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东新杰勒米斯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作品阅读发明了可控核聚变后,我只身回国了》,由网络作家“果冻”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由小编给各位带来小说《发明了可控核聚变后,我只身回国了》,不少小伙伴都非常喜欢这部小说,下面就给各位介绍一下。简介:在场的基本上都是科研大拿还有科学院院士,他们虽然心中不满,但是出于对邓院长的尊敬没有一个人率先开口说话。邓院长头发花白,但是他的声音依旧铿锵有力:“那咱们先听一听是什么好消息吧!”说着邓院长朝那位院士点了点头。在得到院长的首肯之后,这位院士这才迫不及待的说道:“最新消息!米国那边可控核聚变装置最后的点火实验已经取得成功了!”......
《完整作品阅读发明了可控核聚变后,我只身回国了》精彩片段
华国国家科学研究院。
“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一位院士直接推开会议室的大门,打断了正在开会的院长等人。
所有人都望向这位院士,刚刚他们的讨论正处在一个关键的时刻,突然被人这样打断,一时间神情都有些不悦。
坐在主位的正是华科院的院长邓教授邓青海,他此刻波澜不惊,饱经沧桑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变化。
邓教授可谓是华国科研界的定海神针,华国脊梁一般的存在。
要知道在新世纪人才辈出的华国,能够占据华夏科学院院长位置二十年已然说明了邓教授的能力还有影响力。
在华国成立的初期,他就义无反顾的投身华国科研界,直到现在一晃四十多年,大大小小的成就不计其数。
可以这样说,没有邓老就没有华国科研界现在欣欣向荣的景象。
常人到了这个年纪基本上都退休了,但是邓老还是依旧坚持奋斗在第一线,为的就是多做一些贡献。
在场的基本上都是科研大拿还有科学院院士,他们虽然心中不满,但是出于对邓院长的尊敬没有一个人率先开口说话。
邓院长头发花白,但是他的声音依旧铿锵有力:“那咱们先听一听是什么好消息吧!”
说着邓院长朝那位院士点了点头。
在得到院长的首肯之后,这位院士这才迫不及待的说道:“最新消息!米国那边可控核聚变装置最后的点火实验已经取得成功了!”
旁边一位教授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腾的一下站了起来,难以置信的说道:“什么?可控核聚变装置点火实验都成功了?那岂不是……”
这样的消息一下就引起了现场的骚动。
“这不可能吧?米国真的实验成功了?”
“这会不会是米国放出来的烟雾弹?”
“不可能吧,我们现在一点头绪都没有,他们就研发出来了?”
在场的专家教授都很清楚,可控核聚变的理论提出来了半个世纪了都,全世界的科学家都还没有取得一丝一毫的进展,无一不被材料还有温度两座大三拦住了去路,一直都停留在起步阶段。
但是现在突然有人告诉他们,可控核聚变装置已经试验成功,换做是谁都会保持着怀疑的态度。
也有人相信这样的消息,米国,世界第一科技大国,要说研发出来也不是没有可能。
“唉…真的是一步慢,步步慢,咱们国家本来起步就晚,没想到咱们连第一个难关都没有攻克,米国已经试验成功了!”
“这可如何是好,一旦米国成功掌控可控核聚变技术,那对于整个世界来说……”
“……”
就连邓院长听到这样的消息之后,眼神也变得有些黯淡。
他之所以坚持着不退休,就是想要为华国实现可控核聚变,完成他生命之中最后的成就。
可是现在……
这是什么好消息?
听到这样的话,这可把一开始闯进来的那位院士急的像是热锅上的蚂蚁。
他快速吞咽了一口口水,急不可耐的开口说道:“大家不要着急,先听我说完!”
可是大家都沉浸在沮丧之中,还有谁愿意听他继续说下去。
这就是你带来的好消息?
脑袋被驴踢了吧?这也算好消息?
这等于说未来世界的新能源全部掌握在米国手中了,全世界以后都要看米国的脸色行事了,这算哪门子的好消息?
你丫的是米国派来的间谍吧?还好消息。
这院士直接一个箭步跳上了会议室的桌子上,众人看到他这个举动都惊呆了,这才停下了议论。
院士站在桌子上大声地说道:“大家先听我说完,主导可控核聚变研发并取得试验成功的是我们华国人,他叫李东新,四年前去米国留学的留学生!”
“什么?这是真的吗?”一位教授激动地开口问道:“真是我们华国的留学生研发出来了可控核聚变装置?”
“千真万确!”那位院士满头大汗的回答道。
“我还特地查了,李东新十六岁就考入了五道口学院,仅仅只是用了两年就读完了大学所有的课程,各科成绩均是满分毕业。”
“十八岁就被米国斯坦福学院录取,成为了最年轻的的研究生……”
“半年之前发表了一篇关于实现可控核聚变的论文,直接轰动了整个科研界!”
“就在昨天,在米国为他成立的研究中心之中,他研发出来的可控核聚变装置第一次实验就取得了完美的成功!”
听到这位院士的话之后,众人这才反应过来,半年前他们也看到了这篇论文,对于他们此刻研究的课题帮助很大。
但是那个时候大家都没有注意,这篇论文是华国留学生李东新发布的。
邓院长看了看众人,缓缓开口说道:“最后的聚焦点火实验成功,那就意味着可控核聚变已经成功研发出来了!”
“可控核聚变一旦研发成功,这意味着人类将迈入新能源的大门,如果哪个国家掌握这样的技术,那将会大大提高在世界上的地位,这种能源,能大大解决全世界的能源危机,如果……”
话说到一半,邓院长顿了一顿,深深吸了一口气!
