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吞噬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完整章节阅读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

完整章节阅读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

九剑本尊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正在连载中的古代言情《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深受读者们的喜欢,主要人物有李盛李世民,故事精彩剧情为:年了,求之不得,奈何啊!”“陛下,盛儿找到了。”“哦,知道了……”李世民虚弱的点点头,但是紧接着忽然反应过来。“等等,观音婢,你说什么???”“盛儿找到了?!”......

主角:李盛李世民   更新:2024-04-25 18:1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盛李世民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章节阅读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由网络作家“九剑本尊”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正在连载中的古代言情《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深受读者们的喜欢,主要人物有李盛李世民,故事精彩剧情为:年了,求之不得,奈何啊!”“陛下,盛儿找到了。”“哦,知道了……”李世民虚弱的点点头,但是紧接着忽然反应过来。“等等,观音婢,你说什么???”“盛儿找到了?!”......

《完整章节阅读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精彩片段


李君羡听得一愣一愣,“杜大人,这人竟是一位殿下?真的假……”

“噤声!此事暂时不可声张!”

“是……是!”

李世民迷迷糊糊的恢复了意识,接着又重新睡去。

不过这一次,呼吸有力平稳,身躯也不再滚烫,显然已是脱险了。

……

杜如晦见李二没了危险,便也松了口气。

这时他突然发现,这客厅里长椅有些奇特。

寻常人家都是一把椅坐一人,但这里的椅子,却是四把联排放置,扶手只留了最左最右的两根。

铺着二尺厚的长垫子,还有数个圆乎乎的枕头放置。

“娘娘,桌上凉,我等不如将陛下移到这长椅上来!”

长孙皇后一呆,这才发现自己坐的位置十分柔软舒适。

虽然只是普通的棉布垫子,但手感竟是意外的好,当即点头起身。

这个小细节也让她注意到了。

自己这个儿子,虽然流落在外,却将小日子打理的十分温馨。

一时间不禁露出一丝微笑。

真好。

此时,李盛也回到了客厅。

看了看李二的状态。

“嗯……你们家老爷体质不错,这免疫系统也挺牛的,已经开始好转了。”

“这瓶青霉素是治伤寒的特效药,都给你们了。”

“每日早晚一粒,服够一个疗程。要记得,不要看状态恢复了就节省药物,万一复发了,你们可没地重新弄一瓶去。记住了!”

……

李盛刚才去清洗。

丫鬟棉儿服侍他更衣,顺带告诉了他,那些首饰样样来历不凡,价值不菲。

“公子,这位夫人的首饰都是一等一的,王家的大夫人都没这么好的呢。”

“很贵吗?首饰我不懂。”

“真的,拿到当铺去典,能买几百亩的良田呢。”

“卧槽……好吧,我明白了。”

“公子,这位夫人似乎与你很投缘。”

李盛作为穿越者,自有穿越者的傲气,不想占路人的便宜。

于是回到客厅后,便表示,将治伤寒的一瓶青霉素都送他们。

这青霉素,也是李盛花了无数心血用土法制作,又耗费了无数只香喷喷的走地鸡……测试下来,才弄了几瓶,作为回礼应该没什么问题。

长孙皇后接过青霉素。

看着朴素的玉瓶,质地不错,但非常干净。

干干净净,凝聚着才智。

就像她这个宝贝儿子一样啊……

一时间激动起来,险些又哭了。

“多……多谢公子……”

“公子,此药能治伤寒,立竿见影,想来也是世间罕见的神药。我等回归长安之后,必定重谢公子,还请公子近日切勿四处走动,以免错过!”

杜如晦巧妙的接过话,将后续的联系,铺垫在了客套之中!

一行人在客厅一直休息到第二天早晨。

天边刚刚有一律微红的时刻。

杜如晦站在长孙皇后面前,恭恭敬敬的一礼。

“娘娘,咱们该回宫了。”

“……走吧,殿下终究是会回宫的呀。”

一路上,长孙皇后看着手中的玉瓶,仿佛看着长大成人的儿子,久久不语。

……

次日。

李盛送走一行人。

心里不得不说也是有点开心的。

丫鬟棉儿看出,这户人家是真正的大户,实力不小。

要是对方真愿意出资源,说不定就能修建高炉和工厂,自己就可以尝试制作真正的步枪,不用拿着手里这土枪凑活了。

高炉有多重要,李盛可太清楚了。

他前些时日找铁匠定制了一把猎刀,专门给铁匠书信说明了手工打制优质钢铁的方法。

结果呢,还是花了足足半年之久,让李盛很是花了不少银两。

有了高炉,别说是步枪,至不济弄点打火机什么的出来,也不错啊。

这个时代的钢铁品质,在李盛看来完全就是渣渣,拿到废品站都只能卖半价的那种。可惜就是目前条件不够,弄不了高炉!

