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昭李齐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文本阅读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由网络作家“大千飞雪”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中有很多细节处的设计都非常的出彩,通过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大千飞雪”的创作能力,可以将李昭李齐等人描绘的如此鲜活,以下是《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内容介绍:“这是你的事情,与我何干?”......
《完整文本阅读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精彩片段
朱威毫不理睬,在他看来,虽进攻不足,防守却是没问题。
李昭叫停了麾下的劝降,抬头看了看天空,平静说道:“起风了,这是好事。”
对杨智道:“动手吧!”
昭武军士兵,点燃火油罐,然后迅速通过抛石车砸向对面。
抛石车一刻不停,一波又一波砸到了东府岭上。
山上树木或房屋被砸中,借助风势,顿时燃起大火。
有东府岭士卒被砸中,痛苦的发出嘶喊声。在地上来回滚去,仍然无法扑灭身上火势,直到活活被烧死。
李昭准备了上千个火油罐,现在才刚刚用到四分之一。
山上火势越来越大,那一团团烈火,犹如一个个猛兽,想要将一切都吞噬掉。东府岭上,众人心中恐慌,四散逃命。
见越来越多的人被烧死,朱威又惊又怕,急忙让人弄水扑灭大火。
但着火的地方越来越多,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扑灭。
山下的昭武军,还在继续攻击。熊熊猛火,会无情又公平的对待每一个人。
东府岭上很多人,受不了滚烫的烈焰,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山上宛如一片人间地狱。
李二娘看不下去了,这太残忍了,仿佛要将东府岭上所有人,全部活活烧死,一个不留。
李昭觉得差不多了,担心烧掉山上粮食,下令停止攻击。让人往山上喊话,放下武器,下山投降。
朱威此时完全失去了统治力,东府岭士卒为了不被烧死,不顾朱威的阻拦,纷纷下山投降昭武军。
杨智一边收纳降军,一边继续堵着山寨出口,防止朱威趁乱逃跑。
很快,朱威身边再无任何士卒。万般无奈下,只能下山投降。
朱威跪在李昭面前,李昭却没搭理他,而是笑着看向李二娘,说道:“按照之前的约定,二娘可否告诉我,你的真名是什么?”
李二娘表情复杂,“我姓‘李’,名‘若晗’。”
“‘李若晗’,倒是个好名字。”
朱威低着头,听到李昭在他面前,肆无忌惮叫着李二娘真名,心中不由嫉恨。他追求李二娘多年,也还是第一次知道她的真名。
李昭对朱威道:“知道了二娘真名,想必你也能死而无憾了。”
朱威大为恐慌,急声道:“求求寨主,饶我一命。我朱威此生做牛做马,也定会报答你。”
“若晗,你相信他的话吗?”
李若晗摇了摇头,“此人阴险狡诈,不可信。”
“你之前说过,我若下山投降,你不杀我的!”朱威连忙道,声音开始颤抖。
“你仔细回想下,我是劝你投降,但从未说过,投降不杀之类的话。”
朱威愈加害怕,不停磕头求饶。
“送他走吧。”李昭淡淡道。
一昭武军士卒迅速挥刀,划破朱威脖子。
李若晗见朱威已死,对李昭道:“东府岭已灭,我也没必要再留下去,就此告辞。”
李昭佯装诧异道:“你要走,去哪里?”
“自然是回柳城,将此事禀告给盟主。”
“我没说过让你走,你还需跟我去黑虎岭。”
“你什么意思?我想走就走,想留就留,何须经过你同意。”李若晗脸色一沉。
“若晗,为何你就是不明白,我根本不可能让你离开。”李昭悠悠道。
李若晗以为李昭觊觎美色,心中恼火,“我麾下一千余人,或许打不过你。但若要走,你恐怕也留不住我。”
“但这些人如果回去,对杨辛讲述了此战经过。杨辛必然会对我起戒心,我虽不怕他,多少还是有些麻烦。”李昭淡淡道。
“这是你的事情,与我何干?”
正当她胡思乱想时,听到一声长叹,李昭欣慰道:“累死我了,终于写好了,给你看看。”
李若晗疑惑的接过李昭写的东西,看到标题几个字,愣了下,“昭武军政治测试题”,这什么鬼!“政治测试”是什么东西。
越看越心惊,第二行有这么一句话:“凡是昭武军士卒,必须经过此考试,分数要九十分以上。低于此分数,直接降为备用军。”
瞥了一眼李昭,暗自骂道:这厮脑袋有病。
“你刚才是不是在骂我?”李昭见李若晗眼神不对。
“怎么会呢,大帅想多了。”
李若晗继续往下看,下面是十个考题。
第一道题:昭武军主帅是谁?请写出他的名字。
第二道题:每一个昭武军将士,该永远忠诚谁?请写出他的名字。
第三道题:昭武军将士的钱粮,各种赏赐,是谁下发给你们的?请写出他的名字。
前三题都是问答题,稍微有点脑子都知道答案是什么。下面是选择题,可单选也可以多选。
第四道题,如有人心怀不轨,打算谋反,背叛大帅。你身为昭武军将士,该怎么办。甲选项,直接干掉谋反之人。乙选项,先假装投靠他,取得信任,然后再干掉他。丙选项............
再然后还有几道判断题。
李若晗看不下去了,“这到底什么东西,写这个做什么用?”
李昭眼神异样,“自然是希望将士们,众志成城,团结一致。”
此言过于冠冕堂皇,李若涵并不信,“真的只是因为这个原因吗?”
