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连载
由小编给各位带来小说《大明:最强纨绔》,不少小伙伴都非常喜欢这部小说,下面就给各位介绍一下。简介:嘉靖三十一年,此时的大明,国库空虚,官场贪墨横行。此时的陆灿,不学无术,恶贯满盈。他爹是锦衣卫首领,嘉靖儿时伴读,奶奶是嘉靖的奶妈,爷爷是嘉靖以前王府的管家,他一家子都是嘉靖的亲人。噢,那没事了!......
主角:陆灿嘉靖 更新:2024-01-17 09:52: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陆灿嘉靖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最强纨绔》,由网络作家“潘海根”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由小编给各位带来小说《大明:最强纨绔》,不少小伙伴都非常喜欢这部小说,下面就给各位介绍一下。简介:嘉靖三十一年,此时的大明,国库空虚,官场贪墨横行。此时的陆灿,不学无术,恶贯满盈。他爹是锦衣卫首领,嘉靖儿时伴读,奶奶是嘉靖的奶妈,爷爷是嘉靖以前王府的管家,他一家子都是嘉靖的亲人。噢,那没事了!......
“皇上如此节俭,着实让微臣肃然起敬,可恨的是居然会有人如此抹黑陛下,这些人实在该杀!”
李阳嘴上拍着马屁,但心里也是真的有些诧异。
因为他发现这似乎跟历史上记载的那个嘉靖皇帝完全不一样。
历史对嘉靖的评价,多是负面,最出名的当属“明始亡于嘉靖”这句评价了。由此可见,历史学者将明朝的灭亡,有一大半的原因归罪于嘉靖的身上。
原因无外乎就是几点,一是说他不上朝,不理朝政,痴迷炼丹修仙之道;二是说他纵容严嵩,导致官场腐败,贪墨横行;三是说他铺张浪费,大兴土木,挥霍无度。
但是,陆灿却发现,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显然有失偏颇了。
不理朝政?
他只不过是没有上朝,估计是壬寅宫变差点被宫女勒死,留下了心理阴影吧。
但是,他绝对是天资极端聪慧的皇帝,他不上朝,但又要将权力撑控在自己手中,还要持续朝廷的运转,于是他成了历史上真正将权力下放到内阁的皇帝。
要知道,在此之前,六部才是权力机构,而内阁只不过是皇帝的“秘书办”,一切政令都是由皇帝决定的。
而嘉靖设立了“首辅负责制”,真正放权给了内阁及内阁首辅,使得内阁的政治地位逐渐提升。
这一时间,是明朝繁荣稳定的一个时期,可以说就是因为这个“首辅负责制”,内阁首辅那是名臣辈出,比如杨廷和、夏言、杨一清、徐阶,武将也特别多,比如俞大猷、胡宗宪、戚继光、李成梁,连太监都是很守规矩的,比如黄锦、孙洪、毕云等。
不得不说,大家都比较怕这个人精皇帝,君子也好,小人也好,圣贤也好,凡愚也好,都拿他没多少办法,乖乖顺从。
作为皇帝,他的个人生涯可以说是相当成功的。
从这一点上讲,眼前这位嘉靖皇帝,还真很像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陈宝国老师出演的嘉靖,把这位皇帝诠释的非常到位。
所以,在首辅负责制中,铁打的内阁,流水的首辅。作为皇帝,他只需要选有能力的人来当首辅就行了,上不上朝,意义并不大。
而要说挥霍无度,眼前这顿御膳,其实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另外,这次国库空虚,但嘉靖仍愿意发行国债,向民间借钱赈济灾民一事,也可以看出,他心里是装着百姓疾苦的。
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总结,陆灿倒是觉得嘉靖就算不是明君,那也绝非昏君。
因为他对偌大一个国家,可谓是玩弄于股掌之中,想治,则治得很好,想乱,大家也没法把他怎么样。想放,可以搞得吏治败坏,想收,却是秋风扫落叶。
这也算是他娘的牛人了。
想到这里,陆灿深深地看了一下眼前的这位嘉靖帝,威严、自信的气质下,又难掩为国操劳的疲意。
“为何这般眼神打量朕啊?”嘉靖感受到陆灿的奇怪眼神,不由问道。
陆灿一怔,然后深深一揖:“微臣被陛下忧国忧民之心而打动。朝野上下,虽然有人抹黑陛下,实则是世人皆不懂陛下,在微臣眼里,陛下实属明君!”