“如果这样的技术我们能够掌握,那我们的综合国力成为世界第一那是迟早的事情,而且这段时间不会太长,我说的综合国力当然也包括战力,这也是我一直追求的事情……”
说道最后,邓院长意味深长的看了在座的所有人一眼。
只见古井无波的邓院长此刻也是面色泛红,呼吸变得粗重起来。
对于他这样为国家奉献了一辈子的科学家来说,没有什么能够比得上国家荣耀!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年少成名未必是好事,这么小的年纪就担任这么多重大的职务,我看未必是好事啊,华科院院士近干人,哪一个不是有着突出贡献的。”
“再说他还担任可控核聚变的总工程师,其中还涉及到工程院,两院院士近两千人,怎么可能听命于一个这样没有资历年轻人啊。”
会客大厅气氛越来越激烈,虽然李东新的名字不少人都听过,但是这还不足以服众。
见此情形,华科院院长邓老发话了,“在场的都是我华国俊杰,应该以大局为重,李东新已经在米国成功完成了可控核聚变装置的点火实验,而且这项技术本来就是由李东新主导的,我想大家能听明白我的意思吧?”
邓老此话一出全场瞬间安静,所有人都是震惊的看着台上的李东新,眼神当中带着炙热。
那可是可控核聚变啊!
在场的大多数都是涉足科研界的学者教授,自然明白这里面的利害关系。
就只是凭借这一点,没有人会觉得李东新不配这样的职位!
看到全场安静下来,邓老继续说道:“我看全国也找不出第二个像李东新这样合适的人选了。”
“大家不要只盯住李东新的年纪,我华国比李东新年纪更小,就一战成名的人物不是没有,华国战神霍去病,十七岁便杀的匈奴丢盔弃甲,溃不成军,被武帝封为冠军侯。”
“而且战神霍去病以后的成就更大,他是我华国杰出的军事家、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
“封狼居胥,多么伟大的壮举。”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为了彻底消灭匈奴主力,汉武帝发起了规模空前的‘漠北大战’。”
“此战中霍去病遭遇匈奴左贤王部,以一万的损失数量,斩首虏七万多,俘虏匈奴王爷三人,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
“霍去病一路追杀,来到了今蒙谷肯特山一带。就在这里,霍去病暂作停顿,率大军进行了祭天地的典礼——祭天封礼于狼居胥山举行,祭地禅礼于姑衍山举行。”
“这是一个仪式,也是一种决心。封狼居胥之后,霍去病继续率军深入追击匈奴,一直打到翰海,方才回兵。”
“经此一役,‘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霍去病和他的‘封狼居胥’,从此成为中国历代兵家人生的最高追求,终生奋斗的梦想。”
“而这一年的霍去病年仅二十一岁。”
看邓老的神情,讲述这一段历史的时候仿佛是回到了两千多年前的华国,他似乎也有此雄心壮志。
德高望重的邓老此言一出,那些议论的人都是低下了头,感觉像犯了错的学生一样。
邓老说的很有道理,看人不能只看年龄,而要看他的本领。
况且,在科研界,一直都是达者为先。
此时,一大批思想顽固的老同志也是茅塞顿开。
李东新也是当仁不让,接受了邓老的邀请,决定担任华国科学院的副院长一职。
这场见面会到此也就圆满结束。
见面会过后,邓老单独和李东新来到了一间会客室,看得出来,这都是提前安排好的。
“李东新先生,我知道这件事情可能对于你来说有些突兀,但是我还是要提前跟你沟通,我代表国家相关部门向您提出一个请求——”
就在李东新错愕的坐下之后,邓老认真的开口说道。
“希望您能从科研的幕后,走到台前,让全国人民都知道,您发明了可控核聚变反应装置!”
“除了赋予您应有的荣誉外,同时……同时我们希望,李东新先生——”
“请您能成为华国科研界的希望!”
希望?
李东新直言:“我不太明白您说的意思。”
邓老笑了笑,继续说道:“希望这种东西啊,是所有困难的真正解药。”
“不仅仅是你研发出可控核聚变这个项目,项目本身有多么重要,最重要的还是研发出可控核聚变的科学家,也就是你!”
“当然我并没有自大到贬低可控核聚变技术,我举个例子吧!”
“就拿国防而言。”
“所有百姓都知道当初创造导弹的科学家就是华国国防的希望。”
“只要有他在,我们就有不被外敌欺负的希望。”
“或许我们这一辈子都不会用到这枚导弹,但是正是因为它的存在,才给了我们安定祥和的生活!”
“我这么说您能理解吗?”
……
这么一解释,李东新就明白了。
确实……对于百姓而言,能够安居乐业,家庭和睦是他们毕生的希望。
只要有这个目标在,他们就有了努力奋斗的动力。
如果一旦我们没有了国防利器。
那也会导致华国再次沦落到任人宰割的地步。
会有更多的人会因此而放弃生活,放弃未来。
所以,确实如邓老所言。
希望对于人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到如今。
就是因为有国防利器的存在,许多百姓都把那名科学家当作了华国国防力量的镇山石。
他们坚信。
只要有他在,华国就不会倒!
但是……话又说回来,邓老为什么要让自己成为这个人民的希望呢?
“邓老,我明白了您口中的希望是什么意思,但我还有一个疑问。”
“为什么要选择我成为人民的希望?”
“难道您不是比我更合适吗?”
……
最新评论