“还有其他原因,你以后会知道的。”
见李昭不想多解释,李若晗也不再逼问。拿起“政治测试题”,嫣然一笑道,“古往今来,从未有人做过这样的事。大帅今天,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李昭想起一句诗:有美一人,婉如清扬。妍姿巧笑,和媚心肠。
心里是这么想的,嘴里也是这么说的,打趣道:“有没有人对你说过,你笑起来很好看?”
李若晗两腮微红,“请大帅自重,我已成亲。”
李昭微微一笑,并不介意,毕竟.........猎物已在牢笼内,永远都无法离开。
李若晗见李昭在定定看着她,心中没来由感到一丝恐惧,继续道:“有件事,大帅却是疏忽了。”
“你是想说,我麾下士卒,大部分人不认识字,对吗?”
“正是。”
“又不是让他们熟读四书五经,试题上总共也没多少字。我会找人教他们,花不了多少时间。”李昭不在意道。
“大帅今天找我来,就为了这件事,是吗?若无其他事,那我就回去歇息了。”李若晗准备起身离开。
“还有件事,想和你商量下。”
“什么事?”
“你之前部下,大部分被我并入了昭武军。里面如有人,可以带兵打仗,且人品不错,可以推荐给我。”李昭道。
“目前昭武军中有一人,叫‘石艾’,此人尽职尽责,而且武艺不错。之前在百花岭上,很多事情皆有他来处理,让我省了很多事。”
李昭眨了眨眼睛,定定看着李若晗:“此人尽职尽责?你确定他对你没什么想法?”暗指此人可能觊觎李若晗的美貌。
李若晗听出来李昭的意思,怒道:“此人正直,早已成亲,与其夫人相亲相爱。且若有人觊觎我的身子,我能察觉到,比方说........。”
“我会见见这石艾,若真如你所说,我必会重用此人。”
“你麾下这么多将士,为何要提拔以前百花岭的人。”李若晗好奇道。
李昭笑了笑,并未解释。
第二天,李昭派人叫来了石艾。
“听说你以前在百花岭上,做事颇有谋略。”
李昭心中一叹,真是麻烦。
他郁闷的是,以杨智的睿智,岂能看不出杨辛早想当这个盟主,否则怎会四处发邀请函。
杨智明明知道,还要问自己,以借此表达忠心。
李昭瞥了一眼杨智,厉声道:“以后莫要在我面前,耍这些小聪明。”
杨智连忙低下头,“末将知错。”
回到黑虎岭后,李昭立刻叫来邓信和齐景云。
“汉中将有大战发生,你立刻带人去南郑,去兰氏那里,购买大批军械,再另外去其它地方购买一批粮食,把山寨里九成银两全部带去。”李昭对邓信道。
原本负责和兰氏交接的人是杨智,因杨智另有其他事,现在主要由邓信负责。
“带走九成的银两,这是不是太多了。”邓信提出异议。
“你不用担心,我另有办法。”
邓信不再说什么,急匆匆领命离去。
李昭对齐景云道:“你派人潜入柳城,摸清城内豪强大户的具体位置。接下来要做什么,不用本帅多说吧。”
“大帅放心,在下明白。”齐景云心中一喜,知道李昭要干票大的。
此时,百花岭上。
李二娘回想刚才发生的一幕,着实感到尴尬。
她本想教训一下赵立,却没想到,对方实力比她还要强悍。
一士卒走了进来,道:“启禀寨主,东府岭的朱寨主,送来一封邀请函。邀请你去东府岭,说是要共商大事。”
“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是。”
看着朱威送来的邀请函,李二娘发自内心的厌恶。
朱威觊觎她的美貌,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且此人一向贪婪自私。平日里,李二娘根本不敢离开百花岭,唯恐朱威趁她不在,偷袭百花岭。
李二娘也想铲除朱威,但两家山寨实力差不多,暂时奈何不了对方。
朱威这封邀请函,她若去了,则是羊入狼口。
邀请函被李二娘撕成碎片。之后,聚集山寨中人,商讨出兵的事情。
..............................................
三日后,秦牛岭下,旌旗招展,锣鼓震天。数万名不同穿着的士卒,聚集在此,众人多是一脸的亢奋。
李昭穿越至今,尚未见过如此壮观景象。
杨智观察良久,猜测兵马将近三万人,各山寨中士卒几乎全员出动。
李昭这边就比较寒酸,黑虎岭和黄头岭加起来,来了一共一千多人。
杨辛在户外搭了一个台子,各山寨的寨主,皆登上此台。李昭和杨智因带的士卒过少,站在最后面。
杨辛身穿明光铠甲,腰挎宝剑,站在台子中央,一脸的意气风发,说道:“诸位,据探报,柳城内官兵仅有三千余人。我军兵力远多过官兵。如今,官兵轻视我等,未有防备。如此良机,岂能错过。我意,现在兵发柳城。诸位觉得如何。”
李昭站出来刷刷存在感,抱拳道:“盟主英明,此时出兵,必会大获全胜。”
众人不由看了李昭一眼,皆以为李昭如此积极,是想要讨好杨辛。
李二娘神色凝重,别人不了解李昭,她却不敢小觑对方。众山寨贫穷,很少有士卒穿盔甲。李昭那天的一百名士卒,却是人人着甲。
东府岭的朱威,反对道:“我军虽多,兵器却不如官兵精良。不是人多就能打赢的。我建议,先派出一万兵力,去试探官兵实力。然后再..........”
“荒唐!可笑!”王岗岭的刘天明打断朱威的话,说道:“你说先派一万人去试探,那些人去,那些人留下,这又该如何分配?武器不如官兵精良,难道就不打了吗。”
小说《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