就看这家人,能不能给自己搞点优质铁料来了?

……

深宫之内。

烛火通明。

此时的长安已经入夜。

太医院正在赶来的路上。

长孙皇后、杜如晦两人守在李世民榻前悉心照料,与李世民说话。

“……那这少年出身哪户人家,改日定要赏赐一番……”

“陛下先不用急,咱们等太医来看过了,再议赏赐之事不急呀。”

“太医来了!”

就在众人说话间,太医步履匆匆总算是来了。

“陛下外出受伤,感染了伤寒。你现在看看,陛下的身子怎样了。”

听到杜如晦这句话。

太医整个人身子直接抖了一下,脸色立时苍白一片。

伤寒之威,医者之间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自古带走了不知多少帝王将相。

陛下居然也?

看了看李世民的脸色有些苍白,一瞬间太医更紧张了。

不过……

就在号脉之后……

太医眼中的紧张渐渐变为古怪。

“娘娘,杜大人,陛下是有些虚弱,不过……脉象平稳,伤寒迹象微弱,似有药力镇压之象。”

这个奇怪的现象让太医有些懵逼。

不过确实没有大碍了!

叮嘱众人,接下来只要调养即可。

打发太医离去之后。

长孙皇后看着李二。

“陛下,臣妾有一事相禀……”

……

长孙皇后这么一说。

李世民当即打了个哈哈,“观音婢说的是,不过也就是这一次,一次而已啊哈哈哈!”

“陛下,臣妾的意思是……”

“哎呀观音婢,朕知道你关心朕啊。”

“可是啊,朕也是这么多年征战统一了这片江山。如今外敌窥伺,不亲眼看看,我如何放心?”

说着说着,李二也有些感慨。

毕竟自己才登基两年。

往后是开创盛世还是成为下一个隋炀帝都还不好说呢。

他接着看向枕边人。

“他日若有外出之时,朕向你保证,绝不再深入险境,可好?”

“陛下,臣妾不是说这个。你可还记得我们的麒麟儿?”

“盛儿?”

……

长孙皇后忽然说起这个。

李世民也是一怔,神情一下变得恍惚。

“盛儿……我怎么能忘了呢,这孩子出生之时,魏丞相便有谶言此子必成大器。可是……”

“这么多年了,求之不得,奈何啊!”

“陛下,盛儿找到了。”

“哦,知道了……”

李世民虚弱的点点头,但是紧接着忽然反应过来。

“等等,观音婢,你说什么???”

“盛儿找到了?!”


李二的病躯被放在了客厅长桌上。

“衣服除去,我要看看情况。”

“这……是!”

当众脱皇帝衣服这有点不成体统,不过现在紧要时刻,李君羡顾不得那么多,迅速除去了李二的狐裘外袍。

接着揭开衣领,几条丝帛将肩胛骨附近简单包扎。

但几缕丝帛能起什么作用,早就被血浸透了。

少年取出一把剪刀,要剪开这几条丝缕布帛。

“大胆……”李君羡一个紧张差点就喊出来了。剪刀这种东西拿着离陛下这么近?

“噤声!”

杜如晦直接喝住李君羡,接着努力笑道,“公子,请施救!”

现在这个场合,杜如晦可是深知,随便耽误一会,陛下随时可能有性命之忧!

便是这少年是歹人,也只能先让他试试!

其实杜如晦已经发现了。

这个少年总觉得有些眼熟。

气度非凡,似乎不简单。

就他手中这剪刀,便是天下皆无的款式,是用一阴一阳两把小刀交错钉合而成。

用来剪去陛下包扎的丝帛时,

丝滑,流畅,连声音都十分润泽……端的是一件宝贝。

似这等奇异扎眼之物,此人若是不怀好心的歹人,必定不会在行骗时亮出来!

李盛看了二人一眼,“哼!”

