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吞噬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精品篇

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精品篇

文盲写小说 著

现代都市连载

长篇军事历史《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男女主角崇祯王承恩身边发生的故事精彩纷呈,非常值得一读,作者“文盲写小说”所著,主要讲述的是:船入海,现已到达海州附近,诸事顺利。”随着一封封塘报从李邦华的嘴里念出来,朝堂上的气氛也越来越压抑。虽然早就知道流贼会来,但真正来到时候人们还是会表现出畏惧。流贼的所作所为早已传遍了京师。所有人心里都有一个想法:京师,守得住吗?守住了还好,若是守不住,结果会怎样?抢钱?抢粮食?抢房子抢女人?......

主角:崇祯王承恩   更新:2024-11-27 17:0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崇祯王承恩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精品篇》,由网络作家“文盲写小说”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长篇军事历史《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男女主角崇祯王承恩身边发生的故事精彩纷呈,非常值得一读,作者“文盲写小说”所著,主要讲述的是:船入海,现已到达海州附近,诸事顺利。”随着一封封塘报从李邦华的嘴里念出来,朝堂上的气氛也越来越压抑。虽然早就知道流贼会来,但真正来到时候人们还是会表现出畏惧。流贼的所作所为早已传遍了京师。所有人心里都有一个想法:京师,守得住吗?守住了还好,若是守不住,结果会怎样?抢钱?抢粮食?抢房子抢女人?......

《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精品篇》精彩片段


方岳贡攥着拳头,狠狠的咬着牙齿。

百姓在流贼眼睛里已经不是人了,甚至猪狗不如。因为流贼不会用猪狗在前面当挡箭牌!

“流贼刘芳亮部已到达京师西南五十里处,预计明日抵达京师城下。”

“通州官仓的粮食已经全部运抵京师,存放在离京的勋贵和朝臣家中,并派有重兵把守。漕运已全部停运,所有船舶离开通州停靠在天津码头。”

“勇卫营昨夜回京,除一人受伤外,并无其他损失,此次出征共斩杀流贼探马二十七人,俘获流贼两人,战马二十九匹。”

勇卫营的战报按理说会直接送到皇上手里,但是他们的粮饷和杀敌的奖励同京营一样归兵部办理。李邦华得知后为了振奋军心,选择念出来。

“左都督刘文耀及麾下一万三千兵马已到天津城外,预计三日后抵达京师。考虑到届时流贼已经围城,臣提议让刘文耀驻守天津,等待时机。”

“太子乘船入海,现已到达海州附近,诸事顺利。”

随着一封封塘报从李邦华的嘴里念出来,朝堂上的气氛也越来越压抑。

虽然早就知道流贼会来,但真正来到时候人们还是会表现出畏惧。

流贼的所作所为早已传遍了京师。

所有人心里都有一个想法:京师,守得住吗?

守住了还好,若是守不住,结果会怎样?

抢钱?抢粮食?抢房子抢女人?

会杀人吗?

还是说...会被屠城?

崇祯面无表情,表现的很平静。该做的不该做的都已经做了,结局如何全看天意!

况且他是皇帝,是百官和京师的主心骨,不能表现出任何惊慌。

“李阁老,这些天招募了多少百姓?”

“回陛下,共招募百姓七万八千二百四十七人,均已配发武器。但盔甲不足,工部又忙于制作纸壳火药,只能暂时这样。”

崇祯皱着眉点了点头。

京师现在满打满算还有八十万人,募兵的人数占了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已经够多了。

盔甲的事他也没办法,无论暗甲还是棉甲,制作都很繁琐,一时半会做不出多少来。

等等...

他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李阁老,范尚书,退朝后你们来一趟乾清宫,朕有事需要确认一下。”

“臣遵旨。”

“方尚书,迁徙了多少百姓?”