“明君?哈哈哈,你就不用给朕拍马屁了。”嘉靖一愣,到是没有想到陆灿会给他这么高的评价,大感欣慰。
不过,陆灿可不会放过这表现的机会,摇头道:“皇上,微臣可不是拍马屁,而是真心话。您一不好战透支国力,二不荒淫荒废,三不好出巡,深居简出,节俭爱民。这放到历中上任何一位皇帝身上,哪样不是优点?所以在我看来,皇上实属明君。”
嘉靖龙颜大悦,这番话也确实说到他的心底去了,不由感慨道:“想不到第一个懂朕的,居然会是大家口中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哈哈哈……”
陆灿能感觉到,嘉靖这是真情流露,心中也是一暖,一脸坚定的道:“微臣自今日起,定殚精竭虑,替皇上分忧!”
“眼下赈灾之困,就是你替朕解决的,办法很好,朕心甚慰。”
嘉靖对陆灿是相当的满意。
他一边示意陆灿不要拘谨,想吃什么就放开来吃,一边讲道:“户部昨天呈报核算的数字时,你想必也听到了,一共就只剩十万两银子了。所以,朕就在想,这次发行国债,是否能多发行一部分,一部分用于赈灾,一部分用于缓解一下当前的财政之困。”
陆灿点点头:“这个当然可以,只不过国债发行的名目要专款专用,所以可以分为两个国债来发行。只不过……”
“你想到什么,但说无妨。”嘉靖放下筷子,一副洗耳恭听的姿态。
陆灿沉吟了一下,最后还是说道:“皇上,其实发行国债,也只不过是权宜之计,虽然可解眼前的燃眉之急,但从民间借来的钱,最后终归是要按期还回去的。所以,发行国债,对于大明的财政来说,治标不治本,如果国债到期了,而国库仍然像今时今日一样,亏空严重,那么户部无法按期赎回国债,那后果可就严重了,朝廷失信,可就危及江山社稷了。”
听完这话,嘉靖不由再次诧异地看了陆灿一眼。
能说出这番话来,这能是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吗?
小说《大明:最强纨绔》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嘉靖发现,眼前这个浑小子,是真的越来越让他刮目相看了。
虽然一开始,他也对这小子想出来的关于发行国债的那个计策,感到很惊艳。但是因为陆灿在他心里以往的印象确实太糟糕了,所以他心里对陆灿是否真的有才能,是持怀疑态度的。
说实话,他也像直庐里值班的那些大臣一样,心里是更加偏信于国债这个主意,是陆灿从别人口中听来的。
所以,昨天虽然授了陆灿一个六品主事的官职,并不是相信其才能,而是为了让其帮忙,发行国债。
但是,真正让他对陆灿这个人刮目相看,其实是今天。
首先就是先前在无逸殿前,寻问发行国债的实施计划一事。
陆灿居然能将国债发行应该如何实施的计划,说的那么的具体、清楚。当时就直接让嘉靖,真正改变了以往对陆灿的看法和印象了。
如果发行国债这个办法,只是他道听途说来的主意,他能把国债发行的实施计划,都讲得那么的具体吗?他能把这个政策的前提条件考虑的如此成熟吗?
所以,那一刻,嘉靖就开始意识到,发行国债的办法,可能真是陆灿自己想出来的了。
这可让嘉靖感到十分的惊讶。
一个在所有人眼中骂成是废物的纨绔败家子,居然展现出了如此才能,嘉靖是真的感到十分的惊喜。
所以,欣喜之余,才会开了一个特例,赏赐其一同进膳。
而刚才的这番话,则再次让嘉靖明白,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是真的转性了,是真的懂事了。
要不然,按陆灿以往的那个尿性,他能说出“发行国债,于财政只不过是权宜之计,治标不治本”这番话来?