接着还是剪开了李二肩上的丝帛。

看了看伤口……

……

没错,少年名叫李盛。

他来自蓝星,是一名穿越者。

穿越来时,自己才六七岁,大雪天的几乎要冻死……或者说已经冻死,但也因此,李盛穿越了过来!

但天冷这点状况,显然难不倒作为穿越者的李盛,即便他才六七岁!更别说还有个系统了。

成功度过一劫的李盛,自那以后便在幽州城外这片荒野当起了小猎户。

有现代人的知识和技能,外加一个系统,签到就能获得各种各样的神级技艺。

李盛的小日子很快过的风生水起,最近更是准备转型,买地搞生产,做庄主了。

……

“这伤口这么深,你们就直接把箭头拔了?”

“这……不然呢?”

“那应当如何处置?”

“伤口既然深,就要先放血削去创肉,然后再止血。你看你们这,放血也没放好,止血也没止好。就这,没感染破伤风就谢天谢地了,真是。”

此时,丫鬟已经拿着一个瓷碗过来,同时手中还有一个瓷瓶。

“公子,温水,这是酒。和上次一样,是秘法炼制的烈酒。”

“好,你下去吧。等等,再把酒精灯也拿来!”

“是,公子!”

“酒精灯来了,公子!”

丫鬟再次回到客厅内,取来了一盏黄铜器物。

这器物似乎是灯具,但制作十分精巧,似乎内部结构很是复杂。

这东西让杜如晦更加惊讶了。

这穷乡僻壤还有这么精致的灯具??

哪里的师傅手艺这么好,不去工部当个员外郎太可惜了!

“呃,公子,这酒金灯如此……精致,不知是做何用途的?”

“用途?当然是用来加热了。”

说着,少年将一瓶烈酒,灌注了一些到黄铜灯盏里。

点着了之后,将剪刀放在了火苗上烧烤起来!

……

这场面不仅杜如晦睁大了眼,李君羡也是,只能说他们是真没见过。

“公子,这又是……”

“消毒。”

“消……这剪刀上有毒?!”

一瞬间杜李二人惊愕的睁大了眼。

这是什么情况,剪刀上居然淬毒了???

李君羡差一点就要直接拔刀护驾了。

但好歹还是有杜如晦拦着。

“且让我来。”

“公子,何以说这剪刀上有毒?实在是我等救人心切,不得不过问……”

“你们,我服了。”

“你们不知道,万物皆有细菌携带吗?不用高温酒精杀死毒素,这剪刀能当手术刀用?再说了。”

“你家老爷中的箭上也没毒,那他是怎么感染伤寒的?”

“这……”

“在下属实不知,还请公子赐教?”

“自然是我刚才说的万物有细菌了……算了,就这个时代的那几本医书,我都懒得吐槽。总之你们要是想救人,就给我安静等着!”

少年说着,剪刀也在灯火中烧烤的差不多了。

随后,直接翻开李世民肩上的创口,将剪刀伸了进去……

对着坏死变色的肉就是一剪!

咔嚓!

李君羡深吸了一口气,牙关紧咬。

这是陛下的龙体,用剪刀来收拾,万一出个差错,这谁担待的起??

冷静老成如杜如晦这般人物也只能勉强告诉自己。

万一这少年便有华佗之能呢?

罢了罢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

随着小手术进行。

李君羡杜如晦战战兢兢,话都不敢多说了。

不断用眼神交流。

这小子动作娴熟,似乎还真有两把刷子。只是这手法太过诡异闻所未闻,两人心里都是完全没底。

总觉得今天要出点什么大事。

过了一会。

李盛剪去了坏死的皮肉,剜去了伤口上的黄脓,尽数倾倒在一碗烈酒之中。

此时,茶几上已经摆了好几碗烈酒。

接着,李盛从玉瓶中倒出一颗碧绿的药丸,放在另一个酒碗中化开!

“你们二人,给我按住他!”

“啊?”

“公子这又是为何??”

杜如晦李君羡两个人再次吓呆,用剪刀剪陛下的肉就算了,居然还要按住。

这小子想干嘛?

莫非是要刮骨疗毒不成?

可那都是民间传说啊,哪有真的这样治伤的?!

除非是绝世神医!

“不救人了?不救人了你们倒是早说啊,浪费我时间。棉儿,送客!”