方岳贡出班拱手:“回陛下,京师方圆五十里的百姓已经全部迁入城内,五十里之外的地方...鞭长莫及。迁入城内的百姓少部分安置到百姓家闲置的房子里,大部分没有去处,露宿街头。”

崇祯点点头,没说什么。

没办法,不可能每个百姓都有地方住。好在已经到了三月中旬(农历),虽然还很寒冷,但没有二月时的那般冷。

京师的三月干旱无雨,露宿街头也能承受。

“好了,诸位回去后准备一下,明天与朕一起登上城楼,看看流贼到底长什么样子!”

“退--”王承恩的话刚说出一半便被打断了。

“陛下!”文臣里站出来一个人。

“臣弹劾定西伯唐通!”

崇祯愣了下,弹劾?

听到这两个字他眉毛一抖,起了杀心。

都什么时候了还搞弹劾那一套,这特么不是搞内讧吗!尤其重要的是,他要弹劾的人是在居庸关抵挡李自成十多万大军的唐通。

历史上的唐通先投降李自成,后投降多尔衮,从这些表现看他必须死!

但不是现在,更不是这个时候。



飞黄腾达就在今日,干了!

想清楚这些后,他大手一挥:“围了!”

五十多个军士很快将定国公府围了起来。

等远处的锦衣卫和五城兵马司赶来后,李左指挥他们将定国公府团团包围,随后撤回自己的手下,来到府门前伸手拍门。

勋贵们很忙,忙着收拾金银财宝准备跟随太子去往南京。

此一去山高路远,能不能返回京师犹未可知,他们要把所有值钱的东西全都带走。

等了一会,一个仆人打扮的中年人打开府门露出脑袋。

他看着眼前五十多个全副武装的军士愣了下,随后面色一寒,冷冷说道:“诸位什么人?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知道,定国公府。”

“知道还敢造次?没事的话快快散去,我就不向国公大人禀告了!”

李左郑重其事的说道:“在下乃勇卫营千总李左,护送陛下返回皇宫时遇到刺客,根据线索发现刺客在这附近出现过,请打开府门让我等进去搜查一番。”

李左在京师任职多年,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他清楚的很。

首先,他只是根据破空声猜测刺客藏在定国公府内。

其次,就算亲眼看到刺客的位置他也不能把话说死。

陛下遇刺,按照规定他们有权搜查。

有多大的权利就办多大的事,只要不出格,天王老子来了也治不了他的罪。

中年仆人先是皱了下眉,等他看清李左胸前衣甲上画的虎头后才意识到这些人是皇帝的禁军:勇卫营。

他收起之前傲慢的态度,但面色还是一如既往的平静:“诸位稍等,待我请示定国公后再来回复。”

说完后他就要关门谢客。

李左上前一步用脚抵住了府门,“回复?”

李左冷笑一声,“陛下回宫途中遇刺,我等奉命追查刺客,刚才那些话是通知不是商量,闪开!”

他一把推开中年仆人,顺手将府门打开带着人冲了进去。

见有人敢闯国公府,四十多个人纷纷拿起武器围了过来。有人用刀剑,有的拿弓弩,甚至有人拿着火铳对准了李左。

这些都是定国公府上养着的家丁,个个身强体壮,平时没少训练。

现场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勇卫营的人丝毫没有畏惧,他们围在一起组成小型的阵列。最外层的人拿着盾牌,中间步兵手持刀枪一致对外,最里面弓弩兵和火器兵架起武器蓄势待发。

“这是定国公府,你敢造次?”中年仆人面色寒冷,语气逼人。

李左估算双方人数后冷冷说道:“大明律有制,凡民间私有人马甲、傍牌、火筒、火炮、旗纛、号带之类应禁军器者,如果私自持有,一件杖八十,每一件加一等。私自制造并私自持有则罪再加一等,杖一百流三千里。非全成者并勿论,许令纳官。”

李左没骗人。

明朝对铠甲火器管控极其严格,至于刀剑则没有太多要求,只要数量不过分就不会管。

虽然后来对火器的管控已经名存实亡,但在法理上李左占了上风。

中年仆人看着勇卫营身上鲜明的盔甲,手中精良的武器,感受着他们身上散发出腾腾的杀气后,脸色骤然变了。

他微笑着朝家丁摆手示意他们退下,然后缓步走到李左面前低声说道:“李千总,我只是国公府上一个看门的,有些事真做不了主。如果千总执意要查我也不拦着,只是丑话说在前面,后果自负。”


表面上是个精明能干的汉子,至于心里嘛...崇祯不想猜,也猜不透。


李副将说的办法的确可行。

流贼补给三分买,七分抢!只要把源头掐断,后勤补给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打仗表面上打的是人,实际是钱粮。

正因为没了钱粮,历史上的崇祯才会一败涂地!