如果他不是懂事了,转性了,他能说出“户部无法按期赎回国债,后果将是朝廷失信,危及社稷”这种大道理来?
看着眼前这个浪子回头的年轻人,嘉靖是真的越看越喜欢了,他隐隐觉得,只要好好培养,此人以后是很有可能成为可堪当大用的人才的。
“皇上,是微臣说错了什么话吗?”
感受到嘉靖那异样的目光,陆灿有些不自在了。
“朕只是很意外,没想到你能跟朕说出这番大道理来。”
嘉靖笑了笑,然后感慨道:“不过,你说的没错,发行国债,只能解燃眉之急,治标不治本,如果国债无法按期赎回的话,那么有失朝廷的信用。这个道理朕岂会不明白,只不过……这财政税收亏空的局面,恐怕一时是很难想到办法解决的。”
说到财政亏空一事,嘉靖脸上满是忧愁,这可是老大难的问题。
当然,对于大明财政的困局,陆灿也不是不知道。
作为穿越者,但凡研究过明清的人都会发现,明朝就没有真正富裕过,历代皇帝都是穷光蛋。
特别是用明朝跟清朝对比一下,就会非常直观的能感受到明朝到底有多穷了。
比如,清朝建修三山五园,避暑山庄,这要花多少钱?修圆明园花了多少钱?每次下江南花多少钱?下了十几次啊!可是,人家清朝皇帝手里有的是钱。
而反观明朝皇帝,穷的却连京城都出不去。
更重要的是,眼前的这位嘉靖皇帝,从不出京巡游,就是修了一下西苑、丹房,结果却被朝臣们大骂内廷挥霍无度,说他盖宫殿导致国库空虚,就可见这位明朝的皇帝有多惨了。
另外,明朝的税收正常一年是几百万两,最多是一千多万两,有一年连三饷加上,达到了2300万两,这是明朝历史上超记录的税收。
而清朝1910年的税收是多少?三亿多两,是明朝的几十倍!
再加上明朝的国库和皇帝的内帑,划分的十分清楚,使得明朝皇帝个个都是月光族,所以明朝皇帝能不穷才怪哩。
这么说吧,清朝皇帝过个生日1000万两银子,结个婚500万两银子,下江南1000多万两银子,吃一顿饭,4万两银子,清朝的明君的一顿饭比明朝皇帝一辈子的饭钱都多。清朝皇帝过个生日,就够明朝一年的税收,可见明朝是有多穷了。
可以说,大明朝就是最穷的帝国,特别是到了明末更是财政困难,在内忧外患的岁月里,朝臣多次提出用皇帝的私房钱(也就是内帑)来应对危机,然而皇帝却穷困潦倒,无可奈何!天天为钱发愁,活的不如乞丐。
想到这里,再看到眼前的这位嘉靖皇帝一脸的愁容,陆灿于是便奏道:“皇上,财政亏空严重,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官员贪腐严重所致,另一方面则是财政税收来源太少。所以,要想解决财政困局,只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肯定会有改善的。“
嘉靖微微一惊,一脸古怪的看向陆灿,诧异道:“陆灿,你不会是连财政问题都有办法吧?”
小说《大明:最强纨绔》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陆灿的这个主意,可谓是十分对嘉靖的胃口,他甚至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慨。
这小子说的没毛病,朕若要赚钱,为何要赚平民百姓的钱?要赚就赚那些士绅贪官们手里的钱。那些个士绅贪官们,平日里拼命敛财,朕卖他们高价盐,过份吗?
“好,说的好!哈哈哈……”
嘉靖大笑着忍不住连声叫好,龙颜大悦,当即便决定道:“行,朕同意跟你做这个精盐生意。”
“谢皇上!”
陆灿大喜,急忙道:“皇上,这精盐生意,微臣让您占七成,我只要三成,怎么样?”