“等等,公子,我等这就照做!”

……

杜如晦李君羡只好按住李二。

心里七上八下,但却也没有办法。

不一会……

只见少年用纯白的棉花沾了浸药的烈酒,便在李二的创口处擦拭起来!

同时,呼叫丫鬟。

“棉儿,再化一颗青霉素!用温水!”

很快,名叫棉儿的丫鬟拿起玉瓶再次倒了一颗碧绿药丸,将药丸放入温水化开。

此时长孙皇后不放心,也离开马车走进了厅堂内。

“有劳姑娘,有劳小……公子了。”

见到李盛的瞬间。

长孙皇后忽的双眼一睁,产生了和杜如晦相似的念头。

这少年好生眼熟!

不知在哪见过?

但救人的关键时刻,也没想那么多,见礼后便接过丫鬟手中的药碗,端到李二面前喂下。


李二意兴豪发,这锻铁之法真是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长孙皇后两眼放光,“这可是咱们的盛儿所作?”

“那是!”

“不然放眼天下,谁还能博见广学如此?”

一时间长孙皇后也是满面笑容。

这孩子,争气啊!

不过此时,杜如晦道,“陛下,这锻铁之法还请容臣一观。”

“也对,你看看,什么时候让工部拿去打造!”

“是。嗯……”

杜如晦接过册子。

他发现这册子的装订方式有些特殊。

不过想想,殿下居住乡间,有条件习字,其实也很不错了。

翻开一观。

里面果然是白天扫了一眼看到的蝇头小字。

只是,与寻常的字迹截然不同,这字体虽小,却完全看不到任何墨迹晕染,清晰的仿佛刀刻一般。

杜如晦啧啧称奇,陛下倒是写的一手好字!只是这字迹似乎不像是墨笔写就,至于是用的什么笔,他还真看不出来。

不光是字迹。

这样看了一会,杜如晦发现内容也……十分艰涩难懂。

尽管几乎每一页都有配图,笔画精准,标明了各种数值。

但正因为信息丰富,杜如晦反而看的是头昏脑涨。

心里不住的感叹啊,这陛下怎么治学如此严谨,寻常都是年轻人读不进书被长辈训斥,结果今天居然反过来了。

而且里面许多名词,什么金相之类的。

杜如晦更是一问三不知。

“如何,老杜。这锻铁之法可还能行?”

“陛下,这册子……”

“哦?怎么?”

“这册子十分艰深博大,微臣怕是吃不透啊。”

李二一下懵了,我去真的假的。

这杜如晦虽说是兵部尚书,但兵部也是要管军器的,他居然会看不懂?

皱了皱眉,李二不由腹诽这杜如晦是不是英年早老糊涂了?

直接夹手夺过册子。

这一看之下……

别说是杜如晦,他自己脸色也立刻青了。

里面的内容,

真就是博大精深,他简直万万没想到,锻铁之术居然还有这么多神妙变化。

这本册子别说是炼铁了,说是炼丹他都信!

李二有些傻眼。

这孩儿太过聪明,写的书册也是聪明人才能看,那……那这锻铁还怎么搞啊?

这么翻了一阵,他发现最后几页似乎自己能看懂。

……

每隔多少时辰,加多少木炭到炉子里。

木炭加到炉子里,要使用多少多少分量的硫磺……作为助燃剂,提高温度。

锻锤应使用水车动力,驱动大型的锻造锤,完爆人力锻打。

水车应该如此建造……(一幅设计图)

锻造之时,应当在铁器表现出……时停止。

李二顿时笑了。

“克明,你还是不够用心。前面写的,是锻铁之法的原理,是道。”

“这后面几页,才是具体的术呢!”

杜如晦一愣,从李二手中接过册子。

往后面一翻,果然有几页清晰明白的锻造方法。

“有知其然,有知其所以然……”

“陛下却是先论其所以然,再得其然……这是饱学鸿儒也比不上的学养啊。”

杜如晦翻阅着后面的锻铁之法。

这次脸上也露出了兴奋的笑容,因为……终于能看懂了……

长孙皇后不懂锻铁也不干涉朝政。

但,自己孩儿写的书,能让当今天子、名臣都啧啧赞叹,

做母亲的,心里那个美啊!

李二也是满脸笑容。

生子当如盛儿啊!

