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吞噬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晕!前任和我穿古代,成了我丈夫!最新章节

晕!前任和我穿古代,成了我丈夫!最新章节

水立青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经典力作《晕!前任和我穿古代,成了我丈夫!最新章节》,目前爆火中!主要人物有云歌白鹤明,由作者“水立青”独家倾力创作,故事简介如下:银子,夫人要是急用便原价拿去吧。”云歌接过鹿皮小包,仔细检查了一遍,银针非常细,和头发丝差不多,用的银子很少,贵的是工艺。“那就谢谢张老了。”云歌肉痛地掏了两串钱出来,赚的不如花的多,谁不说日子难过呢!但这钱不得不花,二儿媳蒋桂花马上要临盆了,古代医疗条件险恶,手里有银针,关键时候能扎针救命,云歌心里才有底。云歌又买了......

主角:云歌白鹤明   更新:2025-03-31 13:0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云歌白鹤明的现代都市小说《晕!前任和我穿古代,成了我丈夫!最新章节》,由网络作家“水立青”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经典力作《晕!前任和我穿古代,成了我丈夫!最新章节》,目前爆火中!主要人物有云歌白鹤明,由作者“水立青”独家倾力创作,故事简介如下:银子,夫人要是急用便原价拿去吧。”云歌接过鹿皮小包,仔细检查了一遍,银针非常细,和头发丝差不多,用的银子很少,贵的是工艺。“那就谢谢张老了。”云歌肉痛地掏了两串钱出来,赚的不如花的多,谁不说日子难过呢!但这钱不得不花,二儿媳蒋桂花马上要临盆了,古代医疗条件险恶,手里有银针,关键时候能扎针救命,云歌心里才有底。云歌又买了......

《晕!前任和我穿古代,成了我丈夫!最新章节》精彩片段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寻景说屋书号1858


学徒是个细心谨慎的人,不然也不会被挑中到医馆学医术,他放下手中的小秤,跑到里头和张老大夫耳语了几句,很快便出来请云歌进去。

云歌拜托学徒看着点孩子,拎着两大包药,走进挂着布帘的里间。

张老大夫年近古稀,精神头很足,一把花白的胡子垂在胸口,是那种广告里经常做“违背祖宗的决定”的专业老中医长相。

“夫人刚才那个方子改的着实妙,敢问夫人师从何处?”

“有一点家传,一点看书学的,还有一点自己悟的。”

云歌语焉不详,张老大夫并不意外,非亲非故的,谁会透露自己的本事是从哪里学的呢,要是告诉你,被你偷偷学走了怎么办。

张老大夫摸着花白的胡子,换了个话题,“刚才听我那不成器的侄孙说,夫人还会炮制药材?”

云歌把两大包药放在桌子上,解开细麻绳,“您亲眼看看,收的话就给个价。”

张老大夫识货,看炒制金银花时便微微点头,再看那包醋艾叶炭,眼睛都亮了。

“好到位的手法,县城的药材铺都买不到这样的成色,得去府城的大药坊才有!”

金银花和艾叶都不是多珍贵的药,难得的是这两包药材的品质。看病吃药,成效取决于两点,一是大夫的方子开得好不好,二是用的药材品质好不好,如果药材不行,就算拿着神医的方子作用也有限。

云歌是带着孩子来的,家肯定就在附近几个村子,张老大夫意识到这是个长期买卖,干脆地给了个公道价。

“炒制金银花常价一斤一百文,你卖的这个品质,我出一百二十文,普通干艾叶一斤八十文,醋艾叶炭按一百文算。”

一斤等于十两,一两等于十钱。

药材不压秤,张老大夫让学徒称了一遍,云歌带来的金银花重七两三钱,醋艾叶炭重八两六钱,打着算盘一算,一共一百七十四文。

云歌拿着钱,又问,“张老知不知道镇上哪里有卖银针的?”

“夫人还会施针?”