户部尚书方岳贡站出来摇头:“李副将此计不妥!”

“迁徙百姓劳财伤民,朝廷本就入不敷出,如果再增加这项支出,国库很快就会捉襟见肘。如果百姓们抵触,强迫迁徙会引起民变!”

李副将撇了一眼方岳贡,问道:“方尚书,咱们朝廷招募一个士兵需要多少钱?”

“目前是年轻力壮者四两,其他人三两。”

“那你知道流贼招募士兵需要多少钱吗?”

方岳贡捋着胡须认真想了想,试探性的说道:“二两?一两?还是一文不用?”

李副将冷笑一声,“岂止一文不花!他们每到一处,如果缺少兵源,便将百姓的钱粮抢走。百姓没了钱粮无法生存,为了活计只能加入。”

“这就是流贼怎么杀也杀不完的原因!”

方岳贡愣了下,随即反问:“难道他们就不怕老百姓出工不出力吗?”

“出工不出力?呵!”李副将再次冷笑,“你以为流贼攻城是让士兵攻城吗?根本不是!”

“他们拿着刀剑驱赶百姓,让老百姓走在前面当活靶子。此时百姓转身逃跑会立刻被处死,向前冲反而有活下来的可能。等大炮,火铳放过一轮等待装药的间隙,后面的士兵才会冲锋!”

方岳贡脸色很是难看,他怎么也没想到,嘴里喊着均田免粮的人竟然会做出这等丧心病狂的事。

“百...百姓们,不恨他吗?”

“恨啊!当然恨!”李副将话锋一转,悠悠说道:“每攻下一城,被驱赶的百姓便可成为所谓的“闯军”,下一次攻城的时候他们就成了驱赶百姓的士兵。”

“换做是你,你会恨吗?你不会,因为你已经从受害者变成了施暴者,你会把之前受到的屈辱加倍施加到别人身上!”

方岳贡再也忍不住了,他又气又恼的大声喊道:“荒唐!简直荒唐!杀人不过头点地,他们怎么能这样对待百姓?”

“陛下,臣恳请陛下将方圆百里的百姓全部迁徙的城中,免遭流贼之害。”

此言一出,李副将脸上瞬间挂满了笑容。

能言善辩的户部尚书、内阁阁臣,竟然被自己这种大老粗说服了!

这种感觉太爽了!

他笑着对方岳贡说道:“方尚书,迁徙百姓劳财伤民,朝廷本就入不敷出,如果再增加这项支出,国库很快就会捉襟见肘。如果百姓们抵触,强迫迁徙会引起民变!”

方岳贡瞪大了眼睛:“你...”

明朝文臣武将本就不和,崇祯见李副将和方岳贡的矛盾要升级,连忙出声制止:“好了,不要吵了。都是为了朝廷,为了百姓,没必要占嘴上的便宜。”

“朕觉得李副将的办法有可取之处,方圆百里范围确实大了些,方圆五十里应该差不多。”

“至于方尚书担心的民变...问题不大,给所有迁徙的百姓发放银子,数量由户部定。别太少,也别太多。”

方岳贡嘴角抽了抽:“陛下,国库...”

“银子不用担心,朕来解决!”崇祯淡淡的说道。

时间倒退三天,他绝对不敢说出这种话。但今日不同以往,抄家的收获实在是太多了,多到他有些不敢相信。

先是从养心殿后面挖出二百万两银子。



崇祯皱着眉摇头,李左对敌我形势的判断出了大问题。


首先刘芳亮麾下的骑兵大部分是投降的明军,无论是骑兵个人战斗力,还是战马的速度耐力都很强。

其次,他不一定跑的过那些降兵。

他纠正道:“马是同样的马,朕的骑兵提前准备好以逸待劳,你们长途跋涉,结果还用说吗?”