“三七分?那你会不会太亏了?”嘉靖倒是颇感意外,没想到这小子对朕到是忠心耿耿,比那些满嘴忠心的大臣们可是强太多了。
“我吃些亏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让皇上您高兴就好。”陆灿嘿嘿笑了笑。
当然,这货到并不是大方,而是他自己压根就没有一分钱本钱,这不许诺给多点股份,那嘉靖这位天使投资人又怎么会愿意投启动资金呢?
何况,能跟皇帝一起做生意,少分一点股份又算得了什么,以后还会愁没银子吗?
所以,陆灿笑眯眯地道:“对了,股份可以给陛下占七成,但也是有条件的,陛下需要投一笔启动资金,要不然我没办法启动这门生意。”
“行,知道你没钱,朕会给你投本金。”
对于这个要求,嘉靖到也十分理解,十分爽快的就答应了下来。
说完,他又道:“不过朕也不想占你的便宜,股份就还是五五分吧!”
“谢陛下。”陆灿顿时感激涕零。
很快,这项合作就基本谈妥了,朝廷那里不会将精盐纳入价格管控,且还会投一万两本金做为启动资金,陆灿则出技术,同时全权负责生产经营。
一万两是什么慨念呢?
这么说吧,嘉靖年间,浙江猪肉价格是15文(一两银子=1000文),而当时京城里普通居民一年的开销是五十两银子。一万两,相当于人民币1500万元的购买力,这笔资金用作精盐提炼作坊的启动资金是完全足够的。
当然,嘉靖也有一个要求,那自然就是不能让外人知道,他有参股做这个买卖,免得被那群官员骂他搜刮民脂民膏。
对于这一点,陆灿自然是懂得,当下便百分之一百的保证。
“对了,朕这次来,还给你带了一个好消息。”嘉靖见陆灿如此高兴,不由笑着说道。
“哦?好消息?”陆灿一听,好奇了起来。心想,嘉靖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消息啊?难道他是想让本少爷主导税法改革?
可是,这不可能呀,要主导税法改革,那总得先混到内阁首辅的位置上吧?
自古以来,皆是如此。
比如商鞅变法时,他的地位就直接开府变法。
又比如明朝的张居正,也是任内阁首辅时,才开始主导变法的。
而如今的自己,不过是一个六品的芝麻小官,显然还没资格主导税法改革。
就在陆灿心里好奇之时,嘉靖笑道:“这次你发行国债解决了赈灾困局,也算是替朝廷立了大功,朕准备提升你任户部左侍郎!”
“这可是正三品大员哦!”估计是上次陆灿嫌品级太低了,所以这次嘉靖说完后,还特意补充了一句。
陆灿一愣,确实是没有想到嘉靖会给他如此高的待遇,不就是献了一个发行国债的主意么,居然直接就提拔成正三品的大员了?
说实话,这一刻,陆灿是真的被感动到了。
此种恩遇,放眼整个朝中,估计自己也是独一份吧?
“臣,谢陛下!”
陆灿深深一揖,感动的热泪盈眶。
小说《大明:最强纨绔》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陆灿,记得好好办差,用心办事,切莫胡作非为了,朕日后还会有重任给你。”
这个年轻人可真是个人才啊,不仅天资聪慧,而且还有经邦治世之才,看待问题也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这样的人才,只要将心思好好的放在正事上,定然可堪当大用。
不过,也正是因为陆灿展现出了非常不凡的才能和智慧,嘉靖反而心里是越加的担心。
他担心陆灿这家伙可别再像以前那样,去为非作歹,那可就全废了。
试想一下,一个正三品的朝廷大员,如果还像以前那样,继续游手好闲,欺行霸市,奸淫掳掠,无恶不作,那就算嘉靖想重用他,那也会压不住文武百官们的反对声的。
所以,嘉靖不得不提醒一下他,免得他做出什么给百官留下口舌的事情来。
不过,陆灿自然是不会知道,嘉靖居然会担心这种事情。
他只是听到嘉靖说以后会有重任给他,不由好奇了起来,急忙打听道:“皇上,您说的重任,是指税法改革吗?”