不过就在这时,杜如晦忽然脸色一僵。

他忽然看到了页码最后面,有几个潦草的手书字似乎是标注:

“傻瓜锻钢法,完成√”

“李盛你记住,以后别老跟人讲原理,说这个谁听得懂啊。直接上傻瓜方案就完事了!”

杜如晦真是无语了。

殿下果然是堪比鬼谷的当世奇才啊。

对我等来说神妙无比的锻铁之法,在殿下眼里居然只是稀松平常,甚至属于笨办法……

不过这锻铁术的确大有用处,这一点杜如晦绝不否认。

“陛下,臣已领会得殿下之法。”

“好,这便去召集最好的铁匠,给朕的玄甲军换最好的甲胄兵器!”

“是,陛下!”

“等等。”

李二忽然又想起一件事。

“还有一件事也要你去办,养猪!”

“养猪?”杜如晦愣了一下,养猪这件事……他倒也不是没想过,但是……

“依殿下所言,这养猪之法还需药物备着,这……”

“不,此事朕用心想过,瘟病之事重在防,不在医。做好清洁,隔开圈栏,应无大碍。”

杜如晦一想,这倒也是。

“不过陛下,此法当在何处试行?”

“何处?嗯……容朕想想。算了,明早尔等来甘露殿听命,朕要亲自操刀!”

“亲……是,陛下!”

李二可没忘了养猪这回事。

他阅遍史书,知道古之天子,但凡有所为的明君,必定关怀民生,旦夕不望。

但他还从未听过哪位天子连百姓能多吃少吃几两肉都要关心的。

这养猪之法虽然精妙,但其实天下初定,百姓之中吃的起肉的并不多。

这个法子若是能行得通,推广起来,

肉类产量翻一倍,

也不过让十分的肉价降个三四分,对于大多数百姓仍然奢侈,只能偶尔品尝。

但……他李世民,就是要做第一个,能让天下人人都能吃上肉的皇帝!

“只不知盛儿所说的青霉素,何时才能做得廉价,全国推行呢……”

想想盛儿掌握的种种奇术,李二眼中光芒越发旺盛。

……

次日一早。

李世民带着杜如晦,房玄龄,以及……李靖,同时聚集在宫城门外。

微服打扮,房玄龄和李靖都是神情疑惑,杜如晦面色有些尴尬。

“陛下,这是……”

“当然是正事了,你们都是朕的大臣,我找你们难道是弹琴下棋的?克明,不,药师,你带路!去军营!”

“我带路?”

李靖一下更疑惑了,“微臣……不明白啊,陛下这是……”

“去了你就知道了。克明,你购置的猪崽都送到了吧?”

“禀陛下,都到了。”

“那便好。走吧!”

踏踏踏……

马蹄阵阵。

李二口头要李靖带路,不过这是因为长安军营是李靖在管。

所以李靖还是一头雾水,这大清早的干啥呢。

“克明,陛下这是……”

“养猪。”


不仅仅是李二。

一旁的长孙皇后也皱眉,杜如晦和李君羡,更是懵懵的看着李盛。

长孙皇后别的不管也不在乎。

她就怕这些年孩子吃的不好!

所以皱眉。

跟着李二行军,野猪肉她当然也吃过的,知道那不是什么好货。

不过李盛这么说。

长孙皇后也想知道的详细一些。

杜如晦更是心中一动,这山猪肉的口味能与羊肉媲美,这就算了,居然还能像养鸡一般养殖?

一时间几双眼睛都盯着李盛。

“当然可以养殖了。”

“人类是万物灵长,别说是品种不错的山猪……就算狮子老虎又有什么不能养殖的。”

“不过老李你可有所不知了,山猪为什么难吃?”

李盛忽然笑眯眯的问道。

“山猪本非适合入口之物……古时农耕不兴,或有人食之,但后世渐渐少了。”

“不是这样的。山猪不适合入口,是因为山猪的运动量太大!”

“哦?”

李二等人双眼皆是一亮,李盛这个观点非常新颖,而且一听就知道是仔细考量过的真知灼见!

“山猪在山中整日活动,老李你想,要是人经常在外奔波,那体内的骨肉就必然健壮。我看老李你……想来也是军旅出身吧,应该明白这个道理才是。”

李二心中一紧。

杜如晦更是微微震惊。

这殿下眼光厉害啊!