“就算你的马耐力好,朕给每个骑兵配两匹马,难道还追不上你们?”

“都是骑兵,都善骑射,你们以少战多能有几成胜算?”

“朕给你的任务是袭扰敌军,不要产生伤亡,你做到了哪一点?”

听到这,李左的汗水止不住的往下流。

虽然只是推演,但结果很明显。

他败了,不但任务失败,而且全军覆没。

“请陛下赐教!”李左收起之前的态度,毕恭毕敬的问道。

“决不能偷袭对方大军,甚至看一眼都不行。”

“那臣...”

“射杀对方探马,遇到落单的就杀,遇到大部队就跑。每天不用多杀,杀几个就行。对方探马失踪后肯定会放缓行军速度,并派兵追查。此时你们便换个方向,继续射杀探马。”

“多则三四日,少则一两日立刻返回京师。三百人去,三百人回,记住了吗?”

李左神色一禀,单膝下跪:“陛下,臣领旨。”

看着三百勇卫营挺拔的身姿,崇祯有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感觉。

他后退一步看向所有人,大声问道:“你们都是朕的亲军,此次出征意义非凡。若是能拖上敌军一两日,京师的城防便能稳固一些。若是拖上三四日,便能让城防稳固三四分。”

“能不能完成任务?”

“能!”三百勇卫营将士齐声高呼。

“好!朕身为天子,不能与你们一起战场杀敌,待你们凯旋归来,朕与你们饮酒庆功!”

锵的一声,崇祯伸手拔出腰间的佩剑,长剑指向天空!

“勇卫营,出征!”

呜——

皇城的城墙上响起了悲壮的号角声。

三百对四万!

虽不是两军对垒,但这份勇气可嘉!

留守的勇卫营将士整齐的站在城墙上,目光远眺。随着一声大喊,所有人同时拔出武器,像崇祯一样将武器指向天空。

他们既是兄弟,也是战友。

每一次出征,都是抱着必胜的决心!

这次也一样!

“兄弟们,凯旋!”

“凯旋!”

李左翻身上马,在众人的呐喊声中,催动战马。

随着夕阳西下,李左一行人慢慢消失在傍晚的昏暗之中。

“庞子晋。”

“臣在。”勇卫营参将庞子晋急忙上前一步。

“你们勇卫营和京师三大营多长时间没吃肉了?”

庞子晋想了想,“回陛下,忘了。”

崇祯苦笑一声。

也是。

朝廷那点粮饷能吃饱就不错了,哪有钱买肉吃。

“王承恩?”

“臣在。”

“拟旨,明天让范景文派两千人出城,去南苑将里面所有的猎物都给朕抓回来。能抓活的就抓活的,抓不了活的就打死带回来。”

南苑是元、明、清三代的皇家猎场,里面草木繁茂,禽兽、麋鹿聚集。虽然隆庆年间里面就已经衰败,但该有的猎物还是有的。

“朕要请大明的将士们吃肉,喝汤。”

“臣,领旨!”

王承恩忍不住咽了口唾沫,领旨后飞也似的跑向内阁。

日落星稀,明月初起。

崇祯盘算着时间,看着天边的月亮喃喃自语:“太子这会应该准备动手了吧?”

入夜,铁门关。

铁门关濒临渤海,盛产食盐,再加上是大清河入海口,水位深便于船只停泊,导致商船往来频繁。

小说《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等李若琏射击产生的硝烟散去后,王承恩再次将木桩扛了回来。


这一次,效果十分明显!

鸟铳的铅丸虽然将第一本书射穿,但无法穿透第二本书。

李邦华和范景文顿时惊呆了,他们诧异的看向崇祯,心中巨震!

皇上懂得太多了,好像有种无所不知的感觉!

他们急忙躬身施礼:“陛下聪明绝顶,远胜常人!”

