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吞噬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精品文

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精品文

一只绿耳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中的人物刘晓陆杨拥有超高的人气,收获不少粉丝。作为一部军事历史,“一只绿耳”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的,不做作,以下是《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内容概括:发酵要几天时间。他们刚好可以趁着这段时间把剩下的事情弄好。刘晓点头。陆大石又看向陆柏三人,吩咐道:“老二和老三出去找点石头回来,老大跟我弄一下灶台。”“好。”陆家开始忙活起来。转眼便到了七月初十。陆杨一大早的就收拾好东西,与刘开毅三人道别之后,便去肉摊那边买了些肥肉和五花肉。......

主角:刘晓陆杨   更新:2024-05-28 00:2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刘晓陆杨的现代都市小说《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精品文》,由网络作家“一只绿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中的人物刘晓陆杨拥有超高的人气,收获不少粉丝。作为一部军事历史,“一只绿耳”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的,不做作,以下是《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内容概括:发酵要几天时间。他们刚好可以趁着这段时间把剩下的事情弄好。刘晓点头。陆大石又看向陆柏三人,吩咐道:“老二和老三出去找点石头回来,老大跟我弄一下灶台。”“好。”陆家开始忙活起来。转眼便到了七月初十。陆杨一大早的就收拾好东西,与刘开毅三人道别之后,便去肉摊那边买了些肥肉和五花肉。......

《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精品文》精彩片段


陆大石瞥了一眼刘晓,抬步往那一排罐子走去。

一边走着,陆大石一边让刘晓去把陆柏几人喊过来。

“孩子们都睡着呢,你喊起来作甚?”

说是这样说,刘晓还是听话地去把陆柏几人喊了起来。

陆柏几人正在房里补觉。

现在天天一大早地起来,陆柏几人也习惯回来处理好草药之后补个觉。

这会听到刘晓的喊声后,几人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拿起衣服一边穿一边往外走。

陆柏站在门前,看向刘晓有些懵:“娘,发生什么事了?”

陆松和陆榕两人也疑惑地看向刘晓。

刘晓摇头,让陆柏几人先把衣服穿好,才道:“你爹说有事跟你们商量。”

陆柏一听,穿好衣服后,便过去帮陆大石把剩下的罐子搬回杂货间放好。

片刻后,除了几个小孩在院子里玩耍。

几个大人都坐在堂屋里等陆大石说话。

陆大石先是把陆杨跟他说的话说了出来,然后才道:“我打算在院子角落里弄个灶台,到时候就在那里弄那什么蒸馏酒。”

说着,陆大石把陆杨之前给他的纸张拿了出来。

知道陆柏他们看不懂,陆大石便一一给几人解释。

一盏茶后,陆柏看着陆大石和刘晓,点头道:“爹,娘,我觉得可以试一试。”

陆松和陆榕也点头表明态度。

家里没人反对此事。

陆大石心也定了下来。

想到之前陆杨给他塞的三两银子,他连忙把银子拿出来递给刘晓。

“这是杨子同窗还的,你收好。”

刘晓心里一惊。

上回陆大石便带回来了三两银子。

这会又带回了三两,可不是杨子在学堂里面出了什么事了吧?

刘晓把这话问了出来。

陆大石摇头,“就是我上次跟你说的那借钱情况。”

刘晓一听,这才放心地把银子收了起来。

一旁的赵梨花和李静,周寻芳三人抬头看了一眼,便继续低头弄着绣活。

陆大石见陆柏几人都听明白后,便道:“事不宜迟,今天就开始吧,先把角落里的东西弄出来。”

那个角落里放着一堆干柴。

得先把这些干柴弄到其他地方放好才行。

想到之前陆杨说的得先发酵,陆大石看向刘晓。

“孩他娘,一会你先弄些粟米出来,先泡着,明天就先把它们蒸好发酵再说。”

发酵要几天时间。

他们刚好可以趁着这段时间把剩下的事情弄好。

刘晓点头。

陆大石又看向陆柏三人,吩咐道:“老二和老三出去找点石头回来,老大跟我弄一下灶台。”

“好。”

陆家开始忙活起来。

转眼便到了七月初十。

陆杨一大早的就收拾好东西,与刘开毅三人道别之后,便去肉摊那边买了些肥肉和五花肉。

路上也给铁蛋他们买了些甜嘴的糕点。

他现在手上的钱不多。

一大半的钱都去买了笔墨纸。

现在兜里也就剩下八文钱了。

坐上牛车回家时,陆杨还在想着家里的情况。

也不知道家里现在已经弄成什么样子了。

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天。

若是家里已经按照他之前说的弄好了灶台,那他这次回去就能弄那个蒸馏酒了。

想着这些事,牛车很快便到了大河村。

陆杨到家门前时,家里大门紧闭,也听不见里面的声音。

他后退两步,抬头看了看前面正冒着白烟的院子,想到某种可能,他连忙喊道:“爹,娘,我回来了。”


一炷香后,陆杨走到了城门前。

“李伯,我来晚了。”

李伯摇头,指了指车上还剩下的几个位子,笑道:“不晚,还要再等等才能走呢。”