嘉靖一愣,点点头。
没想到这家伙真是一点就通啊,聪明人就是不一样。
嘉靖摇头苦笑了一下,只好直言道:“没错,上次你分析的很对啊,我大明王朝之所以到朕这里,财政变得如此之境地,就是这土地兼并带来的税收锐减问题。此弊不除,大明江山社稷堪危。所以朕下了决心,一定要进行税法改革,而这主导税法改革的人选嘛,只能由你来主导了。只不过,你得先让文武百官们相信你的能力,得让他们心服口服,只有这样,朕才能将大任交于你,要不然他们不会服,知道吗?”
“臣明白。”
陆灿点点头,心里却感动不已。
那日他之所以在御膳的时候,对嘉靖指出大明财政困境的病症之所在,甚至还提出税法改革的意见和办法,其实主要是想看一看,这位在历史上被评价为“大明始亡于嘉靖”的皇帝,到底是不是真的只知修仙享受,无视官场贪腐,对政事放任不管,散布爪牙敛财的无道昏君。
而现在,答案已是毫无疑问了……
如果嘉靖他真的是不知进取,没有中兴大明之愿景的皇帝,他又怎么可能会听得进,那天自己向他指出的财政问题呢?
如果嘉靖他真的是只想着敛财,无视官场贪墨的昏君,他又怎么可能会下决心要进行税法改革呢?
不过,陆灿也知道为何历史会对嘉靖有此误解,被历史所黑化,多半就是跟财政危机有关。
因为财政问题出现了困境,自然无力如何努力,也是白费力气。
朝廷没有钱,什么事也办不了。
除了增加苛捐杂税,还能做什么?
天灾,无力赈灾。南方的倭寇,北方的侵扰,无力抵御,天下不安。加上土地兼并严重,百姓成为流民,这乱象丛生,可不得被历史留下一堆臭名。
别说后世的历史学者,不知真相的人,会误会他,就连现如今朝中的那些文臣们,都当着面,拐着弯的骂他、抹黑他么?
修修宫殿,就说他是挥霍无度,骂成是造成国库空虚的无凶。
但问题是,一个若大的帝国,修个宫殿炼丹之用,真的会有这么大的罪过吗?
显然,理性的看待,这点花销真的不值一提。
别说这事放在这古代,就是后世陆灿那个时代,如果一国之君要修一下办公楼,甚至新建一座办公楼,都不会有人骂的,因为不值一提。
不说后世,哪怕就是清朝。清朝建修三山五园,避暑山庄,这要花多少钱?修圆明园花了多少钱?
清朝皇帝过个生日,就要花一千万两银子,这比此时嘉靖一年的财政税收还多。
所以,归根结底,之所以嘉靖在历史上会留下这样的恶名,其实都是因为财政出了问题。
没钱,才是主因。
但是,这财政的问题,其实是历史问题,是土地兼并,随着时间积累,到嘉靖朝,税收锐减到无法运转的地步了。
只不过,最后历史让嘉靖这个倒霉蛋承担了这一切。
不得不说,嘉靖其实也很可悲的。
不过,听到眼前这位皇帝,他还有着革除弊端,中兴大明,拯救天下百姓于水火,打造盛世王朝的愿景和志向,陆灿也感到十分的庆幸和高兴。
这说明自己是可以跟着这位皇帝混的。
是值得自己利用后世的先进知识,尽自己之所能,为天下百姓,为民族兴亡,贡献自己一分力量的。
想到这里,陆灿也下定了决心,一脸坚定的道:“皇上有中兴大明之志,臣会定殚精竭虑,完成税法变革!他日,这天下定如陛下所愿!”
“好!朕就拭目以待,等着你早日兑现今日之承诺!哈哈哈……”
嘉靖大笑了起来,满意的拍了拍陆灿的肩膀,他是真的对陆灿寄以了厚望。
“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小说《大明:最强纨绔》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