“别拍马屁了,快将消息散播出去,让没有铠甲的士兵照此方法制作铠甲,用绳子将书册穿好,挂在身上即可。”

“遵旨,臣等告退。”

等李邦华和范景文离开,崇祯再次给李若琏布置了任务。

这一次,他要对这些内斗的文臣赶尽杀绝!

......

次日清晨,崇祯还没走出皇城便得到了消息,流贼已经在城外扎营。

他问王承恩:“文武百官都到齐了吗?”

“皇爷,有七八个大臣染了风寒卧床不起,告归在家养病。”

“风寒?”崇祯淡淡一笑,“王之心?”

“臣在!”

“去,让东厂的番子们去那些大臣府上探探虚实,记住,他们都病了。”

“遵旨!”王之心兴高采烈的去安排人。

皇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敛财的机会来了!

“李若琏,等东厂的人出发一刻钟后,派锦衣卫去那些大臣府上查看虚实。记住,他们都病了。”

李若琏眨了眨眼睛,明白了崇祯的意思,“臣遵旨。”

“王承恩,等锦衣卫的人出发一刻钟后,安排宫里的御医去那些大臣府上给他们瞧病。”

“记住,那些人都病了。收的银子一半上交给你,剩下的一半留给他们自己花。”

“遵旨。”

文武大臣已经皇城外等候多时,由于提前打了招呼,文官们穿着清一色的棉甲。

甚至有人套了两层!

寒风吹过,脖子处散发出阵阵白气。

看到崇祯驾临,官员们纷纷跪地施礼。

“诸位都有甲胄在身,今天的礼就免了。知道朕为什么让你们登上城楼吗?”

“臣等不知,请陛下示下。”

“朕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让你们看一看流贼到底长得什么样子,感受一下城墙上凛冽的寒风!”

众多文臣虽不情愿,但皇上带头,他们也不好说些什么。

在勇卫营和锦衣卫的护送下,一行人朝阜成门方向行去。

虽然京师戒严,但路上的百姓一点也不少。三大营,五城兵马司,巡捕营,锦衣卫,东厂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城墙上,城内基本没人管了。

听闻流贼在京师西南方向扎营,百姓们一遍往西边城墙的方向移动,一边大喊:“流贼来了,去瞅瞅去。看看这些抢光杀光的畜生到底是什么样子!”

“有什么好瞅的,都是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不如趁这会赶快做书甲,听说这玩意比三大营的棉甲还管用。”

“今儿个他们只要敢攻城,我第一个冲上去杀人!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

百姓们情绪高涨,心中虽然还有恐惧,但热血已经开始沸腾。

他们没有远大的理想型,谈不上为国效力,只想保护自己已经得到的东西!

钱,粮食,亲人,房子!

钱有自己攒的也有朝廷给的,手里有钱心里就不慌!粮食在家里屯着,吃了就不会饿!亲人有父母妻儿,一家老小欢聚一堂!房子虽然不大,住在里面却很温暖。

这些最珍贵的东西,他们誓死也要守护!

一行人很快穿过街道,登上了阜成门!

守城的武将是五军营的李副将,他亲手将千里眼(望远镜)递到崇祯手里,指着西南方向说道:“陛下请看,流贼正在西南方向扎营结寨,据此约有四里(明代一里576米)。”

小说《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他面无表情的喊道:“刘总兵坠马伤到哪儿了?能不能站出来让我瞧瞧?”


刘泽清的声音再次响起:“刘都督见谅,属下刚敷了药,不能见风。”

“太子殿下就在本官身后,你还不出来施礼?”

见刘泽清不露面,刘文耀搬出了太子。只有亲眼看到刘泽清,才能按照计划行事。

一旦杀的不是刘泽清,后果不堪设想。

这座土城根本无法招架一万五千人的围攻!