陆杨松了一口气,跟李伯聊了两句之后,便上车找位子坐下。

李伯也是大河村人。

因着前几年伤了脚做不了农活,便借了不少钱买了头牛。

现在专门做拉人或者拉货的生意。

片刻后,车上坐满了人。

李伯吆喝一声,牛车慢慢动了。

陆杨看了看车上的人,随后看向路边。

身上被几股视线盯着。

陆杨以前也经常被人这么盯过,早就习惯了。

他自动屏蔽了身旁细碎的声音,想着陆家的事。

陆家一共十七口人。

因为原主,原本三十多亩的田地现在只剩下了十亩。

如今日子都是过得紧巴巴的。

原主不管家里的事,每次回去都是为了拿钱。

他这次回家,估计几个哥哥嫂嫂多少也会有些意见。

毕竟,这是他第二次县试落榜。

县试三年两次。

要想再考,就得等到后年才能考。

而家里现在的情况,再卖地供他读书的话,估计一家人都会熬不下去。

陆杨垂下眼帘,看着手里抱着的箱笼,心里想着能赚钱的路子。

他是条真咸鱼,除了上课,手机玩得最多。

各种视频也看了不少。

仔细挑挑,能拿得出来赚钱的少之又少。

眼看想了几个,结合陆家的情况都一一放弃后,陆杨把注意力放到了自家祖业上。

他家是靠酿酒起家的。

后面虽然也投了一些其他的产业,但重心始终都是放在了酿酒上。

他从小到大接触得最多的,就是关于酿酒了。

不管怎么样,他对于自家拥有的酿酒方子多多少少也是有些了解的。

陆家如今这情况,用米酿酒不成,倒是可以从其他地方想办法。

陆家建在临村尾的位置,离后山差不多有一个时辰的距离。

他回家之后倒是可以去后山找一找,看看有没有什么能酿酒的东西。

就在陆杨想着以后的安排时,牛车慢慢停了。

陆杨抬头看了一眼,不知何时,车上只有他和另外两位大叔了。

他连忙跟着两位大叔下车。

车钱之前就给了,陆杨等李伯走远之后,才往前面的村口走去。

现在正是农忙时期。

陆杨直到走到家门口,也没有遇到人。

陆家院门关着,陆杨看了看周围的土墙,上前几步敲门。

“来了,是谁啊?”

一道稚嫩的声音响起。

陆杨从记忆里得知,这是大房二儿子二牛的声音。

“二牛,是小叔,把门开开。”

二牛已经从门缝里看出来是谁回来了,陆杨刚说完,他就已经踩着凳子把门栓拉开了。

“小叔!”

陆杨点点头,看向正在院里玩耍的几个小孩,一边往里走,一边问道:“二牛,只有你们几个在家吗?”

陆家有8个小孩。

除了大房7岁的铁蛋不在之外,其余几个小孩都在。

二牛点头,“大哥去田里帮忙了,我和招娣姐在家照顾弟弟妹妹。”

招娣是二房的大女儿,今年6岁。

现在背后正背着三房1岁的小女儿豆子。

几个小孩见到陆杨,也乖巧地过来喊人。

原主平时回家大多数时候都是关在房里看书,并不怎么接触这些小孩。

几个小孩也被家里的大人说过不能在小叔看书的时候大吵大闹,因此这会见到陆杨脸上都有些胆怯。

陆杨笑了笑,也没有说什么。

让他们自己继续玩之后,就回了房。

陆杨把箱笼里面的东西摆放到书桌上后,便拿着买的骨头和肉去了厨房。

陆家有五间土屋,形成一个凹字。

一间正屋,左右两边各两间土屋。

原主之前看书怕吵,就搬到了左边的土屋里住。

另一间则是用来放杂物。

右边一间是厨房,一间是大房在住。

正屋四间房。

一间父母住。

一间二房住。

一间三房住。

还有一间,则是给大点的孩子们住。

厨房里放了很多东西,看着不算大。

陆杨怕这天气把肉和骨头闷坏了,便从柜子里拿出几个碗把东西装好。

然后又打了两盆井水,把碗放上面搁着。

弄好后,陆杨趁机看了一眼厨房里的情况。

灶台上放着两个罐子。

一个装着半罐子的粗盐,一个装着浅浅一层的猪油。

米面豆子一类的东西陆杨没有看到,只在一旁的桌上看到了一篮子的野菜。

陆杨从记忆中得知,这是苦菜。

一听名字就知道味道肯定带着苦味。

这应该就是陆家晚上要吃的菜了。

陆杨走出厨房,看了看天色。

现在正是申时,他娘和三个嫂嫂应该也快要回来做饭了。

陆杨也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

见几个孩子玩得正高兴,就回房把桌上的东西整理了一下。

抄书可以明天开始。

他现在可以先练练字。

拿出笔墨纸砚。

陆杨一连写了两张纸,才停下活动了一下手腕。

看着纸上的字,陆杨满意地点头。

原主的字偏向于颜体。

笔画丰满浑厚,气势磅礴。

大气中带着一抹锐利。

整体看着仿佛多了一抹生动的灵魂。

陆杨抬头看了一眼窗外,见几个小孩都乖巧地在院子里玩石头后,又抽出两张废纸继续练字。

不知过去了多久,一道开门声响起。

陆杨抬眸望去,便见他娘刘晓拎着一个篮子走了进来。

后面还跟着铁蛋和三个嫂嫂。

想了想,陆杨放下笔,收拾好桌上的纸张就走了出来。

“娘......”

陆杨刚想跟几个嫂嫂打招呼,便被他娘给打断了。

“你爹就说你今天会回来,还让我回来早一点做饭。”

刘晓高兴地走上前拉着陆杨的手检查了一遍。

见陆杨的精神和整体看着比前几个月回来时还要好一些后,刘晓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杨子饿了吧?娘这就去做饭。”

陆杨刚想说不饿,刘晓就急匆匆地往厨房里走去。

片刻后又拿着一个葫芦瓢出来,然后进了正屋。

陆杨笑了笑,然后看向三个嫂嫂。

“大嫂,二嫂,三嫂。”

陆杨照着顺序喊了一遍。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