都让患者吃人参吧?”

患者抬头看了看方寒,这个年轻医生好高冷啊,说话一点情面都不留。

“回去按方服药,注意禁忌,三剂药服完要是没效果来找我。”方寒站起身:“我叫方寒。”

李住院医急忙把药方备案,在药方上面签了字,让患者去拿药。

患者拿着药方刚刚出门,就碰到苗大龙,一般情况,只要不是特别忙,听说方寒治疗,苗大龙都会来看看,一方面看看方寒的能耐,一方面也是以防万一把关。

“这是治疗完了?”

苗医生向患者点了点头:“我看看方子。”

中年人一看苗医生年纪大,就急忙把药方递了过去,这时领导来了。

苗医生接过方子看了一眼,下意识就是一愣,方寒的方子开的很正规,先是症状,然后是辩证,其次是药方,最后是禁忌。

不看患者,单纯看方寒的方子,其实就能把整个病症看的一清二楚了。

无论哪一位中医大夫治疗,都是根据患者的症状、主诉、脉象来辩证病情,然后对症开药,换句话说,如果方寒的诊断没有失误,也就是上面的症状、主诉、脉象没有错误,这个方子简直完美的不能再完美。

辩证清楚,用药老道,即便是苗医生自己开方也自问不会有方寒这么完美。

“我摸个脉。”苗大龙伸出手,患者也很配合,摸脉的时候苗大龙也观察了一下患者的气色和症状。

“嗯,没什么问题,去抓药吧。”松开患者的手腕,苗大龙满意的点了点头,诊断方面方寒也是准确无误。

这小子简直神了。

看着患者远去,苗大龙站在接诊室门口满脸感慨,越了解方寒,苗大龙越发现,自己认识方寒的原来只是他的冰山一角,这小子好像什么都懂,而且本事不低。

刚才这个便秘的患者,说实话,若不是看了方寒的辩证,他直接上手也不见得能拿得下来。

作为急诊科的医生,苗大龙在有些方面并不专精,他最擅长的还是急救。

在苗大龙看来,方寒的本事绝对已经有了在内科坐诊的实力了。

接诊室里面,李住院医正虚心请教:“方医生,您刚才这个病案简直太经典了,简直把所有情况都考虑到了。”

吴磊也在边上插嘴:“方寒,把你的能耐传授一点给大家吧,这整天打酱油,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林光亮和秦熙姌也有同感。

别的科室的实习生是什么情况他们想象不到,可是来了急诊几天,他们确实是打酱油的,整天跟在方寒屁股后面,别说上手了,什么也做不了。

苗大龙之前教育李住院医,一番话确实有道理,可是放在吴磊几个人身上,那也有弊端。

跟着主治医或者住院医,有些小事情实习生还是有机会的,如果表现好,甚至能争取到上手锻炼的机会。

可是跟着方寒,方寒本身就是实习生,自己都没有处方权,怎么让他们上手?

当然,这个不是最主要的,只要方寒愿意,背后有苗医生为方寒把关,问题不大,可方寒本身也需要机会啊。

方寒有些尴尬,让自己传授经验?自己的本事那都是系统给的。

苗医生推门进来,呵呵道:“你们几个是不是都觉得中医很难?”

几个人小鸡啄米一样点头,太难了,大学学了几年,考试成绩他们都是名列前茅,可是真正来到医院才发现,真的什么都不懂。

苗医生难得有时间,心情也不错,在椅子上坐下,李住院医急忙找一次性杯子倒了杯水递过去,吴磊三个实习生一愣,怪不得人家李医生是住院医呢,瞧这眼力劲。

苗大龙喝了一口水,这才继续道:“其实你们真要用心去想,中医并不难,中医辨证的基础你们都懂,现在你们要做的就是怎么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就比如说中医四诊,望诊,望动作、望眼神、望形体、望面色、望皮肤、望指甲、望头发、望舌等等。”

“你们在学校学习的时候,什么动作代表患者有什么不足,什么面色代表患者有什么缺陷,指甲什么颜色不正常,这些都有学,在医院,你们就要不断的去结合实践,看到病人就要去运用。”

“首先患者来了,不论主治医什么治疗,你们要有自己的判断,然后把自己的判断和老师的判断对照,一致的就证明判断正确,错误的错在什么地方?”

“就拿刚才的患者来说,指甲发青,这是体内有寒,你们第一眼看到患者指甲,有没有这个判断,如果有,证明你们判断准确,下次有类似的患者这就是经验,如果没有,就记住......有些东西在中医里面那也是一成不变的,基础东西任何医生都是这么用,并不是你看到指甲发青代表患者体内有寒,主治医看到就不是。”

“中医望、闻、问、切的诊病标准对任何人都一样,他就好比西医的化验单一样,什么数据代表什么,这些基础根据其实都是一成不变的,根据你们的观察去判断患者的病情......”