云歌谦虚,“会一点点。”

事实上,云歌的针灸术比开方子还要厉害。

云歌爸爸有位老朋友,是国字开头的针灸大师,曾经把瘫痪的病人治到能站起来走路,被誉为医学奇迹,可惜大师的子女都对学医不感兴趣,无心传承,让大师很失望。

云歌考上中医专业后,那位世交大师十分高兴,分文不收让云歌去找他学针灸,云歌利用空闲时间断断续续学了五年,才把精髓全部学到手。

张老大夫想了一下,“施针用的银针要去县里买,不过我这里有一副新的,是给外面那个不成器的侄孙准备的。”

“这副银针共有九根,均长五寸,买它花了二钱银子,夫人要是急用便原价拿去吧。”

云歌接过鹿皮小包,仔细检查了一遍,银针非常细,和头发丝差不多,用的银子很少,贵的是工艺。

“那就谢谢张老了。”

云歌肉痛地掏了两串钱出来,赚的不如花的多,谁不说日子难过呢!

但这钱不得不花,二儿媳蒋桂花马上要临盆了,古代医疗条件险恶,手里有银针,关键时候能扎针救命,云歌心里才有底。

云歌又买了两样山里采不到的药材,各要了几钱重的,也是以防万一给蒋桂花安胎的,这点药材不贵,张老大夫为了长久生意,直接送给云歌了。

张老大夫告诉云歌,以后有好药材还可以来找他卖,不过他这里毕竟只是个镇上的医馆,吃不下太多货。

这老大夫人鬼精,看出来云歌买的是安胎的药材,还想和她骗个安胎药方,被云歌几句话打太极绕过去了。

云歌揣着刚赚到的一百七十四文钱,出来找孙子孙女,发现霄茂和纯宜都扒在医馆门口朝外看。

“喜欢那个糖画?咱们看看去。”

纯宜发现奶奶出来了,赶紧摇头,霄茂犹豫了一下,也摇了下头。

“糖画太贵了,要五文钱,比鸡蛋还贵,奶奶我不要。”

云歌摸了摸他的脑袋,“我们霄茂真懂事,这么小就知道省钱了。咱们家现在确实钱不多,等以后有钱了,奶奶给你们一人买一支糖画!”

纯宜和霄茂的眼睛同时亮了,像两只星星眼的狗狗,云歌都能幻视摇起来的尾巴,“奶奶,咱们家什么时候有钱呀?”

云歌乐呵呵地给孙子孙女画大饼,“快了,快了。”

糖画性价比太低,不是现在该买的,但云歌也没打算当一毛不拔的铁公鸡。

她找到镇上的肉铺,猪肉均价四十文一斤,乡下人很难吃到油水,肥肉比瘦肉要贵几文,云歌咬牙买了半斤五花肉,又花五文钱要了一根带点肉的大骨头。

买好了肉,云歌提着大包小包,按原主的记忆带着两个孩子去镇上学堂,老远就看见了三个儿子。

谦山牵着驴,谦湖和谦海一左一右站在驴车两边,谁都不看谁,明摆着是闹矛盾了。

云歌乐了,走过去问,“你们俩平日里闲话说不完,今天怎么不说话了?”

谦海凑过来和娘告状,“三哥中午非要抢我的鸡蛋摊饼,我不分给他,他就生我的气。”

谦湖狠狠瞪了谦海一眼,谦海往云歌背后躲。

云歌叉着手问,“谦湖,你不是不吃鸡蛋摊饼吗?早上给你你不要,为什么中午抢谦海的?”

谦海帮腔,“就是!明明是三哥自己不拿饼。”

谦湖怒道,“谦海!你下次别想让我帮忙抄文章!”

云歌挑眉,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被揭了短的谦海像只拔了毛的公鸡,气焰一下子跌入谷底。

云歌明知故问,“谦海,抄文章是怎么回事?”

谦海支支吾吾,“娘,先生布置的功课太多了,我偶尔写不过来,才拜托三哥帮忙的。”

云歌没信他的鬼话,原书里谦海一直不好好学习,在学堂混日子,后面还染上了赌瘾,成了远近闻名的恶棍,为了还赌债连亲侄女纯宜都偷偷卖了。

这些坏毛病必须从小改!