刘泽清犹豫片刻后,用极其缓慢的速度从马车里钻出来。他钻出来的同时,附近的亲兵纷纷上前,将盾牌高高举起。

他走下马车踩在柔软的沙土上,拱手施礼:“臣刘泽清参见太子殿下。臣坠马受伤不能受风,只能用盾牌挡着点,望太子殿下见谅。”

朱慈烺转身从刘文耀身后钻了出来,他让太监们高举火把,火焰的红光将他那稚嫩的脸颊映的通红。

“刘泽清,本宫(明太子在官员面前正式的自称)看不清你的脸。”

刘泽清抬头望城头看,确认是太子无疑后,心里悬着的一颗石头终于落了下来。

只要太子在,军饷就跑不了。

他吩咐张远:“拿火把来,让皇太子殿下看清楚些。”

沾了油的火把刚拿过来,不等张远高高举起。

只听轰的一声巨响。

大地为之颤抖,烟雾和灰尘腾空而起,碎石铅丸四散开来。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起,先是一团浓烈的烟雾喷涌而出,紧接着巨大的冲击力和爆炸的碎片飞一样的向四周射去。

离爆炸点近的士兵和战马首当其冲,运气好的士兵只受到了声波攻击。

他们纷纷捂着脑袋和耳朵,身体不受控制的从战马上跌落。战马在巨大的声响下受惊嘶鸣,挣扎着逃向远方。

运气不好的直接被碎石和铅丸射中,有的鲜血直流惨叫不止,有的血肉模糊直接丢了性命。

痛苦的哀嚎声,战马的嘶叫声,求救声,询问声,喊声,哭声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让场面十分混乱。

离爆炸点远的也受到了波及,好在这些士兵和战马早已习惯了炮火声,稍微调整后就恢复了队列。

“妈的妈我的姥姥,怎...怎么回事?”一个士兵捂着半聋的耳朵,看着远处的浓烟艰难的咽着唾沫。

“不...不知道,好像是总兵大人的马车炸了!”

“总兵,总兵大人没事吧?”

“应该没逝...走,去看看!”

铁门关外的士兵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有人猜测是城内开炮,也有人认为是天降异象。但无论发生了什么,他们都想看看总兵大人的情况。

近五千骑兵一边警戒,一边朝发生爆炸的地方聚拢。

城墙上。

刘文耀站起身,将压在身下的太子拽起来,“太子殿下,您没事吧?”

朱慈烺拍了拍衣服上的尘土,表示没事。他急不可耐的走向城墙,扒着上面的垛口往下看。

爆炸产生的烟雾和灰尘已经散去,现场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深坑!

深坑直径有一丈,深度也将近一丈。焦土、碎石以及各种残骸散落一地。

“刘都督,找到刘泽清了吗?”朱慈烺问。

刘文耀借着月光使劲看了又看,最后指着深坑远处的一具残骸说道:“应该是死了!”

朱慈烺长长的松了一口气,他半个身子倚在垛口旁,声音疲惫:“那就好,那就......”

不等朱慈烺把话说完,城外突发状况。

小说《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老弱病残对精锐?
没戏!
当然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要想守住北京,最关键的还是钱。
人不够可以募兵,募兵更需要钱。
皇帝和士兵的关系就像老板和打工人。
有钱不一定卖命,没钱肯定不卖命。
那些当兵的吃不饱穿不暖,凭什么拼了命去保护稳坐金銮殿的皇帝?
钱去了哪里,怎么没的,与他们无关。当兵的只要没拿到钱,就会认为是皇帝的原因。
崇祯深谙此理。
况且大明末年明军战力并不低,有句话传的广: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何处有满饷,辽东皇太极。
“欠了几个月的饷了?”崇祯闭着眼继续问。
吴孟明和王之心互相看了一眼,同时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他们不好意思开口,怕揭大明朝的底,丢皇上的脸。
崇祯脸色一沉,“实话实说!”
“是,锦衣卫欠了五个月的饷银。”
“东厂也是五个月。”
崇祯叹了口气,想骂人不知道骂谁去。据他所知,京师的锦衣卫和东厂是欠饷最少的。
“你们自己算,补足之前的欠饷,每人再发五两守城银,总共需要多少?”
吴孟明眼前一亮,他才不管崇祯帝从哪儿弄银子,只要给银子就行。
片刻后,俩人把总数报给崇祯,“皇爷,锦衣卫和东厂共需七万五千两银子。”
“嗯,你们知道三大营欠多少饷银吗?”
吴孟明皱了皱眉,作为锦衣卫的头号人物,这种消息还是知道的。总督三大营的是襄城伯李国桢,他不想得罪对方。
王之心也怕得罪人,闭口不言。
“吴孟明你知道什么就说什么,都这种时候了没必要遮遮掩掩。”
“是,三大营基本欠饷八个月。”