不过还好,殿下应该猜不到这是当今陛下来了。

李盛接着说道,“而骨肉健壮,也就意味着坚硬强韧,并且少赘肉,没有多少油脂。”

“没有油脂润滑,结实坚硬如石头,外加常年出汗,汗腺发达,那口味能好吃么。”

“但圈养起来……可不就没这些坏处了么。”

众人明白了。

心系民生的李二和杜如晦对视一眼,同时微微的点了点头。

这个法子可以推广到民间!

绝对是利民之术啊!

不过……杜如晦忽然咦了一声。

“呃……”

“怎么了,老杜?”

李二好奇的看向杜如晦,这位可是他的肱骨之臣,属于心腹。

一般有什么问题,都不会瞒着自己。

杜如晦想了想,说道,“我似乎想起来了,之前似乎听说过,长安曾有一家酒楼也畜养过山猪,数目还不少。但是……”

“哦?”

李二皱眉,看着杜如晦的神情,似乎有什么隐情。

莫非这饲养山猪,还有隐患吗?

长孙皇后也是微微紧张起来,别的都好说,孩子可别吃出事啊。

只有李盛微微一笑。

他猜到了杜如晦要说什么。

……

“其实是这酒楼,起初也曾用山猪肉做了几道菜来,招待一位崔氏的大人物。”

“一场宴席过后宾主尽欢,因为菜肴极为精妙,还题诗一首。”

“但是……”

“后来这酒楼又继续畜养山猪,却发生了瘟疫!”

“所养的山猪,尽数死亡。”

“酒楼的东家不甘失败,多次尝试,结果每次都是一样,久而久之也就作罢了。”

杜如晦说完轻轻叹息了一声。

现在是什么年月,战乱也就刚刚消停而已。

百姓堪堪有个能安心种地的环境,也是到了想想怎么改善生活的问题。

可是现在呢,突厥屡屡犯境。

要养兵守土,百姓哪还有多余的粮食养羊?养一头羊的耗费的粮食得两三头猪。

但是养猪谈何容易,动辄瘟疫病死。

一头猪病死,若是那酒楼还能承受,一般百姓损失了一头猪,那是一整年的收入就全没了。

这个想法很好,杜如晦不心动是假的。

但……

终究不可行啊!

李二自然明白杜如晦心中所想。

千言万语,一声长叹。

不过就在这时,

只见李盛微微一笑。

“养猪的确有病死风险,但那是因为方略不当。”

“若是方法得当,百姓亦可养猪补贴家计的!”

此话一出,李二、杜如晦顿时睁大了眼。

“哦?此话怎讲?!”

……

李二和杜如晦的激动,李盛自是看在眼里。

想这二人是商人来历,一听猪肉居然能养殖就这么激动,不由有些好笑。不过大家处的还挺开心,李盛也没兴趣藏着掖着,横竖不过是粗浅的养殖技术罢了!

于是便和二人说了一番。

“无论是养猪还是养鸡养鸭,亦或者是其他。”

“首先第一条,便是这圈栏之中,务须打扫干净,不可藏污纳垢!”

李盛这一句说完。

李二和杜如晦都是一怔。

他们还真……从未听说过,蓄养牲畜也要打扫的!

这观点倒是十分新鲜!

“第二,这牲畜的圈栏不可偷懒,让众多牲畜混居。必须分开隔离,如此才能避免出现一猪染病,整个猪栏一锅端的情况!”

“第三……”

“第四……”

李盛一番陈述,娓娓道来。

虽然只是养猪的小术,但……

事关国计民生,而且李盛说的极为精密富于逻辑,让李二和杜如晦听得简直如痴如醉。

相视一笑。

这可是改善百姓民生的好法子啊!

“最后呢,就是发现情况要尽快医治,这抗生素该用还是得用啊。”

……

李盛说完花了不少时间,但是倒也不觉得科普很累。

主要是现在他也习惯了随时给人家科普,

二来,这餐桌上嘛,反正总得聊点啥。

不过到他最后一句说出来,

原先听的满脸兴奋的李二,杜如晦,表情顿时僵住。

似乎听到了什么紧要之词。

齐齐看向了李盛。

“呃,公子,你方才可是说……给猪用何物?”

“抗生素是何物?”