云歌指着老三和老四,冷了脸,“都给我老实上车,回去再收拾你们。”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寻景说屋书号1858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寻景说屋书号1858

现代中医已经开始用机器炮制药材了,但云歌学校中药学的老教授崇尚古法,要求学生们必须掌握炮制手法。
云歌这门课拿了满绩点,实践过程还被录成视频,拿去给后面的学弟学妹们放呢。
看着用油纸包好的两大包药材,云歌默默在心里给另一个世界的老师鞠了个躬,学到用时方恨少,可见听老师的话,还是很有必要的!
“老大家的,去地里把老大叫回来,让他赶驴车送我去镇上,我有事要办。”
大青石村没有医馆,想卖药材,得去最近的岩滩镇,老三老四就在镇上学堂读书。
原主的记忆中,岩滩镇是整个繁昌县条件最好的镇子,镇上有一条大街,开了许多铺子,布料、粮食、猪肉、纸笔、香火都能买到,附近村子的人卖农产品,也去镇上摆摊。
出发之前,云歌把家里的钱找了出来。
白家一共有五亩地,虽然不多,但离村子近,而且都是上田,每年能收十石白米,十五石麦子。麦子不去外壳磨成黑面,充当全家的口粮,白米留两石自己吃,其余的全卖了换银钱。
粮铺里一斤白米十二文,一石就是一两半银子,农人卖粮食会被压价,再去掉粮税,一年能净收入十两银子。
这个收入想供三个读书人,是很捉襟见肘的,难怪原主抠搜,家里这么多张嘴要吃饭,丈夫又是个只会死读书的腐儒,不能开源只能节流了。
云歌用腰间的钥匙打开正房床边的小匣子,这里面是家里全部的存款,一两的银锭子有两个,铜钱一百个一串数好拿细麻绳串起来,一共有七串,还有四十三枚单独的。
原书是现代人写的,银钱换算全部是方便的十进制,一百枚铜钱是一串钱,等于一钱银子;十串钱是一吊钱,也就是一千枚铜钱,等于一两银子。
云歌用物价类比了一下,这个世界一枚铜钱的购买力和五毛人民币差不多,一串钱就是五十块,一两银子是五百块。
全家十二口人,存款一千三百七十一块零五毛,还不够云歌读大学时一个月的生活费,怎一个惨字得了。
云歌没动银子,把铜钱取了两串,放在衣襟里藏好,怀揣“巨款”去逛街。原主丈夫平日不管钱,只会伸手要钱,云歌不怕他发现。
霄茂听说奶奶要去镇上,撒泼打滚非要跟着,纯宜心里羡慕,却不敢上前,只敢躲在娘身后看着。
云歌冲小孙女招了招手,“家里没什么事了,纯宜和霄茂都陪我去镇上。”
纯宜眼睛亮晶晶的,就要往奶奶身边跑,却被蒋桂花一把抓住衣服后领。
云歌似笑非笑地看着蒋桂花,蒋桂花头皮发麻,“……娘。”
家里两个儿媳妇,大儿媳吴珍娘心直口快,嘴上没把门,一点小心思一眼就能看穿;二儿媳蒋桂花却是个心细的,平日安安静静不吭声,心思比谁都重。
蒋桂花这是在防婆婆,怕婆婆旧态复发,要把纯宜拉到镇上去卖了呢。
云歌直接问纯宜,“纯宜,你想不想和奶奶去镇上?”
纯宜回头看了眼娘,又看向奶奶,声音比蚊子还细,“……想去。”
从昨天下午开始,奶奶对她可好了,小孩子对感情最敏锐,纯宜已经不怕奶奶了。
云歌笑着把纯宜牵过来,对蒋桂花说,“好好在家养胎,我去镇上医馆给你抓些药,晚上纯宜回来让她给你讲镇上的见闻。”
纯宜奶声奶气,“娘,我陪奶奶去给你抓药,你和肚子里的宝宝要好好的。”
蒋桂花心里一酸,放开了手。婆婆真的变了吗,哪怕纯宜是女孩,她也喜欢吗?
云歌一手牵着一个孩子出门,老大谦山架着驴车在门口等。
家里就一个板车,一米二宽两米长,两边有扶手上面没有顶,农忙时拉粮食拉重物,铺上草席就是载人的交通工具。"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寻景说屋书号1858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