崇祯在心里算了算。

三大营,五城兵马司,禁军,锦衣卫,东厂和唐通的欠饷,总共有九十多万银子的缺口。


他要的就是这份忠心和勇气。

“不知陛下所为何事?”

“刺杀一个人。”

“不知是何人?”

“是朕。”

“嗯?”李若琏以为自己的耳朵坏了,他抓了下耳朵再次问道:“陛下恕罪,臣刚才没听清。”

“朕让你刺杀朕!”

“啊!”李若琏如遭雷击,他不可置信的抬起头看向崇祯,看清对方的那张脸后,身体向后一仰整个人摔倒在地上。
李若琏自知失态,急忙手忙脚乱的爬起来重新跪好,不停地磕头:“陛下恕罪,臣有失礼仪,求陛下恕罪,恕罪。”
“臣在锦衣卫任指挥同知一职,锦衣卫乃皇帝亲军,只效忠陛下一人。就算给臣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做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求陛下明察。”李若琏以为崇祯是在考验他,第一时间表明忠心。
“你想抗旨?”崇祯质问道。
“陛下,臣宁愿违抗圣命也不能做出如此不忠之事。”李若琏声音颤抖,语气却斩钉截铁不容反驳。
崇祯微微皱眉,他在脑海中快速思考对策,片刻后说道:“你不刺杀朕,朕怎么杀那帮满嘴仁义道德的伪君子?”
“不杀那帮伪君子,钱从何来?”
“没有钱怎么拯救大明?”
“其中的厉害,你明白吗?”
见李若琏誓死不从,崇祯开始解释。
“朕让你刺杀只是做个样子给别人看,朕以此为由戒严京师。抓凶手的任务自然而然的会落到你们锦衣卫手上,谁是凶手还不是你说了算?”
崇祯的一番话让李若琏茅塞顿开,他不由得暗暗佩服:计谋原来可以这样用。
“陛下,臣听懂了。但是臣不敢,陛下乃九五之尊,若臣失手,后果不堪设想。”
“你不会真想杀了朕吧?”
李若琏急忙磕头:“臣不敢。”


皇上虽然也读兵书,但在脑子里带兵和实际带兵是两码事。

说句难听的,皇上在带兵打仗方面还是个雏儿!跟他这样有实战经验的没法比!

见李左不服,崇祯淡淡笑道:“不信的话你我君臣二人就在这推演一番,现在你还是你,朕是刘芳亮。朕的大军日行五十里,骑兵在前步兵和辎重在后。”

李左点头,“臣第一日就按照刚才所说的办,陛下如何应对?”

“前提是你们没被探马发现!好,朕就让你们第一次偷袭得手。被偷袭后朕有了准备,第二次你该怎么做?”

李左有点心虚,他虽然带过兵,但是带兵出城打仗的次数也没多少。更多的是驻守皇城,保护皇上安全。

加上问话的是皇上,顿时有些语塞。

“不知...不知陛下有何准备?”

崇祯没有卖关子,笑眯眯的说道:“朕会在第二日提前准备好三支轻骑,分别布置在前军,中军和后军;一旦遇到偷袭,这些人会立刻投入战斗进行追击。”

李左想了想,说道:“臣还是按照之前的办法,但这次的战术是绕后,偷袭成功后向南逃。如果追击的人少,臣会尝试反杀追兵。如果追击的人数多,一样可以延缓大军行军速度。”

“你能跑得掉?”

“臣自认为可以!勇卫营的马都是上等马匹,善于长途奔袭,肯定能甩开敌军。”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