李二懵逼,不过听起来这个东西很重要。

可以有效解决瘟疫问题。

但是杜如晦则是猛地想起了什么。

同时李君羡也是眉头一皱,长孙皇后也皱了皱眉。

抗生素。

这个词似乎在哪听过?

这不是……给陛下吃的灵丹吗???

这玩意能克伤寒,明显价值不菲,怎么可能给猪吃????

“等等,公子可是说……若是养的猪得了瘟疫,须用抗……青霉素来解?”

李盛点了点头。

“不错,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对于一切感染,全部有效。不仅仅是伤寒,还有大量的人畜瘟疫,都有奇效!”

杜如晦直接傻了。

前两天陛下用药,大家都知道那青霉素有神效。

你居然说用来养猪?

这是巴不得天下的农夫都亏死??……

小说《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要解决门阀,就要让门阀不再是门阀。”

……

“让门阀不再是门阀?这是何意?”

房玄龄等人此刻越发感觉。

公子李盛的思维,见识,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高度,都比他们强大太多了。

这拜师,还真拜的不冤!

“举个例子。首先,世家为什么能绵延无数年不倒?因为他们占据着所有的土地,百姓无论做什么,他们有地就能发财。”

“百姓的生死,完全取决于他们打算收多少地租。什么叫‘阀’?这就是阀了。”

“要解决这个‘阀’现象,两个办法。一自然简单,强行均田制。但陛下没这么做,显然……”

李盛说到这,李二不由得脸上有些发烧。

我靠,我不是跟世家们一伙的啊,你小子别乱暗示啊。

“显然,陛下跟世家们,有玄武门和李建成这个仇,所以不可能是优容他们。为什么没均田制,显然,做不到,硬去搞容易闹出内乱,那样突厥人的机会又来了。”

“所以只能采取第二个办法:创建新的发财之道。”

“创建新的发财之道?”

李二等一众君臣齐齐愣住,仿佛是课堂上的小学生遇到了新概念,一下子全部大脑卡住了……

“这是为何?”

“新的发财之道是什么道?”

“为什么要新的?”

李盛:……

玛德还以为自己说的够白话了,都没用新兴产业这种词汇呢。

不过想想这是大唐啊,贞观年间……还是耐着性子名词解释。

“新的发财之道,就是除了土地上种东西以外其他的生财路线,新的产业。”

“这个新的产业,收益必须大幅高于种田。”

“一旦出现,必然会因此浮现出一批巨富新贵,这些世家……他们能坐得住?”

“一旦他们进入新的产业,土地就必须出让,获得现金现银,否则怎么参与。如此土地就能解放出来,此时朝廷便能以低价收购土地,分与百姓!”

李盛说完,

李二等人面面相觑。

听倒是听懂了,虽然是惊奇的计策,但逻辑并不复杂,而且十分稳定。

但还是有问题啊。

“可是士族大户……岂会轻易放手土地?”

“这个新的生财之路……我等也想不出来啊。”

这也是最大的难题,众人都觉得方法不错,但是相应的也都感到棘手。

做一件事要么成本太大,要么直接一筹莫展。

李盛嘿嘿一笑。

“士族门阀不会放手土地,所以眼红新产业,初期不会加入,只会百般阻挠。”

“此正需朝廷以军队为依,强行护送方可行之。”

“第二,至于这个新兴产业如何出现,其实这跟破除门阀垄断是一样的。”

“让更多的寒门子弟读书,做官……”

“让他们手中,通过裙带垄断的权力,不断稀释。”

“以此间接且隐蔽的,完成削藩!”

……

李盛说完。

魏征等人,仿佛醍醐灌顶。

科举这件事,前朝杨广也做过。

其实他们偶尔回思前朝往事,也不是没想过或许杨广的一些举措也是对国家有利的。

但是直到今天。

直到李盛,将其中利害一一剖析。

精密,通透,剔透。

他们才惊觉。

这科举原来还有这么大的作用!

“原来……原来如此。这科举,用处极大啊!”

“这杨广能想到这一招,也算是豪杰了……”

李二怔怔出神。

今日听李盛一席话,简直胜过他许多年来的思索。

收获太大,太大了。

仿佛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

不过李盛直接摇了摇头。

“杨广搞的行为,明显是书生之举。科举的确是变相削藩,但既然是削藩,这些世家岂能不反抗?他手里没有握着军政大权,没有扑灭一切藩王的能力做基础,可不就是自取灭亡么。”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