苗大龙说的非常详细,即便是方寒也听的津津有味。

在有些方面,方寒甚至不比苗大龙差,可他的见识其实还是实习生的见识,最多比其他人强一些,这几天很多时候治病,方寒依仗的都是获取的中级急诊经验,来对照,来判断治疗,而不是像苗大龙所说的,用自己学到的东西去判断分析。

如果用考试答题来举例子,方寒获取的中级急救就等于是答案,他直接把答案抄了上去,对照答案之后才知道这个题这么做,原来这样,而不是一开始就知道这么做,原来这样,这就是区别。

苗大龙或许本身水平并不算太高,但是在医院工作这么多年,带过不少实习生,经验丰富,这一番解释当真是形象生动,让人眼前豁然开朗。

就比如望诊,很多中医大学毕业的毕业生都知道什么脸色代表什么,可是遇到患者,这些人并不能把患者表现出来的气色和学到的结合起来,打眼一看,这个人的气色究竟是不是自己学到的那种气色,心中犹豫。

苗大龙这么一说,大家瞬间有了方向,不懂,不断尝试,不断对照,慢慢的去熟悉,去运用。

对一次,因为是自己判断的,就会记忆尤深,错一次,改正,也会记忆尤深,这才能不断进步。

一边听着苗大龙的讲解,方寒一边参照学校里面学到的基础,一边结合中级急诊里面的经验领悟,很多东西竟然豁然开朗。

“叮......恭喜宿主望诊技能突破初级,奖励崇拜点50000,希望宿主再接再厉。”

突然一声系统的提示音打断了方寒的思绪。

“望诊突破初级,崇拜点奖励50000?”方寒先是一愣,然后是狂喜,自己不依仗系统,望诊达到了初级水平,系统却把需要兑换永久初级技能的50000崇拜点奖励给了自己,也就是说不依仗系统,他自学技能达到一定程度,系统都会返还奖励一定的崇拜点?

这简直是意外之喜啊。


对实习生来说,进入医院之后的每一个机会都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进入医院,能不能尽快入了住院医或者说主治医的眼,这才是每一位实习生的大机遇。

医疗行业历来都是很考究资历的地方,一步快步步快,一步慢,步步慢慢。

懂行的人大概都知道一些,医院里面的行政职位虽然和医师职称没有太直接的关系,却也息息相关。

就比如说科室主任,一般医院的科室主任基本上都是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的很少很少。倘若一个科室里面有好几位主任医师,那么这个科室主任的竞争就是很激烈的。

大家都是主任医师,凭什么你当主任?

在很多时候,职称亦或者职务那都是一颗萝卜一个坑,机会就那么多,别人占了,你就占不到。

这次前来的实习生三十几个人,谁不想出头,可即便是出头那也有快有慢不是。

很多医科大的学生,大家明明是一个班的,一起毕业的,十几年下来,有的人成了主任医师,有的人却还在为主治医师的职称而奔波,这是很正常的事了。

事实上在医生亦或者护士眼中,刚来的实习生那就是麻烦,忙帮不了多少,有时候反而帮倒忙。有人说医院是个现实的地方,这话绝对不假,要不是任务或者领导安排,真没几个医生愿意带实习生,除了端茶倒水,实习生能干嘛?

实习生的地位甚至不如临时工,临时工最起码还能背黑锅,可实习生连黑锅也背不成,没有处方权,不能独立应诊,出了事还要医生们担责任。

大家都是实习生,起步一样,可来了这两三天,基本上等于被无视。

方寒呢?却一而再再而三的被看重,这让大家伙的心中很不是滋味,特别是一些自认为自己很不错的人很酸楚。

“......崇拜点1......崇拜点2......”

“这是有人反应迟钝?”接收到系统的提示,方寒回头四顾,刚才一口气获得了28点,这会儿断断续续四五点:“还有人很淡定?”

“呀,崇拜点1000了?”

方寒下意识的一查,吃了一惊,昨天睡前才600多点,这一晚上......这些人晚上都不睡觉,净眼红自己......不对,崇拜自己了?

既然1000了,要不要兑换一下高级临时技能试试效果,方寒跃跃欲试。

任海强很温和的看着方寒:“有什么看法随便说说嘛,患者也听不到,说错了没关系。”

方寒抬眼看了一眼任海强,心中嘀咕:“这是你逼我的,我正犹豫呢......兑换临时高级望诊技能....”

“兑换临时高级望诊技能,崇拜点1000,是否兑换?”

“是!”方寒确认兑换,一瞬间刚才他观察患者时候观察到的点点滴滴就和脑海中的知识经验结合,整个人瞬间变的自信无比,相应的判断也浮现了出来。

“如果我没看错,患者之前应该受过伤,估计是比较严重的车祸,从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颅脑损伤,肢体功能也出现了障碍,虽然后续通过锻炼恢复,但是平衡能力还是有些差,这一次应该是意外摔倒导致情况加重。”

边上一群人听得目瞪口呆,这是讲故事呢?

刚才在病房,大家伙就那么转悠了一圈,你就看出人家受过伤?还是车祸,还颅脑损伤,肢体功能障碍,你怎么不说是鬼上身,你还会画符,瞧把你能的。

当着任海强的面,一群实习生没敢这么说,不过脸上基本都是嗤之以鼻的神色,真以为出了两次风头,你就成国手了?即便是郭文渊郭老来也不见得有这种本事吧?

任海强愣了愣,也有些不敢相信,这真是方寒看出来的,该不会是胡说八道吧?

望而知之的本事,任海强是知道的,作为江中院医教科的副主任,他的医术或许不见得多厉害,可见识绝对不凡。

中医诊断,望、闻、问、切,说起来简单,事实上绝对是高深莫测,很多人认为中医诊脉才是诊病的关键,其实不然,这诊脉在四诊中排名靠后,望、闻、问三诊一点也不容忽视。

望诊排在第一,并不是为了顺口,医生治病同样治心,这望诊正是医生了解患者的第一步。在一些时候,望诊诊断出的一些情况甚至可以取得患者的信任。

讳疾忌医大家都听过,患者隐瞒病情的情况在医疗界并不罕见,放在现在,很多人看中医都是碰运气,你这个中医有没有本事,是不是有能耐患者也要考量,这个时候靠什么获得患者的信任?正是眼力。

中医是一门经验性的科学,经验越丰富,阅历越丰富,理论越丰富,诊断辩证越准确,这也是人常说中医越老本事越高的原因。

一些知名的大国手确实有望而知之的本事,比如大国手林红章老人,那一双眼睛真像是一双透视眼,大多数时候眼睛一扫,你有什么病,病因病史,一目了然。

可方寒这才多大?二十二三岁的毛头小子,还没毕业的实习生,这就望而知之了?

之前给大家讲解情况的住院医这会儿已经傻眼了,嘴巴大张,不可思议的看着方寒。

别人不清楚,这位住院医却知道一些,毕竟患者现在是他负责,患者之前确实出了一次车祸,情况甚至非常严重,昏迷了十天才苏醒,刚醒过来的时候是记忆全无。

之后通过治疗恢复,患者这才好转了不少,而且一直在进行功能训练,这一次也正是在家里进行功能训练的时候出了意外。

住院医知道情况,可这情况现在除了陈医生和他,骨科的其他医生都不是很清楚,方寒一个实习生......

这个年轻人是妖怪吗?

任海强眼睛一扫,就看到住院医的表情,这心中咯噔一下,难道又被这小子说中了?

“情况是不是这样?”任海强问住院医。

“差不多,这位方......方医生说的基本准确......”住院医有些不知道怎么称呼方寒,刚才听说是姓方,可真是实习生?

“......崇拜点56!”

一群实习生大眼瞪小眼,竟然真的说对了,这......这他么简直太神奇了,大家伙感觉到好像不是来了医院,这是来了魔法学校了吧,带异能的?

“怎么这么多人?”

陈医生从远处大步走来,他这是刚刚做完一个手术出来,远远的就看到病房门口人不少。

“原来是任主任。”陈医生笑着招呼。

任海强这位医教科的副主任可不仅仅是在实习生面前有威望,一般的医生也都要忌惮三分,医生们的考核,平常医患纠纷,任海强可都是能插得上话的。

“陈医生!”住院医也急忙招呼。

陈医生点了点头问:“都准备好了没有?”

“都准备好了,拍的片子也出来了。”住院医急忙道,说着话就急忙去拿东西。

任海强笑着问:“陈医生,是要给5床做手术?难度大不大?”

原计划中,任海强并没有打算在骨伤科观摩手术,只是刚才方寒的一席话让他很吃惊,心中不禁琢磨,这个手术方寒能不能做?这要是能做,帮着争取下来,也算是提前卖个人情。

“难度还是比较大的。”陈医生道。

“难度大?”任海强看了一眼方寒,他刚才想着,方寒一眼都能看出来龙去脉,应该是因为患者在某方面表现的比较明显,情况不算太严重。

一般人的认知基本上都是这样,你生病了,乡村诊所的医生都能诊断治疗,那这个病就不难,要是专家教授们都摸不准,这就难了。

方寒一个实习医生都能一眼看穿,你说难度很大?虽然方寒很优秀。

陈医生不解的看着任海强,心说任主任你这什么表情,我说难度大有毛病?

正说着,住院医拿着患者拍好的片子来了,陈医生伸手接过来,打算给任海强解释一下,就听到任海强问方寒:“小方,这个问题很复杂?”

陈医生一愣,手就停下了,看向方寒,心说任主任没抽风吧,问这个年轻人,他比自己还清楚?

方寒没看陈医生,而是点头:“比较复杂,患者应该是寰关节错位了,寰关节是上承头颅,下接躯干,前面是气管、食管和咽喉壁,两边有椎动脉、颈静脉、颈动脉,还有不少大的血管神经,往上是呼吸中枢,动手术危险性可想而知,即便是手法复位,也必须有较高的水准......”

这个倒不是方寒通过系统了解到的,学医这么久,一些基本的常识他还是知道的,凡是了解寰关节所在的医生,都知道这个地方的复杂。

“寰关节错位?”任海强摸着下巴,回头看向陈医生确认,心情那就别提了,你刚才看了那么会,就看出这么多问题,带透视眼的?

陈医生看向住院医,也是满脸惊讶,刚才这小子看了病历和片子?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